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宇
摘要:對于音樂表演究竟是以理智為主導還是以情感為主導,是當前兩種觀點的分歧之所在?,F(xiàn)有關于演奏體系以及傳統(tǒng)器樂教學二者在思維方式和心理的研究尚不足,沒有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在二胡演奏技能方面,智力的技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其能決定演奏者的發(fā)揮水平的高低。
關鍵詞:二胡演奏 技藝 情感 交融 關系 作用
一、二胡演奏技藝中情感與理智的關系
情感與理智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通過理智對情感指引和控制,能夠使情感回歸正途,不偏離軌跡;同時,情感能夠豐富理智的內涵,使其變得生動有趣。理智與情感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二者對于音樂表演,尤其是二胡演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理智既能通過要求意志必須遵循其要求從而達到駕馭情感的目的;同時理智又能使認識變得科學和正確,而矯正與理智相悖的情感,從而達到戰(zhàn)勝情感的目的。而另一方面,情感也能對理智起相反的作用,在意志力不足的情況下,情感能夠脫離理智的控制而戰(zhàn)勝理智。在我國的哲學觀中,特別強調對情感控制的重要性,強調情感的表達要在理性的框架內進行,而不能成為情感的俘虜,被其所控制,情感應該要受到制約和控制。尤其是在音樂領域,音樂家需要兼具理智與情感,同時應該要以理智來引導情感,使情感能夠充分的表達。如果音樂家沒有足夠的理性,那么其感性的想法就不能得到透徹的表達。正是因為這樣,要想成為偉大的音樂家,就需要對其情感的控制加以嚴格的訓練和培養(yǎng),不然則無法達到應有的效果。
二胡演奏作為音樂表演的一種,尤其是要注重在演奏技巧中協(xié)調情感與理智之間的關系。由于二胡特殊的構造,二胡雖然是一種拉弦樂器,但是其構造與其他的拉弦樂器存在很大的差異,它沒有指板,它的兩根弦呈懸空的狀態(tài)。導致二胡演奏對于演奏者提出了更高的演奏技巧要求。在演奏的過程中,音色以及音準會對演奏的效果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要求演奏者在演奏的時候必須保持頭腦清醒,理智地美化音色。如果缺乏理智,完全成為情感俘虜?shù)难葑嗾咧粫晃兜淖⒅厍楦械男梗罱K會降低演奏的質量,從而使豐富的情感不能通過美妙的因為為聽眾所感受到,因此這種僅有一腔情感在沒有理智地指引下的演奏最終也不能被聽眾所喜愛。
二、情與理在二胡演奏技藝中的作用
(一)情感因素在二胡演奏技藝中的作用
在《美學》中,黑格爾指出情感對于音樂具有重要的作用,認為音樂的內容就是情感的表達方式之一。音樂與人的情感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沒有情感,音樂是毫無生氣的。
人們將音樂看作是表情的藝術。所以情感要素是音樂表演者必須具備的一種心理素質。在音樂表演中,要想使自己的演奏和表演能夠動人心弦,獲得聽眾的情感共鳴,僅僅有理智表演技巧是不夠的,還需要表演者在表演中投入自己的情感,融入自己的喜怒哀樂,從而實現(xiàn)表演的升華,使表演成為一種唯美的藝術。搭建演奏作品與聽眾之間的橋梁,尋找作品與聽眾之間情感的共同點,并能使音樂能夠被人所感知,被人所理解,引起聽眾的共鳴。尤其是在二胡演奏中,情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是升華二胡演奏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形成二胡藝術,產生藝術之美。同時在二胡的演奏過程中,音樂、情感、理智三者必不可少,應該要使三者能夠協(xié)調組合,情感低徊和情感高亢時應該使用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和不同的表達技巧,從而演奏出不同的情感,形成唯美動聽的樂曲。
(二)理智因素在二胡演奏技藝中的作用
在演奏的過程,表演者應該既能具有良好的記憶力,又能理智地處理好接受到的信息,同時還能夠使注意力得到合理的分配等等。
在音樂心理過程與音樂注意之間并不能等同,音樂注意能夠使音樂心理活動的指向能夠得到維持,從而推動這種活動的不斷深入。音樂是可以感知的,所以為了能夠保持對樂曲的新鮮感,很多的演奏者在演出之前都不會反復地練習演奏的樂曲。例如奧地利的小提琴演奏家克萊斯勒就曾說過:“為了保證我演奏時具有激情、富有新鮮感,我一般都不會反復地練習我不久后將要演出的曲目”。二胡演奏中僅有情感是遠遠不夠的,不受控制和約束的情感就如脫韁奔騰的烈馬,毫無目標的奔跑不能達到目標,是情感處于放任的狀態(tài),而不能實現(xiàn)情感表達的最終目標。因此需要在二胡演奏中,在情感的表達時輔以理性,用理性思維以及理性技巧來實現(xiàn)情感的表達,音樂作品娓娓道來,形成優(yōu)美的樂曲。
三、二胡演奏技藝中情與理在實踐中的相互交融
不管是在二胡的演奏中還是在二胡的練習中,都能夠實現(xiàn)情感與理智的真正融合。感性的情感認識是理智思考的前提和基礎之一,基于實際中的感知材料,才能夠促進進一步的理智思考。
通常樂譜僅僅是一種書面表達的方式,只有通過演奏家的演奏,賦予作品生命,才能使這種書面的表達被聽眾所感知。當前存在一種錯誤的認識,認為只有完全與原版相同才能被稱為真正的演奏。弓弦之王卡薩爾斯對這種觀點予以了抨擊,認為在演奏中沒有演奏者個人的情感及信念,僅僅是原搬樂譜,那么這不是真正的演奏,作曲家也不會對此感到高興。因此,演奏家需要在充分理解樂譜的基礎之上,在演奏中富含情感,才能真正地演奏出動人的旋律,才會感染到聽眾。
雖然表示對某一特定作品風格的完全忠誠固然重要,但也可能導致理智過分的結果,這將會導致音樂演奏中的情感因素受到過分壓抑的風險。那么在基于理解和分析忠于原版的演奏與演奏中加以個人的情感之間是否相互矛盾?演奏者的個人氣質與風格是否與音樂作品本身的風格或者內容之間是否會存在沖突呢?筆者認為二者完全等同也是不現(xiàn)實的,但是通過演奏者個人的理解和分析,感知原作中的風格的精髓,從而是演奏者與原作者的風格協(xié)調統(tǒng)一,相互融洽,同時兼具作者的驚聲以及演奏的精神,在忠于原版的基礎上,生動地演繹、再現(xiàn)作品。需要注意正確地處理好原作精神氣質與演奏者精神氣質之間的關系,要尊重原作的精神,原作的精神是主導,而演奏者的精神是處于輔助地位的,在演奏的過程中不能喧賓奪主,而要相輔相成。
對作品進行理智的分析,是為了使演奏能夠更好地還原和再現(xiàn)作品。但是在再現(xiàn)作品的過程中,也會因人而異。而正是由于作曲家通過譜面從而將演奏者確定在一個框架內,縱使個體演奏者存在個人風格和情感的差異,也能使演奏者與作曲者之間能夠相互融合,演奏出動人的樂曲,而個人情感的表達也是基于原作的基礎之上而言的,同時這種情感表達也可能是原作作者所留給演奏者的創(chuàng)造空間。
因此,情感和理性對于音樂演奏,尤其是二胡演奏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演奏的過程中要充分重視二者的地位,協(xié)調二者之間的關系。既要在二胡演奏中重視情感的融入,又要在二胡演奏中采用理性的思維來控制和引導這種情感的融入,不能使音樂演奏成為無節(jié)制的情感宣泄,否則會降低演奏的質量,不能給聽眾呈現(xiàn)出優(yōu)美的旋律,不能與聽眾引起共鳴,這樣的演奏無疑是失敗的。二胡演奏中情與理的融合才能創(chuàng)造動人的旋律。
四、結論
二胡是一種傳統(tǒng)的樂器,但直到20世紀初期二胡才開始真正得以發(fā)展,因此其發(fā)展歷史比較短暫,僅有一百多年。但在這短暫的發(fā)展歷史中,出現(xiàn)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二胡演奏者,演奏了大量的作品。然而在對二胡演奏的研究中,現(xiàn)有更多的是集中對二胡演奏技法的研究,而缺少對演奏者心理技巧的探討。本文剖析了情感和理智在二胡演奏中的重要作用,以期能夠引起學界對該問題的進一步探討,從而提高二胡演奏的水平、質量,豐富二胡演奏的理論研究。
參考文獻:
[1]王樂瑤.二胡演奏中的心理調適與意境培養(yǎng)[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2]代菲.關于二胡藝術中意境的思考[D].天津:天津音樂學院,2012年.
[3]萬億.論二胡演奏藝術中的意境塑造[D].北京:中央音樂學院,2011年.
[4]周暢.解析二胡演奏藝術中的意境營造與特色表現(xiàn)[J].音樂時空,2014,(04).
[5]鄭懷佐.藝術美學視閾中的二胡藝術[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3).
[6]韋小駒.淺談二胡演奏藝術中理智與情感的交融[J].今日南國(中旬刊),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