朱靜
摘 要: 寫作一直以來都是大學英語授課中的一大難題,也是“聽說讀寫”四大基本技能之中較容易被忽略的環(huán)節(jié)。由于我國的英語寫作教學長期以來遵循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學生的寫作興趣得不到有效激發(fā),寫作的技能得不到較大幅度的提高。面對這些問題,作者通過IBPEL模式的啟發(fā),突破寫作教學的藩籬,剖析互動式教學策略的實際效果,以期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關鍵詞: IBPEL模式 寫作 互動式
引言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中國高校的英語教學改革正不斷深化,尤其是信息化時代的到來,高校的英語教育面臨極大挑戰(zhàn)。以前那種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顯然已經(jīng)不能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不能滿足學生高效吸收英語知識、掌握實用英語技能的愿望和需求。因此,如何在信息高速發(fā)展、網(wǎng)絡極大普及化的時代背景下,探討出一套適應時代發(fā)展、與時俱進的高效的英語教學模式,已經(jīng)成為廣大奮斗在教學一線的英語教師們的心聲和共識。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作為必須掌握的四大基本技能之一,寫作是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但在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中,寫作一直以來都是“學生發(fā)愁,老師頭疼”的一大難題。對學生來說,不少學生存在句式簡單、拼寫錯誤和中式英語表達習慣干擾等諸多問題;對教師來說,他們存在課時較少,沒時間精講精練作文;或者學生人數(shù)太多,沒機會做到個個面批和修改等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學生語言輸出的不良習慣及教師對作文教學缺乏系統(tǒng)的寫作方法與技巧的指導。筆者試從IBPEL模式入手,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探討互動模式下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1.IBPEL(Interaction-Based Productive English Learning)模式,即互動式模式概述
著名的語言學家All Wright曾說:“互動是課堂教學的主要方面。”這是因為課堂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是通過活生生的人之間的互動而發(fā)生的。根據(jù)Wells(1981)的描述,“語言互動是一種協(xié)作活動,它涉及講授者、接受者和課堂內容三者間建立的三角關系”。這說明在實際的英語課堂中,任何高明的教師都不能代替學生學習。因此,要想達到英語知識輸出的最優(yōu)化效果和影響,需要鼓勵交際雙方的參與,即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提高語言能力?!秶鴦赵宏P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中指出:“鼓勵互動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fā)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由此可見國家決策部門對互動學習的重視。
IBPEL互動教學模式近幾年得到了廣大學者和活躍在教學一線的英語教師的一致推崇,因為該教學模式主張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其主動參與的意識,糾正被動學習的惰性,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強化實際應用及交流能力,從而在較短時間內使英語教師更有效地實現(xiàn)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運用英語實際能力的目標。
2.IBPEL模式在寫作課堂的實際運用
互動式教學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教師既是知識的傳授者,又是教學活動的策劃者和主持人,學生是課堂活動的積極參與者,教師的主導作用效果如何直接影響互動式教學法的實施。這種教學方式有助于師生密切交流,學生學習效果及時反饋;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降低學生課堂學習的焦慮感;有助于鍛煉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綜合能力?;邮接⒄Z教學具有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的功能。
2.1師生互動課堂環(huán)境的創(chuàng)立
寫作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需要特定的教學環(huán)境,如果能在環(huán)境上有所改變、有所創(chuàng)新,就不僅能給學生和老師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還能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傳統(tǒng)的司空見慣的“前后排”座位形式,我們可曾想過對其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良?這種座位雖有其自身優(yōu)勢,比如整齊劃一,便于教師管理,但對于某些教學環(huán)節(jié),如課堂討論,課堂游戲等,便顯得力不從心了。因為這種座位格局不利于學生之間的相互照面,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溝通和交流。那么,我們不妨在互動式寫作教學中,從教學目標出發(fā),在教學場景的布置上和教學過程中,靈活調整座位,以期營造一種和諧融洽的氛圍,激發(fā)振奮飽滿的熱情。筆者就曾經(jīng)為了便于學生之間的互動,將座位重新調整和分配。筆者在課前布置了一篇作文“If You Were Given Another Chance,Would You Choose to Be a Woman or a Man?”,上課時,指導學生根據(jù)他們自己的選擇“woman”或“man”分配座位,將共同選擇“woman”的學生組織起來坐在過道左邊,選擇“man”的學生坐在過道右邊,然后請他們將自己作文的主要觀點寫在黑板上,即坐在左邊選擇“woman”的學生派代表寫出選擇做女生的理由,坐在右邊選擇“man”的學生派代表寫出做男生理由。結果,兩邊的同學代表都爭著走到黑板前,從作文本里摘抄事先寫好的理由,大家熱情高漲,你追我趕,不甘落后,學習效果十分喜人。此外,有時如果上課過程中看到學生面露倦容或注意力分散,則不妨偶爾放點輕音樂或者英文歌曲,這樣能緩解學生的精神緊張,提高學習效率。
2.2師生互動心理環(huán)境的創(chuàng)立
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積極思考,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寫作,更有利于師生良好的課堂互動。興趣是思維發(fā)展的源泉,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熱情,也就沒有思維的動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具體可以用以下兩種方式創(chuàng)造教學的心理環(huán)境:
2.2.1變換訓練方式,激發(fā)寫作興趣。
在寫作教學中,很多老師都會把寫作作為作業(yè)布置,讓學生課后獨自完成,或在課堂上給出題目,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作文,然后上交給老師批改。這一教學模式單一陳舊老套,久而久之,學生覺得枯燥乏味,毫無心意,興趣寥寥,更別提提高寫作水平了。那么,我們不妨嘗試運用多種訓練形式,如實驗報告(report)、剪貼作文(cut and paste)、觀察作文(observation)等,在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達到雙贏的效果。
2.2.2巧用多媒體等工具,擴寬寫作的方式。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不妨巧妙利用電腦、網(wǎng)絡、投影儀等多媒體方式,使傳統(tǒng)的寫作課錦上添花,比如可以布置學生在課前寫好作文,然后制作成PPT或音頻的形式顯示或播放。如有一次作文課主要訓練描述文,要求描寫“a Famous Person”(某個著名人物),筆者要求學生事先寫好作文,弄成PPT個人展示的形式,即一邊播放PPT,一邊背誦自己所寫的作文(在作文中要隱去所描述的這個著名人物的人名),然后讓其他學生根據(jù)描述猜測這個著名的人物是誰。結果大家非常積極上臺展示,臺下的學生也躍躍欲試,猜對答案的欣喜萬分,猜不對的雖然有些灰心,但也樂在其中,這樣的課堂氣氛,還有誰會覺得乏味呢?這種形式筆者在好幾個班級都試過,屢試不爽,既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又鍛煉了英語口語,更增長了課外知識。
2.3.在寫作指導中遵循師生互動
第一步:由老師確定主題,盡可能選擇一些關于學生學習、校園生活和社會熱點等話題。因為這些話題都是歷年四級考試的主要考查范圍,而且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目的明確,操作性強。比如目前大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就以此為切入點,確定一個作文主題“Should Mobile Phones Be Banned to Take into the Classroom?”,同時可以提供三到五個左右的問題,如:“What is studentsmajor Usage of Mobile Phones?”,“What Should Students Do in the Classroom?”,促進學生深層次言語或思想的產(chǎn)生,以便在形成簡單的文章框架之前,進行寫作的思路組織和理清。
第二步:擬訂草稿,學生可寫出大概的提綱,并擴展出兩到三句(如果時間允許,則可以給學生規(guī)定的時間完成)。當然,也可以分成小組討論或辯論的形式,口頭表述自己的觀點。
第三步:由學生朗讀自己的草稿,讓其他學生耐心傾聽,認真思考,辨別句子是否通順,段落間的銜接是否流暢。通常在自己朗讀的時候,學生更能發(fā)現(xiàn)問題,比如時態(tài)、銜接詞等。如寫作中出現(xiàn)“There are many students think mobile phones should allowed to bring...”這種病句,很多學生在寫的時候非常順手,根本沒有意識到已經(jīng)犯了明顯的語法錯誤,在傾聽朗讀的時候學生就能發(fā)現(xiàn)錯誤。
第四步:修改,主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展開討論:作文的整體結構,時態(tài)、語態(tài)及詞句的選取等方面,教師可以幫助指出需要進一步提高的地方。
第五步:成文,根據(jù)共同討論要改動的內容,學生可以作出相應辯論調整,然后根據(jù)寫作要求,對師生的觀點進行適當調整。
3.在寫作評改中體現(xiàn)師生互動
評改是由以下幾個步驟組成的:
3.1自我修改
這是一個自我反思、自我分析的階段,學生閱讀自己的文章自我評改,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單詞拼寫,時態(tài)語態(tài),詞組,段落間的銜接(句子是否通暢,段落結構是否合理)。只有做到自改文章字斟句酌,才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3.2同伴或小組修改
學生把自己的作品交給同桌或同伴批改,通常學生互改比自我修改更加認真。這里的生生互動,既有知識的交流,又有情感的合作。小組修改在組內成員之間進行,教師在小組評改前公布評改的側重點,小組每個成員輪流朗讀自己的作品,其他成員共同評議每位組員的作文,也可直接向作者發(fā)問,最后小組長將小組成員的意見綜合起來寫成評語,寫上評定的分數(shù)并上交給老師。教師可隨時在教師巡查中聽聽學生的討論,看看他們修改過的作文,必要時予以指導。
3.3教師總結
教師要把互評互改過的作文全收上來,復查一遍給出評語,同時在課堂上對學生互評互改做得出色的小組提出表揚,對做得一般的也要給予鼓勵,對做得不夠好的要給予適當指正。
結語
IBPEL模式能使教師與學生之間在教學活動中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教師與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在這一教學法中,教師與學生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視的,教師與學生都需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互動式寫作課堂教學能使學生通過較多的互動學習來提高寫作的興趣,培養(yǎng)寫作的習慣,逐步掌握英語寫作的技巧。雖然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提高是英語教學的難題,但只要教師能有效地遵循互動模式,能以互動為指導,設計出豐富多彩、活潑有效的互動形式,并堅持采取有效的英語寫作的教學策略,那么,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就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汪福祥.英語寫作構思與技巧.外文出版社,2007.
[2]程靜英.英語寫作教學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7(8).
[3]梁卿,李曉紅.反饋與互動式英語寫作教學模式探究[J].教學與管理,2010(2).
[4]倪文娟.應用互動式教學策略 提升學生英語寫作能力[J].刊中刊,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