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燕
摘要:現(xiàn)代社會中,中學生英語水平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和提高并不能掩蓋中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嚴重的兩極分化。學生的英語學習兩極分化嚴重,是長期讓學校和教師為之困擾和頭痛的一件事,年級越高,分化越為明顯,由此造成了不少英語學習差的學生對英語失去信心,有的甚至放棄英語這門學科的學習。
關鍵詞:英語學習;兩極分化;學習興趣;課堂效率;心理障礙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2-227-01
我們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發(fā)現(xiàn)少數(shù)學生存在著這樣的學習過程,即好奇 ——感興趣 —— 失去興趣-——失去信心 —— 厭煩 —— 反感。這種變化過程,實際上是學生學習心理變化的一種正?,F(xiàn)象,學生從一開始對學習英語的好奇心轉化為逆反心理。如何防止英語學習中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作為教師至關重要,必須端正教育思想,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改革教學方法;應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努力運用教育心理學的原理,研究學習外語的心理過程,及時有的放矢地對學生的心理進行精心矯正,消除學生學習外語的心理障礙,才能搞好外語教學,提高外語教育質量。
一、導致學生兩極分化的原因
1、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加重。學生升入初二年級后,功課新增加了物理,到初三后,又增加了化學,更何況語、數(shù)、英三門基礎學科內(nèi)容增加、程度加深、要求提高。尤其英語,初一年級時要求掌握的詞匯、語法及句型相對簡單,而初二、三年級后,語法知識增多,聽力、閱讀理解難度加深,這些都讓學生感到困難,學得吃力,還有來自父母、老師、同學等方面的壓力,逐漸使個別學生掉隊。
2、學生的學習方法不當。很多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只知孤立的記單詞,而沒有把單詞放在句子里去理解記憶,對于句子也沒有放到文章中去記、去理解,再一個就是對所學的內(nèi)容不能進行系統(tǒng)的總結歸納,從而導致學習效果不佳。
3、教學方法陳舊、落后。農(nóng)村中學由于師資力量薄弱,教師本身英語水平有限,教學條件差,有的教師教授的班級過多,很少有時間來進行教學方法的研究和探討,很多教師仍把英語課看作純知識課,沿襲著“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寫、學生抄”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使得課堂氣氛顯得死氣沉沉,缺少生機,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4、課程難度增加,學生缺乏學習興趣。英語作為一門主要學科,學生在開始學習它時,出于好奇,有一種新鮮感,加之初一英語較簡單,只有幾百個單詞、幾種句型,學起來并不感到吃力。進入初二,隨著知識難度的加深、坡度的加大、詞匯量的猛增,語法也較復雜了,學起來就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這就使許多學生喪失了學習英語的信心和興趣,因而就放棄了英語學習,成為“后進生”。
二、防止兩極分化的補救措施
很多在英語學習中掉隊的學生,最初都是因為對英語不感興趣。因此,要防止兩極分化,就要重視激發(fā)并保護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以獲取更佳的教學效果。在教育教學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yǎng)和維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去爭取獲得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1、注意英語教學中的情感因素。由于學生在不斷的成長發(fā)育階段,其身理和心理的轉化期也恰好在這個年齡,故他們的心理尚不成熟,假若一個英語教師在教學時,對學習不佳的同學置之不理,視他們?yōu)榘?,對他們只是采用簡單的批評、訓斥、懲罰或問家長告狀等消極手段,這樣做不但不能收到好的效果,反而更加重了他們的心理負擔,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一定要注意情感因素的作用,任何諷刺挖苦都會挫傷學生的自尊心、打擊其學習的積極性,是外語教學的一大忌,萬萬使不得。
2、選擇適當?shù)慕虒W方法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觀。上課時運用比賽、游戲、唱、跳、演等多種形式來活躍課堂氣氛,以求達到學生的求知欲。初中學生有強烈的表現(xiàn)欲,在每一次對上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進行檢查時,我經(jīng)常問一些問題,讓學生以搶答的形式來完成。
3、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在堅信每個學生都是可以教好的同時,還必須承認每個具體學生的差異性。每個人的吸收與反應能力總有快有慢,理解與記憶總有強有弱,表達與創(chuàng)造能力總有高有低。因此,不能要求每個學生都以同樣的速度取得一樣的成績。必須根據(jù)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和特點,盡量給予不同的指導,提出不同的要求。
4、明確教學目標,加強學法指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做好克服困難的心理準備。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注意學習方法的指導。如:如何記憶單詞和靈活運用單詞,如何記憶課文并進行知識的遷移等。學生有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習英語才會變得輕松、愉快,而會不覺得是一件苦差事。
5、打好基礎,講究方法,防止缺漏。中學生記憶力強,模仿能力強,好奇心強,信心足,學習英語興趣大。教師要抓住這些有利因素,在初一時,幫助學生過好語音關,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多聽、多讀、多實踐,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出規(guī)律的東西來。
由于學生的各種能力的發(fā)展不平衡,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進行因材施教。為了使“后進生”能迎頭趕上,除了在課堂上針對性地傳授一些易于他們接受的知識外,重點還應放在課余輔導上,輔導可分期、分批進行?!昂筮M生”大都有膽怯心理,怕出現(xiàn)語音錯誤,也常因此而感到害羞和自卑,在課堂上活動不夠積極。課外輔導能消除學生的膽怯心理,使學生能暢所欲言、有話敢講、有問題敢提。教師對“后進生”的每一點進步都要及時表揚和肯定。教師要始終堅持“興趣是知識的源泉”的原則,無論是講課、輔導、批改作業(yè),還是選擇課外讀物,都要以興趣為主,最大限度地誘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和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