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亞彬
〔關鍵詞〕 后進生;轉化;尊重;對
癥下藥;提高興趣
〔中圖分類號〕 G6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16—0031—01
俗話說,一樹之果,有酸甜之分;一母同胞,有優(yōu)劣之別。同樣的,教師所教育的學生,也會有差別。一個班級幾十名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優(yōu)缺點,不可能都處于同一個層次和水平。有優(yōu)等生,自然也就會有后進生。教師工作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讓自己所教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健康成長。為了實現(xiàn)全體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標,教師就要在抓好對優(yōu)等生教育和督促的同時,做好對后進生的教育和轉化工作。下面,筆者就結合工作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尊重學生,不歧視不體罰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許多老師片面追求教學質量,這就造成對許多學生的不良影響,特別是后進生,一旦他們在課堂上違反紀律,老師就或罵或罰,比如罰站、罰打掃衛(wèi)生,或用一些詞語,比如“你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等諷刺學生,使本來落后的學生身心更加受到傷害,無形中增加了他們對老師的憎恨,也對老師所教的學科心生厭倦。因此,老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用“愛”去感化學生,鼓勵學生,不要挖苦學生,根據(jù)不同的對象,不同的事情,適當采取不同的方法,教師應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相信轉化后進生的工作一定會迎刃而解。
二、因人制宜,對癥下藥
學生成為后進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相應地,對后進生的教育和轉化,也就不能千篇一律,總用同樣的措施。如果是“知識類后進生”,他們的成因,大多是基礎知識沒掌握好。這就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哪里缺乏就從哪里補起。筆者在每次接到新的班級后,首先要對學生進行摸底了解。對后進生進行認真分析,找出差的所在,再進行補課。對于“能力類后進生”的轉化,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種后進生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之外,主要還是因應試教育所致。片面追求升學率,大搞題海戰(zhàn)術,增加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學生的特長得不到發(fā)揮,能力得不到提高,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后進生的情況各異。作為教師,必須深入實際,摸透后進生的實底,找出其形成的原因,像醫(yī)生給病人治病一樣,對癥下藥,方可奏效。
三、提高興趣,循序漸進
后進生因各方面表現(xiàn)差,對學習普遍缺乏興趣。教師要在教學中注意激發(fā)和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鼓勵他們積極地參與學習和探究活動。還要根據(jù)他們的實際學習情況,因材施教,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基本技能的訓練,一點一滴地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從簡單知識教起,指導他們循序漸進地學習積累,逐步探索掌握學習方法,讓后進生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不斷增強學習的信心。而隨著后進生把精力運用到學習上來,知識漸漸增長,辨事明理的能力也會相應增強,各方面的表現(xiàn)就會大為改觀。
四、反復教育,促進轉化
后進生在進步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反復。對此,教師也要有正確的認識。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后進生的教育和轉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應該清楚,出現(xiàn)這種反復,是再正常不過的現(xiàn)象。因此,教師對待出現(xiàn)反復的后進生,就不能急躁、厭棄、灰心,而要熱忱地幫助其深入分析出現(xiàn)反復的原因,有針對性地、耐心細致地做好反復教育工作。同時,正因為出現(xiàn)這種反復是難免的,我們在教育轉化后進生時,就應該時時注意,及早預防督促,盡量減少出現(xiàn)反復的次數(shù)、減輕反復的程度。只要我們教師有足夠的毅力和耐心,抓反復、反復抓,就能有效地促進后進生的盡快轉化。
總之,在對后進生的教育轉化工作中,教師必須了解掌握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從興趣愛好出發(fā),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把學生看成自己的子女,有愛心,有耐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鼓勵他們積極向上,努力學習,把后進生轉化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編輯:郭裕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