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恩麗+王蕾+王萍+武煜明
摘要:目的觀察情志護理對乳巖患者圍手術期免疫功能的干預效果。方法將乳巖患者60例,隨機分為非情志干預組、情志干預組各30例;對照組60例為健康女性。非情志護理組給予外科常規(guī)護理,情志護理組在外科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情志護理(自術前3d開始至術后21d結束),3組分別于術前3d、術后14d、21d用SAS、SDS自評量表對其焦慮、抑郁狀況進行測試,同時檢測免疫功能(外周血T細胞亞群CD3+、CD4+)。結果術前3d、術后14d、21d情志護理組在情志狀況、免疫功能方面的改善明顯優(yōu)于非情志護理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P<0.05)。結論在外科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給予情志護理,可改善乳巖患者圍手術期的情志狀況及免疫功能,提高機體抵抗力,提升生活質量。
關鍵詞:情志護理;乳巖患者;圍手術期;免疫功能;干預
中圖分類號:R737.9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2349(2014)03-0080-02
乳巖多因郁怒傷肝,思慮傷脾,以致氣滯痰凝而成;或沖任二經失調,氣滯血凝而生,相當于現(xiàn)代醫(yī)學的乳腺癌。國內資料統(tǒng)計顯示:近年來乳巖的發(fā)病率為23/10萬,呈上升趨勢,占各種惡性腫瘤的7%~10%,已成為我國女性發(fā)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手術是乳巖目前最主要的治療手段[1]。乳巖患者術后存在免疫功能低下與焦慮、抑郁等情志障礙,直接影響患者的術后恢復[2]。為了穩(wěn)定患者情緒,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筆者針對乳巖患者的圍手術期實施情志護理,取得了滿意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乳巖組患者60例,均為女性,已婚,年齡27歲~55歲,隨機分為情志護理組和非情志護理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60例,為健康女性,已婚,年齡28歲~55歲。所有研究對象均排除家族遺傳史及類似病史,排除神經、精神系統(tǒng)疾病及其他軀體疾病。3組年齡、職業(yè)、生活環(huán)境、教育程度等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研究方法
2.1干預方法非情志護理組患者,給予外科常規(guī)護理。情志護理組患者,由責任護士負責實施情志護理(自術前3 d開始至術后21 d結束)。具體方法:①以情勝情:以“喜勝憂”通過情志疏導、積極暗示,以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根據(jù)患者的愛好、性格特點、文化程度等,幫助其選擇“同質”的音樂,開始傾聽優(yōu)美、舒緩的樂曲,待患者情志疏解后,再予以明快的音樂。②安神靜志:根據(jù)患者情志的狀態(tài),有針對性地進行情志疏導,輔以必要的良性暗示,引導其意念與呼吸。③穴位按摩:幫助患者按摩百會、肝俞(雙)、膽俞(雙)、四關:合谷(雙)、太沖(雙),每天30 min,按摩的同時輔以心理暗示。
2.2測試方法乳巖患者分別于術前3 d、術后14 d、21 d用Zung編制的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其焦慮、抑郁狀況進行測試;對照組在相同時間用相同方法進行測試。
2.3免疫功能檢查在情志干預前后,分別留取被試者1.5 mL~2.0 mL空腹靜脈血(抗凝),以FACcan型流式細胞分析儀對被試者免疫功能(外周血T細胞亞群CD3+、CD4+)進行測試。
2.4統(tǒng)計學方法SAS、SDS量表評分和T細胞亞群各指標數(shù)據(jù)歸類整理后,用SPSS11.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
3結果
3.1乳巖組患者術前與對照組焦慮、抑郁評分及免疫功能比較,見表1。
4討論
4.1情志護理能改善乳巖患者術前的焦慮、抑郁狀況乳巖手術患者,一般都會經歷癌癥確診、術前、術后不同程度和類型的情志障礙,以焦慮和抑郁最為常見[4]。表1顯示:乳巖患者術前焦慮、抑郁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P<0.01)。這表明乳巖患者術前普遍存在焦慮、抑郁的情志障礙,大多數(shù)是由于害怕手術所致的軀體創(chuàng)傷、生理缺陷或疼痛、對癌癥的恐懼,擔心醫(yī)生技術不過硬而發(fā)生意外的傷殘或死亡,以及手術的預后等導致。從表1還以可看出,情志護理組術前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低于非情志護理組,這提示良好的情志護理能改善乳巖患者術前焦慮、抑郁的狀況,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
4.2乳巖患者術后的情志障礙呈動態(tài)變化過程從表2可得知:術后14 d患者焦慮、抑郁評分下降,組內、組外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術后21 d非情志護理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再次升高,與情志護理組、對照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P<0.05),而情志護理組與對照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這表明乳巖患者術后存在情志障礙,且呈動態(tài)變化過程,其原因可能是21 d手術切口基本愈合,患者對手術造成的軀體形象改變和即將進行的常規(guī)化療、放療等產生了思想顧慮,致使情志波動。
4.3情志護理可減緩乳巖患者圍手術期免疫功能的下降惡性腫瘤過程常伴隨免疫抑制發(fā)生,但有關乳巖患者圍手術期免疫功能的研究尚不夠肯定[3]。本研究表明,術前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中的CD3+、CD4+細胞百分比明顯低于對照組,術后患者免疫功能普遍低于對照組,且術后14d免疫功能更低,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P<0.05)。說明乳巖患者圍手術期存在免疫功能低下,不良的情志狀況(焦慮、抑郁)可能影響患者的免疫功能,臨床工作上應予以關注。Tjemsland等研究顯示:可手術治療的乳腺癌患者心理學參數(shù),對術前、術后淋巴細胞和淋巴細胞亞群數(shù)產生影響,伴有抑郁癥狀和高焦慮狀態(tài)的術前乳腺癌患者,其淋巴因子激活的殺傷細胞活性降低[4]。
上述研究結果表明,良好的情志護理可有效地改善乳巖患者圍手術期焦慮、抑郁的狀況,減緩患者免疫功能的下降,對患者的康復及其后續(xù)治療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雪文.外科護理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2:172-179.
[2]朱熊兆.心理干預對人體免疫調節(jié)功能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2,6(17):2520-2521.
[3]陳清鳳,張萬玲.乳腺癌患者手術前后的心理護理[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6,15(16):2280-2281.
[4]Tjemsland L,Soreide JA,Matre R,et al.Pre-operative correction of properative psychological variables predict immunological status in patients with operable breast cancer[J].Psychooncology,1997,6(4):311-320.endprint
摘要:目的觀察情志護理對乳巖患者圍手術期免疫功能的干預效果。方法將乳巖患者60例,隨機分為非情志干預組、情志干預組各30例;對照組60例為健康女性。非情志護理組給予外科常規(guī)護理,情志護理組在外科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情志護理(自術前3d開始至術后21d結束),3組分別于術前3d、術后14d、21d用SAS、SDS自評量表對其焦慮、抑郁狀況進行測試,同時檢測免疫功能(外周血T細胞亞群CD3+、CD4+)。結果術前3d、術后14d、21d情志護理組在情志狀況、免疫功能方面的改善明顯優(yōu)于非情志護理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P<0.05)。結論在外科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給予情志護理,可改善乳巖患者圍手術期的情志狀況及免疫功能,提高機體抵抗力,提升生活質量。
關鍵詞:情志護理;乳巖患者;圍手術期;免疫功能;干預
中圖分類號:R737.9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2349(2014)03-0080-02
乳巖多因郁怒傷肝,思慮傷脾,以致氣滯痰凝而成;或沖任二經失調,氣滯血凝而生,相當于現(xiàn)代醫(yī)學的乳腺癌。國內資料統(tǒng)計顯示:近年來乳巖的發(fā)病率為23/10萬,呈上升趨勢,占各種惡性腫瘤的7%~10%,已成為我國女性發(fā)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手術是乳巖目前最主要的治療手段[1]。乳巖患者術后存在免疫功能低下與焦慮、抑郁等情志障礙,直接影響患者的術后恢復[2]。為了穩(wěn)定患者情緒,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筆者針對乳巖患者的圍手術期實施情志護理,取得了滿意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乳巖組患者60例,均為女性,已婚,年齡27歲~55歲,隨機分為情志護理組和非情志護理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60例,為健康女性,已婚,年齡28歲~55歲。所有研究對象均排除家族遺傳史及類似病史,排除神經、精神系統(tǒng)疾病及其他軀體疾病。3組年齡、職業(yè)、生活環(huán)境、教育程度等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研究方法
2.1干預方法非情志護理組患者,給予外科常規(guī)護理。情志護理組患者,由責任護士負責實施情志護理(自術前3 d開始至術后21 d結束)。具體方法:①以情勝情:以“喜勝憂”通過情志疏導、積極暗示,以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根據(jù)患者的愛好、性格特點、文化程度等,幫助其選擇“同質”的音樂,開始傾聽優(yōu)美、舒緩的樂曲,待患者情志疏解后,再予以明快的音樂。②安神靜志:根據(jù)患者情志的狀態(tài),有針對性地進行情志疏導,輔以必要的良性暗示,引導其意念與呼吸。③穴位按摩:幫助患者按摩百會、肝俞(雙)、膽俞(雙)、四關:合谷(雙)、太沖(雙),每天30 min,按摩的同時輔以心理暗示。
2.2測試方法乳巖患者分別于術前3 d、術后14 d、21 d用Zung編制的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其焦慮、抑郁狀況進行測試;對照組在相同時間用相同方法進行測試。
2.3免疫功能檢查在情志干預前后,分別留取被試者1.5 mL~2.0 mL空腹靜脈血(抗凝),以FACcan型流式細胞分析儀對被試者免疫功能(外周血T細胞亞群CD3+、CD4+)進行測試。
2.4統(tǒng)計學方法SAS、SDS量表評分和T細胞亞群各指標數(shù)據(jù)歸類整理后,用SPSS11.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
3結果
3.1乳巖組患者術前與對照組焦慮、抑郁評分及免疫功能比較,見表1。
4討論
4.1情志護理能改善乳巖患者術前的焦慮、抑郁狀況乳巖手術患者,一般都會經歷癌癥確診、術前、術后不同程度和類型的情志障礙,以焦慮和抑郁最為常見[4]。表1顯示:乳巖患者術前焦慮、抑郁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P<0.01)。這表明乳巖患者術前普遍存在焦慮、抑郁的情志障礙,大多數(shù)是由于害怕手術所致的軀體創(chuàng)傷、生理缺陷或疼痛、對癌癥的恐懼,擔心醫(yī)生技術不過硬而發(fā)生意外的傷殘或死亡,以及手術的預后等導致。從表1還以可看出,情志護理組術前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低于非情志護理組,這提示良好的情志護理能改善乳巖患者術前焦慮、抑郁的狀況,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
4.2乳巖患者術后的情志障礙呈動態(tài)變化過程從表2可得知:術后14 d患者焦慮、抑郁評分下降,組內、組外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術后21 d非情志護理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再次升高,與情志護理組、對照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P<0.05),而情志護理組與對照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這表明乳巖患者術后存在情志障礙,且呈動態(tài)變化過程,其原因可能是21 d手術切口基本愈合,患者對手術造成的軀體形象改變和即將進行的常規(guī)化療、放療等產生了思想顧慮,致使情志波動。
4.3情志護理可減緩乳巖患者圍手術期免疫功能的下降惡性腫瘤過程常伴隨免疫抑制發(fā)生,但有關乳巖患者圍手術期免疫功能的研究尚不夠肯定[3]。本研究表明,術前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中的CD3+、CD4+細胞百分比明顯低于對照組,術后患者免疫功能普遍低于對照組,且術后14d免疫功能更低,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P<0.05)。說明乳巖患者圍手術期存在免疫功能低下,不良的情志狀況(焦慮、抑郁)可能影響患者的免疫功能,臨床工作上應予以關注。Tjemsland等研究顯示:可手術治療的乳腺癌患者心理學參數(shù),對術前、術后淋巴細胞和淋巴細胞亞群數(shù)產生影響,伴有抑郁癥狀和高焦慮狀態(tài)的術前乳腺癌患者,其淋巴因子激活的殺傷細胞活性降低[4]。
上述研究結果表明,良好的情志護理可有效地改善乳巖患者圍手術期焦慮、抑郁的狀況,減緩患者免疫功能的下降,對患者的康復及其后續(xù)治療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雪文.外科護理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2:172-179.
[2]朱熊兆.心理干預對人體免疫調節(jié)功能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2,6(17):2520-2521.
[3]陳清鳳,張萬玲.乳腺癌患者手術前后的心理護理[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6,15(16):2280-2281.
[4]Tjemsland L,Soreide JA,Matre R,et al.Pre-operative correction of properative psychological variables predict immunological status in patients with operable breast cancer[J].Psychooncology,1997,6(4):311-320.endprint
摘要:目的觀察情志護理對乳巖患者圍手術期免疫功能的干預效果。方法將乳巖患者60例,隨機分為非情志干預組、情志干預組各30例;對照組60例為健康女性。非情志護理組給予外科常規(guī)護理,情志護理組在外科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情志護理(自術前3d開始至術后21d結束),3組分別于術前3d、術后14d、21d用SAS、SDS自評量表對其焦慮、抑郁狀況進行測試,同時檢測免疫功能(外周血T細胞亞群CD3+、CD4+)。結果術前3d、術后14d、21d情志護理組在情志狀況、免疫功能方面的改善明顯優(yōu)于非情志護理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P<0.05)。結論在外科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給予情志護理,可改善乳巖患者圍手術期的情志狀況及免疫功能,提高機體抵抗力,提升生活質量。
關鍵詞:情志護理;乳巖患者;圍手術期;免疫功能;干預
中圖分類號:R737.9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2349(2014)03-0080-02
乳巖多因郁怒傷肝,思慮傷脾,以致氣滯痰凝而成;或沖任二經失調,氣滯血凝而生,相當于現(xiàn)代醫(yī)學的乳腺癌。國內資料統(tǒng)計顯示:近年來乳巖的發(fā)病率為23/10萬,呈上升趨勢,占各種惡性腫瘤的7%~10%,已成為我國女性發(fā)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手術是乳巖目前最主要的治療手段[1]。乳巖患者術后存在免疫功能低下與焦慮、抑郁等情志障礙,直接影響患者的術后恢復[2]。為了穩(wěn)定患者情緒,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筆者針對乳巖患者的圍手術期實施情志護理,取得了滿意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乳巖組患者60例,均為女性,已婚,年齡27歲~55歲,隨機分為情志護理組和非情志護理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60例,為健康女性,已婚,年齡28歲~55歲。所有研究對象均排除家族遺傳史及類似病史,排除神經、精神系統(tǒng)疾病及其他軀體疾病。3組年齡、職業(yè)、生活環(huán)境、教育程度等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研究方法
2.1干預方法非情志護理組患者,給予外科常規(guī)護理。情志護理組患者,由責任護士負責實施情志護理(自術前3 d開始至術后21 d結束)。具體方法:①以情勝情:以“喜勝憂”通過情志疏導、積極暗示,以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根據(jù)患者的愛好、性格特點、文化程度等,幫助其選擇“同質”的音樂,開始傾聽優(yōu)美、舒緩的樂曲,待患者情志疏解后,再予以明快的音樂。②安神靜志:根據(jù)患者情志的狀態(tài),有針對性地進行情志疏導,輔以必要的良性暗示,引導其意念與呼吸。③穴位按摩:幫助患者按摩百會、肝俞(雙)、膽俞(雙)、四關:合谷(雙)、太沖(雙),每天30 min,按摩的同時輔以心理暗示。
2.2測試方法乳巖患者分別于術前3 d、術后14 d、21 d用Zung編制的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其焦慮、抑郁狀況進行測試;對照組在相同時間用相同方法進行測試。
2.3免疫功能檢查在情志干預前后,分別留取被試者1.5 mL~2.0 mL空腹靜脈血(抗凝),以FACcan型流式細胞分析儀對被試者免疫功能(外周血T細胞亞群CD3+、CD4+)進行測試。
2.4統(tǒng)計學方法SAS、SDS量表評分和T細胞亞群各指標數(shù)據(jù)歸類整理后,用SPSS11.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
3結果
3.1乳巖組患者術前與對照組焦慮、抑郁評分及免疫功能比較,見表1。
4討論
4.1情志護理能改善乳巖患者術前的焦慮、抑郁狀況乳巖手術患者,一般都會經歷癌癥確診、術前、術后不同程度和類型的情志障礙,以焦慮和抑郁最為常見[4]。表1顯示:乳巖患者術前焦慮、抑郁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P<0.01)。這表明乳巖患者術前普遍存在焦慮、抑郁的情志障礙,大多數(shù)是由于害怕手術所致的軀體創(chuàng)傷、生理缺陷或疼痛、對癌癥的恐懼,擔心醫(yī)生技術不過硬而發(fā)生意外的傷殘或死亡,以及手術的預后等導致。從表1還以可看出,情志護理組術前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低于非情志護理組,這提示良好的情志護理能改善乳巖患者術前焦慮、抑郁的狀況,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
4.2乳巖患者術后的情志障礙呈動態(tài)變化過程從表2可得知:術后14 d患者焦慮、抑郁評分下降,組內、組外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術后21 d非情志護理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再次升高,與情志護理組、對照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P<0.05),而情志護理組與對照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這表明乳巖患者術后存在情志障礙,且呈動態(tài)變化過程,其原因可能是21 d手術切口基本愈合,患者對手術造成的軀體形象改變和即將進行的常規(guī)化療、放療等產生了思想顧慮,致使情志波動。
4.3情志護理可減緩乳巖患者圍手術期免疫功能的下降惡性腫瘤過程常伴隨免疫抑制發(fā)生,但有關乳巖患者圍手術期免疫功能的研究尚不夠肯定[3]。本研究表明,術前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中的CD3+、CD4+細胞百分比明顯低于對照組,術后患者免疫功能普遍低于對照組,且術后14d免疫功能更低,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P<0.05)。說明乳巖患者圍手術期存在免疫功能低下,不良的情志狀況(焦慮、抑郁)可能影響患者的免疫功能,臨床工作上應予以關注。Tjemsland等研究顯示:可手術治療的乳腺癌患者心理學參數(shù),對術前、術后淋巴細胞和淋巴細胞亞群數(shù)產生影響,伴有抑郁癥狀和高焦慮狀態(tài)的術前乳腺癌患者,其淋巴因子激活的殺傷細胞活性降低[4]。
上述研究結果表明,良好的情志護理可有效地改善乳巖患者圍手術期焦慮、抑郁的狀況,減緩患者免疫功能的下降,對患者的康復及其后續(xù)治療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雪文.外科護理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2:172-179.
[2]朱熊兆.心理干預對人體免疫調節(jié)功能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2,6(17):2520-2521.
[3]陳清鳳,張萬玲.乳腺癌患者手術前后的心理護理[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6,15(16):2280-2281.
[4]Tjemsland L,Soreide JA,Matre R,et al.Pre-operative correction of properative psychological variables predict immunological status in patients with operable breast cancer[J].Psychooncology,1997,6(4):311-3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