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得桂
〔關鍵詞〕 高效課堂;思想;制度;
資源
〔中圖分類號〕 G6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16—0079—01
打造高效課堂就是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生生不息的追求,更是教育改革的生脈之源,誰掌握了高效課堂的“金鑰匙”,誰就占領了素質教育的制高點。課堂教學怎么改,改什么,局部改還是全覆蓋,一直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很糾結的問題,改得好,增效提質,惠澤萬千家庭,改得不好,會挫傷改革銳氣,這就需要我們深度思考,廣度論證,把改革的鋪墊工作做扎實、做牢靠。
一、思想引領——高效課堂的精神支柱
打造高效課堂關鍵在教師,核心在學生,目標在質量。師生積極心態(tài)的塑造、價值取向的定位無疑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強大動力源,為此,我們通過打造一個陽光團隊,讓師生以陽光心態(tài)實現(xiàn)陽光追求,在陽光氛圍中幸福工作、愉悅求知;通過構建“雙核”體系,讓教師深度認知并積極實踐“師德是試金石,成績是聽診器,上課是真本事,育人是硬道理”這一教師核心價值觀,讓學生明確并踐行“讀書點亮人生,學習改變命運,誠信溝通心靈,習慣成就未來”這一學生價值取向,讓師生在思想領域事先為打造“高效課堂”沉淀精神力量。心態(tài)陽光,思維合拍,教師研課、磨課、上課和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就會始終激情飽滿,一觸即發(fā),高效課堂的質量也就有了保證,否則心態(tài)消極,思維慵懶,高效課堂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二、制度保障——高效課堂的質量關卡
課堂素質化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是高效課堂的極致利潤,縣教科局出臺了《臨澤縣中小學課堂教學質量大賽實施意見》,將課堂素質化目標的落實細化為創(chuàng)新設計、課堂互動、能力拓展等五大塊十二個子項,通過教研組對課前準備和課后反思的周評價、教學督評小組對“課前檢測、師生互動、教練結合、媒體運用”等教學流程的多元評價、年級組對周測月考成績的比對,學校對期中期末測試成績的分析、家長委員會對教師教學工作的感性評價、督學責任區(qū)對課堂教學總督導等六個方面的過程性督導,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評等定級并納入考核,強化教師“教”的責任意識、精品意識和質量意識,強化學生“學”的自主意識、合作意識和探究意識,為高效課堂把好質量關。建立督學責任區(qū),出臺《臨澤縣督學責任區(qū)制度實施方案》,督學責任區(qū)對應招生區(qū)域,賦予總督學督查、考核、評優(yōu)權力,總督學組織本校一線骨干教師定期不定期地對責任區(qū)進行全方位監(jiān)督、檢查、評估、指導,監(jiān)督責任區(qū)規(guī)范辦學行為,加強教育教學改革,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yè)負擔,為打造高效課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把脈會診。
三、“四化”建設——高效課堂的主要支撐
教師專業(yè)化、手段信息化、管理精細化、課堂素質化是高效課堂持續(xù)發(fā)展的命脈,我們制定了《關于推進中小學課程素質化教師專業(yè)化手段信息化管理精細化的意見》,通過培訓、掛職、交流、轉崗、引進等方式力促教師專業(yè)化;通過多方籌資、城鄉(xiāng)幫扶、項目配置、社會捐贈等方式,按規(guī)定逐步配齊各中小學特別是農村薄弱學校圖書和音體美、實驗教學等儀器設備,為打造高效課堂提供優(yōu)質、充足資源;通過統(tǒng)籌和自籌,在全面實現(xiàn)“班班通”和寬帶光纖接入的基礎上,力爭到2015年,初級中學、城區(qū)小學和鄉(xiāng)鎮(zhèn)中心小學每班配備交互式電子白板或液晶一體機等先進教學設備,更新農村小學及附設幼兒園“電腦+電視”的硬件設備,不斷提高信息技術設備普及率,讓信息化水平高位均衡成為打造高效課堂的有力推手。
四、“學、創(chuàng)”并舉——高效課堂的驅動“兩輪”
在高效課堂模式的構建方面,我們主導“一校一品”的多元模式,因校而異、因人而異,切忌一刀切、程式化。倡導各校將借鑒和創(chuàng)新并舉,批判與生成共存,在外校先進的教學模式基礎上嫁接生成不同的課堂教學特色,既要“臨帖”,更要“破帖”。高效課堂首先要符合三個標準,一是課堂中讓每一個學生在每一個時間段都有事可做,激活思維,激發(fā)興趣,形動牽引神動。二是課堂中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獲取知識的快感,樂于合作、探究,敢于質疑問難,深度解讀文本,化知識為智慧,習方法為技能,心領融合神會。三是課堂中教師的預設性指導和學生生成性學習要互補互促。預設與生成是高效課堂的兩翼,缺一不可,須合理分配預設與生成的時間,前提是必須保證教師既要完成預設內容更要將知識生成為學生技能,授魚更要授漁。其次,高效課堂要達到“三高”,一是個體獨立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效能要高。二是教師指導教學與學生自主學習的效能要高。三是當堂檢測的效能要高。最后,高效課堂要呈現(xiàn)三大特點:快節(jié)奏、大容量、高效益。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