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勇
【摘 要】課堂教學是當前教育中的主要形式,聽課依然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數學課的教育目標是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小學數學又是教育體系中的基礎階段,因此,學好數學很重要。學會聽課是學習數學的最重要的手段。作為數學教師,要特別注意學生的聽課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 傾聽能力 提高效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4.072
“上課要認真聽講”,我們經常聽到教師和家長對學生強調這句話,的確,認真聽講對學生非常重要,聽講決定了接受信息的數量和質量,直接影響學生對新知識的認知情況,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實踐中不難發(fā)現,許多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沒能做到這一點。上數學課時思想開小差的現象經常發(fā)生,有的學生雖然在聽課,但是不能配合教師的講解進行思考,這樣聽課的效果也不好,課堂效率低,教學效果不明顯。數學是一門注重思維性的學科,目標也是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觀察、概括、組織等各方面的能力。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對學好數學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以幫助提高課堂效率,取得教學效果。
傾聽是人類進行溝通的必要組成部分,傾聽的定義很簡單,是指用聽覺器官接受訊息,但是這里所講的傾聽能力,除了單純接受信息之外,還包括傾聽者通過思維活動對接收的信息的理解、吸收和加工,最終變成自己的東西。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傾聽是一門藝術,對學生有更高的要求。教師要通過各種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
一、養(yǎng)成專注的傾聽習慣
小學生精力充沛,思想活躍,讓他們整節(jié)課都全神貫注很難做到,并且小學生很難把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在他們不感興趣的東西上。數學知識有些比較抽象,小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上課學習這部分知識時,學生容易學不會,從而失去聽的興趣。教師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讓數學課堂生動活潑,形式多樣。教師注意自己的授課方式,要使用生動的語言講課,把數學課變得聲情并茂,可以中間穿插一些小幽默,改變數學課的枯燥無味。把抽象的數學知識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表達出來,讓每個學生愿意聽,聽得會。拉近學生與數學的距離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在一個輕松活潑的氛圍里,學生容易集中注意力,對數學感興趣,從而會認真聽講。
低年級的學生是非觀念還不清晰,因此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讓他們做到認真傾聽,讓他們明白傾聽的重要性和意義。并且通過教育心理學的正強化理論,對學生的行為及時作出肯定和表揚,學生普遍都喜歡聽到表揚,這種表揚能夠成為他們的動力,能夠有效強化學生的良好行為。要讓他們知道這么做才是正確的,養(yǎng)成傾聽的習慣。一個好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不斷對這種習慣進行強化。亞里士多德說過:“總以某種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養(yǎng)成習慣”,而這個習慣一旦養(yǎng)成,就能起到規(guī)范人們行為的作用。所以,要讓學生養(yǎng)成認真傾聽的習慣,并讓這種行為指導學生的行為方式。
二、注重傾聽的效果
傾聽容易做到,只是一種簡單的行為。但是教師除了關注過程,也要注重傾聽的效果,讓學生學會傾聽,還要學會傾聽的方式,讓傾聽成為一種藝術,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使課堂的效率得到顯著提高。
在傾聽的過程中注意思考。學習應該是一種主動性的行為,傾聽也是這樣。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把傾聽也變成主動性的行為。不僅是指在課堂上養(yǎng)成傾聽的習慣,用耳朵積極主動地去捕捉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在傾聽的過程中思考,用心去聽。在接收教師傳遞信息的同時,要通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對信息進行認知、理解和加工等,把思考融入到傾聽過程中去,特別對重點和難點更要認真聽,注意獨立思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思維活躍性,并且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
在教學活動中傾聽。數學是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的,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觀察生活,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數學教學要有創(chuàng)新性,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各種新形式的教學,例如探究性學習、數學實踐等。例如對某一個數學問題進行探究性學習,鼓勵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還可以把實踐活動引入課堂,讓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在具體情境中用心去傾聽。例如學習圖形的平移和旋轉這部分知識時,需要學生有很強的空間想象能力,如果學生不好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用卡片動手做一些小圖形,進行平移和旋轉的練習和觀察,這樣學生能夠很容易掌握這部分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傾聽的不僅是教材知識,更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思維的過程和實踐探究的能力。
在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中傾聽。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相互交流的雙向活動,因此,傾聽也要在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中進行。教師在引導學生認真傾聽授課的同時,也要注意傾聽學生的需求,在教學過程中不要永遠是教師在講,學生在聽,這樣效果并不好。教師在教學中要時刻與學生互動,通過提問題或者設疑的方式,隨時了解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掌握情況,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節(jié)奏。并且重視學生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鼓勵他們提出新觀點。新的問題解法。
三、傳授傾聽的技巧
教師要鼓勵學生學會傾聽,并且把傾聽變成一門藝術。為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可以交給學生一些行之有效的技巧。用心傾聽。很多學生聽教師講課只是停留在表面,這樣能夠獲取知識,但是不能深入理解。唯有課堂上用心去聽,用心去揣摩,才能使聽課活動不只達到效率最大化,并且達到效益最優(yōu)化,真正達到教學目的。
聽、說、讀、寫相結合。聽只是用到聽覺器官,是一種簡單的認知方式,而把聽、說、讀、寫相結合,綜合調動身體的各個器官進行課堂聽講,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做好筆記,數學知識雖然多,但是把知識系統(tǒng)化、關聯化,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傾聽的過程中,認真思考、仔細觀察,進行知識的總結和整理,并且與教師、學生多交流,取長補短,這樣能夠使學到的知識理解得更深刻,并且不易遺忘。
培養(yǎng)傾聽能力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長期的教學實踐證明,這種做法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幫助學生用最少的時間學到更多的知識,幫助學生學好數學,讓數學不再是難事。培養(yǎng)學生傾聽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種,作為教師,在做好授課工作的同時,也要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積極探尋新方法,積極進行教學實踐,用更多、更有效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