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知網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為科研工作者、期刊編輯、審稿專家提供了很多便利。本文以論文作者的角度,從選題的創(chuàng)新型、查閱參考文獻、評審論文相似度以及選擇發(fā)表期刊和規(guī)范參考文獻書寫格式四個方面對中國知網的使用和作用進行了評價,認為以中國知網為代表的數(shù)字圖書館在信息化時代定將成為學術論文寫作的有力助手。
關鍵詞:中國知網;數(shù)字圖書館;學術論文寫作
中圖分類號:G25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9-0124-02
中國知網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擁有海量的學術信息,強大的信息分析功能,對學術論文寫作具有很好的輔助作用。它收錄了1979年至今約8000多種期刊的全文,以及1000多種報紙、300多家博士培養(yǎng)單位的優(yōu)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和全國各學會重要會議論文等數(shù)據文獻[1~5]??梢哉f,正是以中國知網為代表的,包括維普、萬方等全文數(shù)據庫的出現(xiàn)改變了科技工作者以往在圖書館手工查閱參考文獻的傳統(tǒng)方式,節(jié)省了大量的時間。它一經問世,便迅速走進科技工作者的生活中,扮演著科技助手的重要角色,為科學研究工作保駕護航。
一、用中國知網審評選題的創(chuàng)新性
學術論文寫作中選題非常重要,它反映了科技工作者能否緊跟科研熱點,抓住學術前沿動態(tài),形成自己的學術優(yōu)勢。在海量的學術論文面前,期刊編輯往往也會根據論文的選題來判斷論文內容的創(chuàng)新程度,決定是否錄用和發(fā)表。包括筆者在內,以前在進行科學研究和論文選題的時候,都是通過學術會議或去科技局查新等方式了解學術動態(tài),在時間和經費方面浪費巨大。中國知網出現(xiàn)后,通過中國知網對信息的分類整理和關聯(lián)整合,提供了很多輔助選題的參考信息。如,在某一研究領域已知知名專家姓名的情況下,可以以姓名的方式查詢到該專家所有的發(fā)表論文,跟蹤了解其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動態(tài),通過分析,為自己的選題提供參考。
二、用中國知網查閱參考文獻
目前,無論是專家學者還是普通教師、學生都已經習慣了,在進行科學研究、論文寫作之前,利用中國知網查詢一下相關的參考文獻作為借鑒。這是因為中國知網不僅擁有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網路出版總庫這樣的學術期刊庫,還擁有著中國高等教育期刊文獻總庫、中國黨建期刊文獻總庫等非學術期刊庫,方便快捷地就能查詢到所需要的文獻資料。例如,筆者最近要發(fā)表一篇《快速凝固技術在激光表面工程中的作用》學術論文,想了解一下國內同行類似的研究成果。首先進入到中國知網的網頁中,在“文獻全部分類”中,根據學科分類選擇“基礎科學”、“工程科技Ⅰ輯”、“工程科技Ⅱ輯”等分類,然后將“快速凝固”作為“篇名”的關鍵詞進行查找,系統(tǒng)自動篩選出937條文獻,并提供出這937篇論文按來源數(shù)據庫、學科、發(fā)表年度、研究層次、作者、機構、基金等不同分類方式進行的分布統(tǒng)計,而后通過“在結果中檢索”這樣的方式,繼續(xù)選擇“激光表面”作為“篇名”再一次進行篩選,縮小范圍,這樣得到了7篇論文,以此作為筆者論文發(fā)表的參考。在查詢參考文獻的過程中,也可以根據論文是否是“EI”、“SCI”、“核心期刊”收錄這樣的方式,對查詢到的論文進行層次的篩選。除此之外,中國知網還提供了很多人性化、個性化的服務,幫助研究人員對得到的參考文獻進行選擇和跟蹤研究。如,打開某一具體文獻后,不僅會顯示出這篇文獻的作者、摘要、關鍵詞這些基本信息,還會提供出這篇文獻被下載的次數(shù)、被引用的頻率這樣的數(shù)據,幫助研究人員衡量這篇文獻的價值。同時,還提供與此篇論文相似的文獻、同行關注的文獻、這篇論文作者的其他文獻等鏈接,方便研究人員跟蹤該方向的學術研究。
三、用中國知網審評內容的相似度
處在目前這樣一個信息技術大爆炸的年代,知識的易得性使得學術造假、論文抄襲變得司空見慣。無論作為期刊的編輯,還是作為論文的審稿專家都很怕出現(xiàn)雷同的論文。這在以前是很難實現(xiàn)的,因為無論是編輯還是審稿專家,都不可能對成千上百種期刊發(fā)表的論文都了如指掌,總是會有疏漏。另外,有些論文的作者并不是出于有意抄襲,只是由于對別人的研究成果無法了解,而做了很多重復性的工作。中國知網提供了“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tǒng)”,通過將待發(fā)表論文與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中已發(fā)表論文進行對比,快速、準確、客觀地檢測出待發(fā)表文章的內容與哪些已發(fā)表論文相似,并提供出相似的百分比和具體相似的內容。這極大地方便了期刊編輯和審稿專家的工作準確性,同時也有助于論文作者及時修改自己的待發(fā)表論文,補充新的研究成果,提高工作效率。
四、用中國知網選擇合適的期刊和規(guī)范參考文獻格式
作為論文的作者,總是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夠盡快在影響力大的期刊上發(fā)表,但是面對林林總總的期刊如何進行選擇,還有哪些未知的期刊,一直困擾著作者。中國知網提供了“期刊大全”欄目,按“專輯導航”、“優(yōu)先出版期刊導航”、“數(shù)據庫刊源導航”、“出版地導航”等13種分類方式對所有收錄期刊進行分類,并且提供了期刊的“復合影響因子”、“綜合影響因子”作為期刊影響力參考。對發(fā)表時間有要求的作者,可以利用“刊期導航”全面了解“年刊”、“月刊”、“半月刊”、“旬刊”的期刊名,選擇自己的投稿刊物。論文寫作時都要借鑒一定數(shù)量的參考文獻,為了尊重原作者的研究成果,同時反映出論文真實而廣泛的科學依據,方便作者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與別人的成果分開,論文中的參考文獻越來越受到論文作者、期刊編輯和審稿專家的重視。正確地、規(guī)范地列出參考文獻,防止出現(xiàn)錯引、多引、張冠李戴的現(xiàn)象,能夠體現(xiàn)出作者對科學的嚴謹程度。中國知網學術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擁有海量的學術論文和強大的檢索功能,對于作者正確地列出參考文獻的期刊名、發(fā)表日期、作者姓名等內容提供了便利。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得人類獲取的知識以幾何數(shù)量級在增長,近30年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知識比過去3000年的總和還要多[6~8]。以最快的速度獲取最新的知識信息,是科研工作者永恒的追求。中國知網在整合信息資源方面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方便,成為論文寫作的有力助手,同時,對提高工作效率,加速科研成果的傳播、知識技術創(chuàng)新也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劉蘭,北星,關丹,等.數(shù)字圖書館走進我們的學習生活[N].中國航天報,2010(004).
[2]周蘊博,鄭海澎.CNKI數(shù)字圖書館及其使用[J].北方經貿,2008,(6):157-158.
[3]許馨.個人數(shù)字圖書館快速建館及使用[J].宿州學院學報,2010,25(12):37-39.
[4]蔡翠盟.個人數(shù)字圖書館普及使用影響因素探究[J].新世紀圖書館,2011,(7):13-16.
[5]朱紅濤,劉永.國內數(shù)字圖書館質量評價研究綜述[J].現(xiàn)代情報,2007,(6):82-85.
[6]黃遠輝.基于綜述文獻和CNKI知網節(jié)的科技查新[J].情報科學,2011,29(2):258-260.
[7]劉雪榮.中國知網:期刊編輯評審學術論文的助手[J].編輯學報,2006,18(4):287-288.
作者簡介:裘榮鵬(1977-),男,遼寧營口人,博士研究生,遼寧裝備制造職業(yè)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職業(yè)教育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