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占兵
〔關鍵詞〕 后進生;轉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16—0033—01
長期以來,后進生的轉化問題一直是學校、班主任工作的難點之一,也是讓家長們感到棘手的問題。下面,筆者就結合工作實踐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熱愛學生,使其消除疑懼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基礎和前提。只有熱愛后進生,才能做好他們的轉化工作。由于后進生身上的毛病、缺點多,常常在父母、老師、同學那里遭到冷淡、歧視,很少得到同情和溫暖,普遍地背有思想包袱,產生自卑心理。因此,后進生對教師抱有疑懼和對立情緒,對班集體疏遠,往往懷疑老師和同學是否真誠地愛護和關心自己。這就要求班主任在轉化后進生時應該做到不嫌棄、不歧視、不疏遠,并教育學生正確對待和幫助他們。這樣,后進生才會相信教師的善意,體會到集體的溫暖,消除疑懼和對立情緒,敞開心扉,樂于接近教師并接受指導,樂于參加集體活動并從中得到教益。
二、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
營造教育氛圍是轉化后進生的催化劑。對后進生進行教育不僅要靠班主任去做,還要發(fā)揮集體教育作用。如,運用班集體良好的班風、傳統(tǒng)以及優(yōu)秀生的模范行為感染和影響后進生,以激勵他們的上進心。同時可以進行平等競爭,激勵奮進,讓后進生參加競賽,公開表揚、鼓勵他們。也可以將班級混合編組,開展互幫互助活動,把優(yōu)差生組織成小組,在課堂上開展討論,在課外互檢作業(yè),讓優(yōu)等生充分調動后進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的求知欲,共同進步。
三、對癥下藥,耐心指導
學生成績差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歸結起來主要有兩類。第一類是學生智力正常,但是對學習沒有興趣,長時間處于被動學習的局面而成為后進生。對于這類學生要從思想上抓起,幫助他們樹立積極進取的信心,以達到變后進為先進的目的。第二類學生是因為大腦反應稍慢,分析、理解、記憶能力差而成為后進生的。對于這類學生教師要多付出愛心,對他們在生活上要多幫助,學習上要多指導,思想上多點化,相信“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敝灰處煾冻隽苏媲榕c汗水,就一定會有收獲。
四、降低標準,同等評優(yōu)
在學習同一知識或課堂練習時,適當降低難度,減輕重量或放慢速度要求,使后進生感到課有所學,學有所獲。對此,教師應事先周密考慮,提出合理的練習的標準。在分組教學時應盡量把他們分在一起,這樣有利于他們克服自卑心理,增強完成任務的信心。在教學中教師及時地把進步較快、成績提高明顯的“后進生”作為說服、教育其他“后進生”的楷模,并令其幫助其他“后進生”學習。在此情況下,能激發(fā)其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增強“我也能完成”的信心,這比教師的講解、示范、指導更具有說服力。
五、要反復抓,抓反復
反復性是后進生思想轉化過程中帶規(guī)律性的現象。后進生的思想轉化過程,是新與舊、破與立矛盾斗爭的過程,因此常常會出現反復。這個反復是前進中的反復,是符合辯證法的。有的班主任在后進生的轉變出現反復時,就會失去耐心,大為惱火,甚至新賬舊賬一起算,將學生已有的進步、做過的好事全盤否定。這樣做的結果只能造成師生感情重新對立,前功盡棄。因此,班主任應對思想轉化過程的長期性、曲折性、復雜性有足夠的認識,以冷靜的態(tài)度正確對待后進生在進步中的反復,要正確加以引導,通過耐心細致的工作,使他們在反復中取得曲折的進步,最終得到完全轉化。
總之,能不能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不只是關系到一個學生的前途,還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幸福,一個班級的榮辱和社會的風氣。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們要從一切方面去了解后進生,從一切方面去教育后進生,堅持從實際出發(fā),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運用教育機制取得最佳效果,從而行之有效地促使后進生的良性轉化。
編輯:郭裕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