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志勇
(吳川市人民醫(yī)院,廣東湛江524500)
由于我國人口趨于老年化,而股骨粗隆間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因此老年骨質(zhì)疏松性粗隆間骨折的發(fā)病率正在逐年上升。股骨粗隆間骨折大約占髖部骨折的29%~52%,老年人大多體弱多病,應激功能以及能力日益低下,代謝能力也隨之下降,如果采取保守治療非但不能夠很快地治愈,甚至還會由于長期臥床不起引起一些并發(fā)癥[1]。所以老年性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在治療時務必采取快速見效的治療方法,以減少患者疼痛,使得患者盡快痊愈,避免患者長期臥床[2]。目前,對該病的治療主要是以手術為主,效果良好,能夠使患者骨骼很好的愈合,方便患者盡早鍛煉肌肉關節(jié)功能。手術治療的重點在于內(nèi)固定方法以及手術方法的選擇。手術方法的選擇應該綜合考慮病人的病情以及其他合并疾病,治療前要對病人進行詳細的檢查,深入分析,最終確定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案。在對病人進行手術時,要遵循先骨折處進行復位然后進行的固定的原則,盡力使將骨折恢復到正常解剖學位置后再進行固定,以確保手術治療能夠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從而減少病人死亡率和致殘率[3]。本文選取我院在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間收治的年性股骨粗隆間骨折病人47例,采用鎖定鋼板內(nèi)固定對患者進行治療,術后效果良好,現(xiàn)對47例患者的病例資料進行分析,結果如下。
1.1 臨床資料 患者47例,女21例,男26例,年齡32~81歲,平均年齡53.6歲。骨折原因:車禍受傷13例,跌摔傷29例,其他原因受傷5例,所有病人都是閉合性損傷?;颊吖钦垲愋桶凑誆vans標準進行分型:骨折為Ⅰ型者6例,骨折為Ⅱ型者17例,骨折為Ⅲ型者19例,骨折為Ⅳ型者3例,骨折為Ⅴ型者2例?;颊咧泻喜⒐谛牟≌哂?3例,合并高血壓者有21例,合并糖尿病者17例。
1.2 手術準備 患者住院后盡早到有關科室進行會診,全面檢查,同時積極進行并發(fā)癥的治療,并對患者進行脛骨結節(jié)骨牽引或者下肢皮牽引[4]?;颊吆喜⒓膊》€(wěn)定以后,選擇適當時機進行手術,手術治療越早進行越好,盡量在患者住院7 d之內(nèi)進行手術治療。
1.3 手術方法 病人取平臥位,在髖外側切一切口,使轉子下股骨干近端和骨折處暴露,使骨膜保留,在X光機透視下將骨折處復位[5],然后在股骨大粗隆外側放置解剖型鎖定鋼板,鋼板可稍微偏向后外側,使用細克氏針通過鋼板上針孔對骨折進行臨時固定,隨后從鎖定板近端的預留鎖定孔中將2.5 mm的克氏針插入,在透視機下再次對克氏針的長度以及位置進行調(diào)整,調(diào)整過程中注意是遠端鋼板的位置保持正確,然后將克氏針逐個拔出,利用鉆孔在股骨頸方向擰入3枚固定針并鎖定,并對遠端股骨干進行鉆孔擰釘固定,將小轉子骨折塊進行復位并固定,通過透視機觀察骨折復位是否滿意,待鎖定鋼板上螺釘固定穩(wěn)定以后對傷口進行清理,隨后縫合傷口[6]。
1.4 術后處理 手術之后應該高度重視感染的預防,另外還要注意預防下肢靜脈栓塞以及應激性潰瘍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7]?;颊咴谶M行手術后24 h要拔去引流管。手術治療兩天以后患者可以適當進行股四頭肌鍛煉活動以及一些床上的被動活動。對于骨折嚴重的患者手術后拍攝X光片,根據(jù)患者的骨折愈合情況,進行適當?shù)南碌鼗顒樱?]。
1.5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計數(shù)資料均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患者手術時間為1~2 h,平均手術時間為80 min;患者在手術中出血量為70~320 mL,平均出血量為130 mL,3例患者由于手術之前貧血在進行手術時輸血,其他患者均為輸血。手術后對患者進行3至18個月的隨訪,患者中無死亡事件發(fā)生,切口完全愈合,均未出現(xiàn)感染,骨折在10至22內(nèi)均愈合,無髖內(nèi)翻以及骨不連情況出現(xiàn)。采用Harris評分標準對患者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情況進行評定[9],結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功能優(yōu)良共44例,評定結果優(yōu)良率達93.62%。
表1 患者手術后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情況
老年人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骨質(zhì)疏松,特別是老年女性,再加上老年人四肢靈活度下降,稍有不慎就容易發(fā)生骨折[10]。在骨質(zhì)疏松患者中股骨粗隆間骨折發(fā)病率很高,這是因為股骨粗隆部特殊的松脆骨質(zhì),導致該處易出現(xiàn)粉碎性骨折。近年來,股骨粗隆間骨折每年發(fā)病人數(shù)呈上升趨勢,病人多數(shù)為老年人,該病的致死率以及致殘率都很高,所以人們對該病的治療日益關注[11]。目前,對該病的治療主要是以手術為主,治療的重點在于內(nèi)固定方法以及手術方法的選擇。手術方法的選擇應該綜合考慮病人的病情以及其他合并疾病,治療前要對病人進行詳細的檢查,深入分析,最終確定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案[12]。在對病人進行手術時,要遵循先進行骨折處復位然后進行固定的治療原則,盡量將骨折恢復到正常解剖學位置后再進行固定,以確保手術治療能夠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從而減少病人死亡率和致殘率。
圍術期的治療決定這手術治療的成功與否,關鍵在于是否做到一下幾點:(1)高齡患者絕大部分會患有慢性支氣管炎、骨質(zhì)疏松、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等,所以患者在手術前應該做詳細的檢查,并且請相關科室的專家進行會診,控制血壓在170/95 mm Hg以下,控制血糖含量在7.5 mmol/L以下,注意患者體內(nèi)酸堿平衡以及電解質(zhì)平衡;(2)股骨粗隆間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往往都是重度創(chuàng)傷,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達到48%到62%,這是極度危險的。本文所選取的患者在手術后12 h均注射肝素鈣5 000 U,連續(xù)使用3 w,能夠有效地降低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生[13]?;颊呷羰潜M早下床活動也能夠降低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生。
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病人通常還患有其他全身性疾病,所以骨折后長期臥病在床有可能給患者帶來一系列的并發(fā)癥,例如下肢靜脈栓塞、泌尿系統(tǒng)及呼吸系統(tǒng)感染等并發(fā)癥,對患者進行早期主被動的運動鍛煉以及適當改變體位能夠有效減少上述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適當?shù)腻憻捯灿兄诨颊吖趋篮完P節(jié)的功能恢復。行鎖定鋼板內(nèi)固定法,手術后對骨折的固定穩(wěn)固可靠,能夠為早期的鍛煉活動提供保證。手術后加強對病人的護理,能夠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定期對病人進行隨訪,保證治療以及病人的康復的效果。
采用股骨近端鎖定鋼板治療老年骨質(zhì)疏松性粗隆間骨折,方法簡單,出血量、創(chuàng)傷少,手術時間較短且術后恢復快,具有骨膜損傷小、無需精確塑性、接骨板與螺釘成角穩(wěn)定、無螺絲松動、骨頭壞死率低等特點[14]。手術中,應先做骨折端切口,降低骨折處血運破損,骨折遠端切口要小,骨折處無需鉆釘,在股骨頸上擰入3枚螺釘,鎖定遠端最后3孔,其余用普通的皮質(zhì)骨螺釘,形成彈性的外固定架后,斷端處微動有利于骨痂形成。操作要確保骨折復位良好,就需固定鎖定螺釘與鋼板的位置,故間接復位之后,先行克氏針固定,保證前傾角、頸干角恢復正常,再用鋼板固定[15]。在術前和術后4個月服用抗骨質(zhì)疏松藥,術中用電鉆擰螺釘可省時省力,減少麻醉藥劑量及術中出血,從而提高患者耐受性,加快骨折愈合。因此,采用股骨近端鎖定鋼板治療老年骨質(zhì)疏松性粗隆間骨折,有較好的臨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廣。
[1] 敬德春.股骨近端鎖定鋼板內(nèi)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體會[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32):179-180.
[2] 王磊,余燦.股骨近端鎖定鋼板內(nèi)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問骨折的臨床研究[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19(1):38-39.
[3] 王鵬建,李海峰,阮狄克,等.股骨粗隆間骨折內(nèi)固定術后并發(fā)癥原因分析 [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10,25(1):27-29.
[4] Ekstrom W,Karlsson - Thur C,Larsson S,et al.Functional outcome in treatment of unstable trochanteric and subtrochanteric fractures with the proximal nail and the medoff sliding plate[J].J Orthop Trauma,2007,21(1):18-25.
[5] Uzun M,Erturer E,Ozturk I,et al.Long- term radiographic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treatment of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s with the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d effects on functional results[J].Acta Orthop Traumatol Turc,2009,43(6):457-463.
[6] 鮑磊,周雪峰,馬華松,等.動力髖螺釘治療股骨粗隆部骨折的并發(fā)癥及治療 [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4,4(8):631.
[7] 劉海春,陳允震,楊子來,等.股骨粗隆間粉碎性骨折不同內(nèi)固定療效分析 [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05,20(1):18.
[8] 王亦璁,孟繼懋.骨與關節(jié)損傷[M].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203-204.
[9] 劉志雄.骨科常用診斷分類方法和功能結果評定標準[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268-270.
[10] 郭世紱,羅先正,邱貴興.骨質(zhì)疏松基礎與臨床[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330-428.
[11] 劉日新,張志剛,廖梓杰,等.老年骨質(zhì)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綜合治療[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32).
[12] 朱道信,錢銳,曾廣軒,等.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治療老年骨質(zhì)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臨床療效[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
[13] 賈說.動力髖螺釘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內(nèi)釘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Meta分析[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3.
[14] 李安平,吳雄飛.不同術式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伴骨質(zhì)疏松患者臨床療效[J].中國藥物經(jīng)濟學,2013:5.
[15] 毛峰,周燕.兩種方法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回顧性研究[J].河北醫(yī)學,2013(8):1148-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