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俊蓄
【摘要】聲樂是一門特殊的藝術,也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藝術。在聲樂教學中,教師應針對每位學生的不同素質(zhì)條件、基礎程度、學習能力和存在的問題制定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更準確、更直接地進行教學。
【關鍵詞】聲樂;實施;教學
聲樂是一門特殊的藝術,也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藝術。聲樂以歌聲為主要手段,表達人們的內(nèi)心世界和情感世界。它的特點在于通過美好的聲音、清晰的語言表達真實的情感,扣動聽眾的心弦,引起其情感的共鳴。這種美好的演唱效果來自于學生科學的發(fā)聲方法,刻苦的訓練,更來自于聲樂教師一對一的個別授課方式的精心指導,這種授課方式有利于教師針對每位學生的不同素質(zhì)條件、基礎程度、學習能力和存在的問題制定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更準確、更直接地進行教學。
一、提高學生識譜能力
(1)通過發(fā)聲練習,使學生感受五音。識譜是一個長期的教學工作,要從最早開始打好基礎,我首先從音階開始學習,每節(jié)課采用具有童趣的發(fā)聲練習,讓學生感受音階中的前五個音。如下:
1=C4/4
12 34 ㄧ?5? ?5?? 5?—?ㄧ?5?? 4 ??3 ??2?ㄧ?1 ??1? ?1—|▕
小 貓 小 貓 ???唱?什?么????喵?喵?喵?喵??喵?喵?喵。
小 狗 小 狗??? 唱?什?么????汪?汪?汪?汪??汪?汪?汪。
小 雞 小 雞??? 唱?什?么????嘰?嘰?嘰?嘰??嘰?嘰?嘰。
小動物是學生們最喜歡的,讓同學們模仿小動物的叫聲,一是讓同學們對音樂有興趣;二是讓小朋友們感受音階中do、re、mi、fa、sol這五個音。
(2)進行發(fā)聲練習,使學生唱好五音。有了之前的基礎,我進行了下一步練習,讓學生唱一唱1、2、3、4、5這個音,讓學生對著五個音的唱名有一定感覺,并讓學生掌握這幾個唱名,告訴他們唱名與拼音有一點相似。如下:
1=C4/4
1????2???3? ??4?ㄧ5??5? ?5?—ㄧ5??4? ?3 ??2??ㄧ?1? ?1??1—|
do?ruai ?mi? fa?sol? sol?sol?,sol?fa?mi? ruai??do?do?do
我把七個音分成了兩個部分來進行練習,學生在教師的教唱過程中很自然的掌握這五個音的演唱,為了讓音階更有趣,我又加入了手號的認識,每一節(jié)課認識一個手號。比如:手號do?do?do?do雙手變成OOO;手號ruai?ruai?ruai?ruai雙手合成愛心的愛;手號mi?mi?mi?mi雙手變成一個一;手號fa?fa?fa?fa雙手變成倒著的a;手號sol?sol?sol?sol大拇指向上就是sol。
二、優(yōu)化聲樂訓練方法
(1)呼吸訓練。我們在訓練中采用有多種呼吸方法如聞花香式吸氣方法、高位置呼吸法等,但在實際歌唱過程中,常常有一些孩子一首歌唱下來憋得上氣不接下氣,有的甚至幾句唱下來就憋得面紅耳恥,針對這種學生,我一般采用讓他們在唱的過程中吸,在吸的過程中唱的方法,也就是在聲音向外唱的同時還要保持吸氣的狀態(tài),形成內(nèi)外對抗,這樣不僅可以保持氣息的深度,又可以使唱歌時氣息均勻、持久。用吸氣的狀態(tài)歌唱,只是一種感覺,事實上誰也不能在唱的過程中還能吸進氣來,但是就用這個感覺就可以達到保持氣息的目的。
(2)“哼鳴”唱法?!昂啉Q”是我們在生活中常見的動作,歌唱中的哼鳴練習同生活中的哼鳴動作并沒有什么不同,只是要求把“哼”的感覺置于嘆氣的呼吸狀態(tài)上。檢驗哼鳴對錯的方法是在哼鳴時看嘴巴能否隨便做動作,又不影響聲音的進行,這樣就說明方法用對了,這樣一來,用哼鳴的感覺演唱時,嘴巴在做咬字動作和做表情動作時,就不會影響聲音。在演唱一首歌之前,我常常要求學生先用“哼鳴”的位置把旋律哼下來,然后再用哼鳴的位置朗讀歌詞,每個字都不能離開“哼鳴”的位置,然后再根據(jù)這個感覺把聲音放出來,就以達到聲音與字的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流暢。
三、加強多媒體在聲樂教學中的運用
把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合理恰當?shù)倪\用到聲樂教學中,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極大的豐富了課堂內(nèi)容。
(1)教學把學生上課的情況和舞臺表演錄音或錄像復制給學生,以自身為參照,對聲音概念更加清晰,可使課堂教學有延續(xù)性,學生可按自己在課堂上良好的聲音狀態(tài)去練習。如在教學《春天來了》這首歌時,我特意收集了多張描繪春天的彩畫,同時挑選了幾首從不同角度贊美春天的歌曲,為學生展示出了萬物復蘇、百鳥爭鳴、百花盛開,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接著我通過這種“音樂擂臺”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演唱帶有春天的歌曲,既促使了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又豐富了教學內(nèi)容。
(2)利用錄像學生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糾正缺點,有效提高學生的演唱及舞臺表演能力。充分發(fā)揮網(wǎng)絡功能,播放教學音像資料。強化音樂教學的視聽效果,刺激學生的生理感觀,激發(fā)學生的各種積極心理因素,使學生更快了解樂曲風格和演唱風格更好地激發(fā)和維持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演唱自信心,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四、結(jié)語
在聲樂教學中本著樹人為本、以科學的方式因人施教,讓更多的學生以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方向從事了聲樂藝術的學習,奠定了聲樂知識基礎,讓更多的學生在其后的人生道路中,通過當初的聲樂學習,在聲樂上對樹立自己的造詣,或者通過聲樂教學,使人在藝術與美的境界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與心靈上的升華,這是聲樂教學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許卓婭.學前兒童音樂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馮華.如何實施聲樂有效教學.中國校外教育(下),2008.08.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