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永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4)10-000-01
摘 要 隨著社會的進步及人們物質條件與精神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認知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體育教學中,我們應當同樣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模式,通過采用快樂的教學方式,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使學生的身心在快樂的氛圍中的到鍛煉和發(fā)展。
關鍵詞 快樂體育 教學思想 體育課堂
一、快樂體育的起源與實質
快樂體育的教學思想最早來源于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日本,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快樂體育這一教育理念便迅速在我國擴展開來[1]??鞓敷w育注重培養(yǎng)每個學生的興趣,教師在各種運動練習中,應始終貫穿快樂學習的情緒,在培養(yǎng)學生運動習慣及體育學習的成功感與快樂感的基礎上,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愛,并促進其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的養(yǎng)成。快樂體育的教學思想從根本上轉變了以往枯燥單調,教師占主導地位的教學局面,充分注重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對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及運動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更為積極的作用。此外,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身體的健康也愈發(fā)重視,在中學階段采取快樂體育的教學模式,并向學生講授有關體育文化的內涵等,可以使學生對體育有著更加全面且深刻的認識。
二、學校全面實施快樂體育教學面臨的要求
在新課標背景下,學校體育應當充分擺脫體育學科傳統(tǒng)技能觀念的束縛,加強體育素質教育的實施,在與社會體育取得連接的基礎上,為學生的終生體育運動提供服務。近些年來,學校的體育課程取得了一定的進步與發(fā)展,但仍然普遍存在學生不喜歡體育課的情況。分析學校實施快樂體育教學所面臨的要求,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我國的學校體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傳統(tǒng)教育及評價模式的約束,在開展體育課程及相關體育運動時,大部分學生都是被動接受,這對快樂體育的實施與發(fā)展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
其二,學校的體育教學僅僅只是學生體育運動生涯的開始,學校在開展體育教學時,必須從現(xiàn)實出發(fā),為學生的未來考慮。小學期間,應充分注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身體姿勢,將各種動作技術要領向學生詳細講解,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初中期間,學生正處于發(fā)育階段,學校在采取有效的方法增強學生體質,使學生大致掌握運動的基礎上,充分感受到體育運動的快樂;高中期間,由于學生面臨著緊張的學業(yè)壓力,學校應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學生感興趣,便于自我鍛煉的項目進行體育教學,在使其終身受益的同時,實現(xiàn)終生體育教育的目標。
其三,快樂體育教學思想已在國際領域得到推廣與應用,其注重學生學習興趣及日常生活中,運動樂趣具有的意義。興趣愛好為運動的主要動力來源,學生只有對體育產(chǎn)生快樂感,才會形成愛好。因此,教師應采取恰當?shù)慕虒W方式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使其參與到運動中,在對成功表現(xiàn)產(chǎn)生積極的體驗時,更加關系此項體育運動。
三、學校實施快樂體育教學的策略
(一)完備教學場地、器材及設備
在開展體育課堂教學之前,教師首先要的工作便是準備好場地及器材設備,這同時也是上好體育課的前提與保證。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極易受到干擾,這對體育課堂的教學秩序及質量造成了直接影響。在此種情況下,教師應以學生的心理特征為基礎,充分利用教學場地、器材設備及無意規(guī)律等,通過開展形式多樣、活潑有趣的運動項目,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基礎上,調動起參與活動的需要及興趣[2]。
(二)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教師與同伴的關心與認同感
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人際交往頻率高這一優(yōu)勢充分體現(xiàn)出來,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教師與同伴的關心與認同感。教師在適當時機給予學生善意的指導與期待,會使學生產(chǎn)生繼續(xù)練習的動力。從教師的耐心與關愛中,學生體驗到了歸屬感與安全感;在集體項目的競爭比賽中,與同伴的團結互助,為獲得勝利的共同合作,同樣使得學生產(chǎn)生了集體歸屬感以及被接受的滿足感。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讓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帶操師范,并肯定、表揚考試成績優(yōu)秀,或某一方面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使學生的自尊心得到充分的滿足。
(三)始終貫徹快樂教學的宗旨
在開展體育教學時,教師應始終貫徹快樂教學的宗旨,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全過程中,充分感受到快樂。同時,教師還應保證精神專注、情感充沛、語言生動、動作優(yōu)美、技巧熟練,通過開展有趣且得法的游戲,以和藹的態(tài)度來調動學生的熱情,并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通過采用快樂教學的方式促進學生的樂學。
(四)促進體育教學方法的改進
在實際的教學中,由于體育教材大綱與內容通常是不變的,教師在此種情況下可全面改進教學方法,賦予體育活動的新意與趣味,滿足學生好奇的求知欲望。此外,在創(chuàng)設相關問題時,教師還應以誘發(fā)學生認識內驅力為主;在活動開始之前,由于學生不清楚結果,教師可讓學生對結果進行探討與假設,形成期待心理;同時,還可組織相應的游戲等,例如,在練習100米跑的過程中,教師以往通常是讓學生不斷重復跑步次數(shù),學生久而久之便會出現(xiàn)厭煩的心理。此時,我們可以廣征學生的意見,開展接力跑或是負重賽跑的競賽。由于學生參與了游戲的設計和制定,因而各個學生均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賽中,充分感受到了游戲的樂趣。
四、結語
綜上可知,快樂體育指的是體育給學生帶來的成功感與心理快感,讓學生在各項體育運動中感受到參與、理解、創(chuàng)新的樂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設計快樂體育教學課程,充分培養(yǎng)學生自主體育鍛煉的能力,激發(fā)其創(chuàng)新意識,使學生形成終身參與體育運動的志向與習慣。
參考文獻:
[1] 王安盛,歐英書,黃蓓.淺析“快樂體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湖北體育科技.2012.10(04):96-97.
[2] 史維鑫,宋述光.對快樂體育理論與實踐的再認識[J].科技致富向導.2010.8(14):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