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婷
【摘 要】央視《新聞調查》以探尋事實真相為口號,以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為目標,以制作真正的理性報道為追求,崇尚理性、平衡、深入的報道風格,在報道風格上獨樹一幟,受到業(yè)界、學界和觀眾的贊譽。本文從敘事特點方面對《新聞調查》敘述要素進行解讀,探討視聽新聞作品的敘事策略。
【關鍵詞】敘事 《新聞調查》 視聽作品
自1996年開播以來,迅速贏得觀眾認可的《新聞調查》在業(yè)界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其不斷成熟的敘事手法也為中國電視調查性報道樹立了典范。電視調查性報道敘事風格與結構的進步也提高了我國視聽新聞作品的整體水平。敘事結構與風格的研究其實就是研究在視聽新聞作品中如何更好地“講故事”,如何去把一個人人都可以講的故事在視聽新聞作品中講得引人入勝、發(fā)人深省,這也是電視新聞作品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作為一檔嚴肅的電視新聞節(jié)目,《新聞調查》見證著中國電視發(fā)展的每一個臺階,并在電視技術不斷更迭和電視節(jié)目層出不窮的挑戰(zhàn)中長盛不衰且影響深遠。本文從敘事結構和風格的角度,探討《新聞調查》欄目在敘事手法上成功之道,以期為視聽新聞作品的敘事手法在日后的發(fā)展上提供經(jīng)驗和借鑒。
一、《新聞調查》——視聽新聞作品中的典范
《新聞調查》是中央電視臺最具深度的調查類欄目,節(jié)目時長每期45分鐘,每周一期。它以記者的調查行為為表現(xiàn)手段、以探尋事實真相為基本內容、以做真正的調查性報道為目標,崇尚理性、平衡和深入的精神氣質。①自1996年5月開播以來,經(jīng)過十八年的探索,該欄目已成為了一個成熟老牌的、家喻戶曉的新聞品牌,其積累的豐富經(jīng)驗和獨特風格,贏得了廣大觀眾的肯定和喜愛。
作為視聽新聞作品中較有代表性的電視節(jié)目,《新聞調查》不斷突破自身的節(jié)目制作局限和創(chuàng)辦理念的革新,在不斷的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1、有代表性的節(jié)目選題
相對于非視聽類的新聞作品而言,視聽新聞作品吸引觀眾的方式不僅僅局限于帶給觀眾炫目又富有感染力的聲畫體驗,而應在選題上就有制勝之方。在節(jié)目題材的選取上要著力選取那些適合運用視聽手段來表現(xiàn)的選題,這直接影響觀眾是否有繼續(xù)看下去的愿望?!缎侣務{查》作為央視一檔深度調查類節(jié)目,節(jié)目制作嚴謹,態(tài)度嚴肅,不同于地方臺的獵奇、夸張,充滿噱頭的選題理念,而更加注重選題的代表性和價值,一般會選取近期發(fā)生的較有社會意義的熱點問題。比如2012年3月17日播出的《苦澀熊膽》等,選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中國處于社會轉型期所遇到的社會問題,在節(jié)目中通過優(yōu)良的制作,富有邏輯性的闡釋和探討,探尋思索其背后的故事和反映的意義。
2、有人文色彩的節(jié)目內容
作為一個嚴肅的調查類新聞節(jié)目,《新聞調查》的報道內容具有十分強烈的人文關懷和感情色彩。在節(jié)目中,記者式主持人會將更多的關注放在事件中的人身上,而不是僅僅報道事件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在報道中,不管用何種敘事順序,也無論最后事件的癥結和解決情況如何,目光都不會從人的身上離開,關注人物在事件中起的作用,關注人物的生活現(xiàn)狀、心情、感受等。這可能是《新聞調查》之所以在觀眾中引起強烈共鳴的原因,也是其富有人情意味的體現(xiàn)。比如,在《何老漢尋子記》節(jié)目中,記者的關注點始終在那個平凡的、不停尋找兒子的農(nóng)民何老漢身上,關注他尋找兒子的艱難歷程,關注人物本身的心情和感受。
3、有獨特風格的敘事藝術
《新聞調查》獨具一格的敘事藝術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它。宏大敘事作為一種敘述手段,曾經(jīng)廣泛影響著新聞報道的方式。它著力于構建和傳達在一種主題性思想的基礎上對意識形態(tài)的表達,其中的人物和事實只是起說明和象征作用,居于次要地位。早期的《新聞調查》就是受到這種宏大敘事的影響,選題多是關乎民生大計的重大社會發(fā)展問題,比如抗洪搶險、國企改革等。在2003年4月改版后,節(jié)目做出了調整,開始構建“微觀”主題,將目光更多地放在人物和事件上,將人物和事件結合起來表現(xiàn),開始注重敘事視角的“小”和選題角度的“微”,真正開始“講故事”而不是“講道理”。
二、《新聞調查》的敘事藝術
《新聞調查》立足于平凡人物真是事實,以小見大,由淺入深的敘事視角和風格彰顯了《新聞調查》的個性和魅力,加之柴靜的主持風格,令報道充滿張力與人文情懷,實為我國視聽新聞作品在敘事方面的重大躍進。
1、敘事視角上注重微觀,內焦點敘事
敘述視角,就是敘事時的角度,通俗地講,就是敘述者從什么樣的角度來觀察和敘述故事。不同的視角必定會帶來不同的感知結果。敘事視角構建起了一部作品看世界的特定角度。②就一個新聞性較強的視聽新聞作品來說,敘事視角是敘述該作品中人物或事件的觀察點,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該視聽新聞作品的框架和呈現(xiàn)的效果,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作品本身的表達效果和受眾對作品的感知。
《新聞調查》中最常見的敘事視角就是內焦點敘事。內焦點敘事,又稱限知視角,以故事參與者的角度來觀察事件。限知的敘事者所敘述的每件事,都是人物自身的感受、想法,憑借人物自我的感官去看去聽,只能轉述敘事者自己的從外部接受到的信息,產(chǎn)生的內心活動,對其他的人無法確切知曉,只能像旁觀者一樣猜度和臆測。隨著問題的一個個解決,事情的真相才逐步展開。這樣的敘事視角下,包括受眾在內的每一個人都只能了解敘述者所參與的那部分發(fā)生的事情,造成某種程度上和某個角度上的空白和未知,從而引起觀眾的好奇,并能起到很好的傳播效果。比如《哈爾濱倒橋事故調查》中所采用的敘事視角就是典型的限知視角敘事,各個采訪對象都只從自身角度出發(fā),闡述立場,表達觀點,無法跳出自身的視角。
2、敘事方式上注重事實,層次分明
隨著我國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以受眾為中心的電視傳播方式已逐漸得以確立,電視逐漸擺脫了傳播內容是以講道理為主的方式,開始用鏡頭去展示活生生的現(xiàn)實,開始注重事實本身,感性地去表現(xiàn)事實的細節(jié)?!缎侣務{查》段落分明,層層深入,階梯式遞進,在每個段落上設置一兩個懸念,揭開這些懸念后,再進入下一個段落,直至謎底全部揭開。注重事實,層次分明,層層遞進的敘事方式很像我國古代的章回體小說,傳統(tǒng)評書中的“抖包袱”、“賣關子”。《新聞調查》在結構上,將節(jié)目分成幾個板塊,按照邏輯順序依次向前推進,每8到10分鐘形成一個段落,一般用隔斷來標記和提示重點,通過記者的現(xiàn)場報道或畫外音引出下面新的調查內容。圍繞事件中具體的問題,層層抽絲撥繭,逼近答案和真相,形成層層遞進的結構形態(tài)。endprint
3、敘事結構上設置懸念,混合結構
調查性報道因其結構性比較強,在視聽新聞作品中的敘事結構上居于引領地位。調查性報道時通過對一件事實的調查,從而揭露出隱藏在后面的真相,屬于比較費力、時間較長的報道形式。對于調查性報道而言,主要有三種不同類型的敘事結構:懸念式敘事結構、推理式敘事結構及混合型敘事結構。筆者認為,三種敘事結構都是在懸念設置上得到了各種體現(xiàn),都是對結果未知型敘事方式的良好運用。
4、敘事語言上不事雕琢,注重情感流露
視聽新聞作品相對于報紙、廣播而言,其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聲畫并茂。記者既要利用畫面,又要充分利用敘事語言,對于電視新聞調查類節(jié)目更是如此,可以說,電視新聞調查類節(jié)目制勝的關鍵在于敘事語言的把握。CBS《60分鐘》著名的制片人唐·休伊特說“真正吸引受眾,使觀眾成為真實受眾的是寫作,是語言?!薄缎侣務{查》節(jié)目正是很好地把握了節(jié)目制勝的法寶——敘事語言,它充分地利用了視聽新聞作品中的畫面語言與聲音語言,并將其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5、敘事時間上的多種時間順序交替使用
關于敘述時間,熱奈特認為:在敘事中,敘述者不得不打破事件的自然順序,把它們以敘述者的喜好重新排列起來。同時敘述者也可以改變敘述的速度和頻率。熱奈特把敘述者對時間的控制分為三個研究范疇:順序、時距和頻率。在這三個范疇下,熱奈特細致分析事件的倒敘、預敘、概要、省略、場景等,指出敘事事實上是敘述者與時間的一種游戲。③
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新聞調查》節(jié)目不斷探尋,已經(jīng)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敘事方式,形成了有利于發(fā)揮視聽新聞作品要素功能的敘事藝術。同時,《新聞調查》節(jié)目在帶給人們藝術享受的同時也引人深思。它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題材的選取,畫面的拍攝,敘述的角度,記者的出境方式以及后期編輯剪輯的邏輯性和節(jié)奏感等等各個方面共同構成了《新聞調查》完整的有機互動整體,并以其獨特的方式深入人心?!缎侣務{查》在其敘事方式技巧上的精準把握,更為《新聞調查》欄目的成功運作增添色彩凸顯活力,讓每一位受眾感受到每一個故事的耐人尋味和意味深長?!?/p>
參考文獻
①顧軍,《〈新聞調查〉特點分析》[J].《采寫編》,2007(6):15
②朱睿雯,《〈新聞調查〉的敘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1
③葛翔,《電視新聞調查性報道的敘事學解讀》[J].《現(xiàn)代視聽》,2008(6):36
(作者: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2013級研究生)
責編:姚少寶endprint
3、敘事結構上設置懸念,混合結構
調查性報道因其結構性比較強,在視聽新聞作品中的敘事結構上居于引領地位。調查性報道時通過對一件事實的調查,從而揭露出隱藏在后面的真相,屬于比較費力、時間較長的報道形式。對于調查性報道而言,主要有三種不同類型的敘事結構:懸念式敘事結構、推理式敘事結構及混合型敘事結構。筆者認為,三種敘事結構都是在懸念設置上得到了各種體現(xiàn),都是對結果未知型敘事方式的良好運用。
4、敘事語言上不事雕琢,注重情感流露
視聽新聞作品相對于報紙、廣播而言,其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聲畫并茂。記者既要利用畫面,又要充分利用敘事語言,對于電視新聞調查類節(jié)目更是如此,可以說,電視新聞調查類節(jié)目制勝的關鍵在于敘事語言的把握。CBS《60分鐘》著名的制片人唐·休伊特說“真正吸引受眾,使觀眾成為真實受眾的是寫作,是語言?!薄缎侣務{查》節(jié)目正是很好地把握了節(jié)目制勝的法寶——敘事語言,它充分地利用了視聽新聞作品中的畫面語言與聲音語言,并將其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5、敘事時間上的多種時間順序交替使用
關于敘述時間,熱奈特認為:在敘事中,敘述者不得不打破事件的自然順序,把它們以敘述者的喜好重新排列起來。同時敘述者也可以改變敘述的速度和頻率。熱奈特把敘述者對時間的控制分為三個研究范疇:順序、時距和頻率。在這三個范疇下,熱奈特細致分析事件的倒敘、預敘、概要、省略、場景等,指出敘事事實上是敘述者與時間的一種游戲。③
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新聞調查》節(jié)目不斷探尋,已經(jīng)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敘事方式,形成了有利于發(fā)揮視聽新聞作品要素功能的敘事藝術。同時,《新聞調查》節(jié)目在帶給人們藝術享受的同時也引人深思。它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題材的選取,畫面的拍攝,敘述的角度,記者的出境方式以及后期編輯剪輯的邏輯性和節(jié)奏感等等各個方面共同構成了《新聞調查》完整的有機互動整體,并以其獨特的方式深入人心?!缎侣務{查》在其敘事方式技巧上的精準把握,更為《新聞調查》欄目的成功運作增添色彩凸顯活力,讓每一位受眾感受到每一個故事的耐人尋味和意味深長?!?/p>
參考文獻
①顧軍,《〈新聞調查〉特點分析》[J].《采寫編》,2007(6):15
②朱睿雯,《〈新聞調查〉的敘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1
③葛翔,《電視新聞調查性報道的敘事學解讀》[J].《現(xiàn)代視聽》,2008(6):36
(作者: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2013級研究生)
責編:姚少寶endprint
3、敘事結構上設置懸念,混合結構
調查性報道因其結構性比較強,在視聽新聞作品中的敘事結構上居于引領地位。調查性報道時通過對一件事實的調查,從而揭露出隱藏在后面的真相,屬于比較費力、時間較長的報道形式。對于調查性報道而言,主要有三種不同類型的敘事結構:懸念式敘事結構、推理式敘事結構及混合型敘事結構。筆者認為,三種敘事結構都是在懸念設置上得到了各種體現(xiàn),都是對結果未知型敘事方式的良好運用。
4、敘事語言上不事雕琢,注重情感流露
視聽新聞作品相對于報紙、廣播而言,其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聲畫并茂。記者既要利用畫面,又要充分利用敘事語言,對于電視新聞調查類節(jié)目更是如此,可以說,電視新聞調查類節(jié)目制勝的關鍵在于敘事語言的把握。CBS《60分鐘》著名的制片人唐·休伊特說“真正吸引受眾,使觀眾成為真實受眾的是寫作,是語言?!薄缎侣務{查》節(jié)目正是很好地把握了節(jié)目制勝的法寶——敘事語言,它充分地利用了視聽新聞作品中的畫面語言與聲音語言,并將其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5、敘事時間上的多種時間順序交替使用
關于敘述時間,熱奈特認為:在敘事中,敘述者不得不打破事件的自然順序,把它們以敘述者的喜好重新排列起來。同時敘述者也可以改變敘述的速度和頻率。熱奈特把敘述者對時間的控制分為三個研究范疇:順序、時距和頻率。在這三個范疇下,熱奈特細致分析事件的倒敘、預敘、概要、省略、場景等,指出敘事事實上是敘述者與時間的一種游戲。③
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新聞調查》節(jié)目不斷探尋,已經(jīng)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敘事方式,形成了有利于發(fā)揮視聽新聞作品要素功能的敘事藝術。同時,《新聞調查》節(jié)目在帶給人們藝術享受的同時也引人深思。它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題材的選取,畫面的拍攝,敘述的角度,記者的出境方式以及后期編輯剪輯的邏輯性和節(jié)奏感等等各個方面共同構成了《新聞調查》完整的有機互動整體,并以其獨特的方式深入人心。《新聞調查》在其敘事方式技巧上的精準把握,更為《新聞調查》欄目的成功運作增添色彩凸顯活力,讓每一位受眾感受到每一個故事的耐人尋味和意味深長?!?/p>
參考文獻
①顧軍,《〈新聞調查〉特點分析》[J].《采寫編》,2007(6):15
②朱睿雯,《〈新聞調查〉的敘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1
③葛翔,《電視新聞調查性報道的敘事學解讀》[J].《現(xiàn)代視聽》,2008(6):36
(作者: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2013級研究生)
責編:姚少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