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臻++++張偉明
摘 要: 近幾年,江蘇省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對廣大教師而言,新課改教學和研究,既是挑戰(zhàn),又是機遇。新課程怎么教,如何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有效性是值得深思的問題。本文認為,可從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敢于重組教材三方面出發(fā),打造高效思想政治課堂。
關鍵詞: 思想政治課堂教學 高效課堂 構建方法
近幾年,江蘇省新課程改革開展得如火如荼。對廣大教師而言,新課改教學和研究既是挑戰(zhàn),又是機遇。新課程怎么教,如何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有效性是值得深思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遵循教學規(guī)律的情況下巧用各種教學手段,以磨煉學生的意志,調節(jié)學生的情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一、高效政治課堂要重視知識點的教學,更要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高中思想政治課在舊課程背景下的教學,強調的是理論知識,死摳知識點。凡是與考試有關的,教師要反復講、學生要反復練;凡是與考試無關的,哪怕與學生身心發(fā)展密切聯(lián)系,教師一般也不會講,更不要求學生學。
新課程教材編排明確指出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引領學生在認識社會、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實踐活動中,感受經(jīng)濟、政治、文化各個領域應用知識的價值和理性思考的意義;重視引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新課改應該瞄準認識的根本目的,在適當關注知識點的同時,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上。不僅如此,教師還應該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思想政治課教師常常抱怨思政課難教,枯燥無味,學生也不感興趣。這樣在教學中教師就很難產(chǎn)生愉快的教學體驗,很少有成就感和幸福感。教學活動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假若我們總是按照某種固定的程序,周而復始地從事教學工作,沒有創(chuàng)新,沒有進步,那么終將碌碌無為,毫無建樹。
例如,在學習政治生活之本書時,我們可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可以帶學生去社區(qū)參觀訪問、開座談會,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在講授“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時,結合當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相關議題組織學生以“新聞發(fā)言人答記者問”的形式開展教學,課前“發(fā)言人”和“記者”精心準備,課上模擬“答記者問”,通過“一問一答”、“多問一答”等對話互動,使學生對全國人大的職權及全國人大在國家機關體系中的地位有比較深刻的了解。
二、高效政治課堂要注重教師的主導,更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和學是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可分割的兩部分。在以往的課程理念中,教和學的地位是不一樣的。在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支配性作用。教師在課堂上一貫到底,教學效率不高。把課堂還給學生,是新課程的理念。這啟示我們要讓學生參與課堂活動。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標準與新教材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強調“學習過程是主導”,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教師教法要多樣化,敢于重組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意境,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激發(fā)學習興趣,發(fā)掘課堂教學資源。比如:我們可以結合社會新聞實例讓學生聽;時政話題讓學生說;課堂短劇讓學生演;美文典故、智慧哲理讓學生讀;矛盾問題讓學生辯,解題思路讓學生記,等等。
例如在教學《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一課時,我選擇了2011年感動中國人物——最美媽媽吳菊萍。某網(wǎng)站開設了“我來說‘最美媽媽”的論壇。
探究:如果你是“一片藍天”,請你運用價值的創(chuàng)造與實現(xiàn)的相關知識來跟帖。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電腦的普及使用,這種形式使學生感覺特別親切,不由自主地融入課堂教學中。學生圍繞主題,開展各抒己見的課堂討論活動。在小組進行合作探究后,不同的小組分別進行闡述,說出自己的觀點,大家一起交流、分享。教師在起到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最后分享探究成果。
三、高效政治課堂要遵循教材結構的內在編排,更要敢于重組教材
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是普遍聯(lián)系的。因此,我們應該從變化發(fā)展著的實際出發(fā)。唯物辯證法還認為,事物是由許多部分有機結合組成的一個整體。因此,我們辦事情既要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yōu)目標,又要搞好局部,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新教材的結構安排和內容安排比以前更加貼近生活,符合時代特征,結構編排也更有邏輯。既把學科理論和知識作為支撐點,又立足于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和開放性。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新教材的教學,要遵循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結構編排,但教師更要敢于打破教材體系,重組教學,好鋼用在刀刃上。這樣,才能發(fā)揮新課程、新教材的更大效能。要突破教材體系,需要把握教學規(guī)律和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
我們可以打破原有的教材編排,巧妙安排講解時間,完善課堂結構,分解教學任務,讓學生始終保持學習新鮮感。要讓學生在最需要最渴望得到知識的時候得到最有用的鼓勵與提醒,在學生精力最旺盛、狀態(tài)最好的時候講解課堂教學重點,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郭慶娟.論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資源的開發(fā).山東師范大學,2010.
[2]胡飛燕.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方法思考[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18).
[3]戴恩亮.對高中政治教學的幾點反思[J].考試周刊,2010(9).endprint
摘 要: 近幾年,江蘇省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對廣大教師而言,新課改教學和研究,既是挑戰(zhàn),又是機遇。新課程怎么教,如何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有效性是值得深思的問題。本文認為,可從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敢于重組教材三方面出發(fā),打造高效思想政治課堂。
關鍵詞: 思想政治課堂教學 高效課堂 構建方法
近幾年,江蘇省新課程改革開展得如火如荼。對廣大教師而言,新課改教學和研究既是挑戰(zhàn),又是機遇。新課程怎么教,如何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有效性是值得深思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遵循教學規(guī)律的情況下巧用各種教學手段,以磨煉學生的意志,調節(jié)學生的情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一、高效政治課堂要重視知識點的教學,更要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高中思想政治課在舊課程背景下的教學,強調的是理論知識,死摳知識點。凡是與考試有關的,教師要反復講、學生要反復練;凡是與考試無關的,哪怕與學生身心發(fā)展密切聯(lián)系,教師一般也不會講,更不要求學生學。
新課程教材編排明確指出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引領學生在認識社會、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實踐活動中,感受經(jīng)濟、政治、文化各個領域應用知識的價值和理性思考的意義;重視引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新課改應該瞄準認識的根本目的,在適當關注知識點的同時,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上。不僅如此,教師還應該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思想政治課教師常常抱怨思政課難教,枯燥無味,學生也不感興趣。這樣在教學中教師就很難產(chǎn)生愉快的教學體驗,很少有成就感和幸福感。教學活動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假若我們總是按照某種固定的程序,周而復始地從事教學工作,沒有創(chuàng)新,沒有進步,那么終將碌碌無為,毫無建樹。
例如,在學習政治生活之本書時,我們可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可以帶學生去社區(qū)參觀訪問、開座談會,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在講授“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時,結合當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相關議題組織學生以“新聞發(fā)言人答記者問”的形式開展教學,課前“發(fā)言人”和“記者”精心準備,課上模擬“答記者問”,通過“一問一答”、“多問一答”等對話互動,使學生對全國人大的職權及全國人大在國家機關體系中的地位有比較深刻的了解。
二、高效政治課堂要注重教師的主導,更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和學是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可分割的兩部分。在以往的課程理念中,教和學的地位是不一樣的。在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支配性作用。教師在課堂上一貫到底,教學效率不高。把課堂還給學生,是新課程的理念。這啟示我們要讓學生參與課堂活動。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標準與新教材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強調“學習過程是主導”,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教師教法要多樣化,敢于重組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意境,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激發(fā)學習興趣,發(fā)掘課堂教學資源。比如:我們可以結合社會新聞實例讓學生聽;時政話題讓學生說;課堂短劇讓學生演;美文典故、智慧哲理讓學生讀;矛盾問題讓學生辯,解題思路讓學生記,等等。
例如在教學《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一課時,我選擇了2011年感動中國人物——最美媽媽吳菊萍。某網(wǎng)站開設了“我來說‘最美媽媽”的論壇。
探究:如果你是“一片藍天”,請你運用價值的創(chuàng)造與實現(xiàn)的相關知識來跟帖。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電腦的普及使用,這種形式使學生感覺特別親切,不由自主地融入課堂教學中。學生圍繞主題,開展各抒己見的課堂討論活動。在小組進行合作探究后,不同的小組分別進行闡述,說出自己的觀點,大家一起交流、分享。教師在起到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最后分享探究成果。
三、高效政治課堂要遵循教材結構的內在編排,更要敢于重組教材
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是普遍聯(lián)系的。因此,我們應該從變化發(fā)展著的實際出發(fā)。唯物辯證法還認為,事物是由許多部分有機結合組成的一個整體。因此,我們辦事情既要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yōu)目標,又要搞好局部,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新教材的結構安排和內容安排比以前更加貼近生活,符合時代特征,結構編排也更有邏輯。既把學科理論和知識作為支撐點,又立足于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和開放性。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新教材的教學,要遵循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結構編排,但教師更要敢于打破教材體系,重組教學,好鋼用在刀刃上。這樣,才能發(fā)揮新課程、新教材的更大效能。要突破教材體系,需要把握教學規(guī)律和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
我們可以打破原有的教材編排,巧妙安排講解時間,完善課堂結構,分解教學任務,讓學生始終保持學習新鮮感。要讓學生在最需要最渴望得到知識的時候得到最有用的鼓勵與提醒,在學生精力最旺盛、狀態(tài)最好的時候講解課堂教學重點,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郭慶娟.論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資源的開發(fā).山東師范大學,2010.
[2]胡飛燕.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方法思考[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18).
[3]戴恩亮.對高中政治教學的幾點反思[J].考試周刊,2010(9).endprint
摘 要: 近幾年,江蘇省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對廣大教師而言,新課改教學和研究,既是挑戰(zhàn),又是機遇。新課程怎么教,如何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有效性是值得深思的問題。本文認為,可從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敢于重組教材三方面出發(fā),打造高效思想政治課堂。
關鍵詞: 思想政治課堂教學 高效課堂 構建方法
近幾年,江蘇省新課程改革開展得如火如荼。對廣大教師而言,新課改教學和研究既是挑戰(zhàn),又是機遇。新課程怎么教,如何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有效性是值得深思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遵循教學規(guī)律的情況下巧用各種教學手段,以磨煉學生的意志,調節(jié)學生的情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一、高效政治課堂要重視知識點的教學,更要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高中思想政治課在舊課程背景下的教學,強調的是理論知識,死摳知識點。凡是與考試有關的,教師要反復講、學生要反復練;凡是與考試無關的,哪怕與學生身心發(fā)展密切聯(lián)系,教師一般也不會講,更不要求學生學。
新課程教材編排明確指出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引領學生在認識社會、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實踐活動中,感受經(jīng)濟、政治、文化各個領域應用知識的價值和理性思考的意義;重視引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新課改應該瞄準認識的根本目的,在適當關注知識點的同時,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上。不僅如此,教師還應該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思想政治課教師常常抱怨思政課難教,枯燥無味,學生也不感興趣。這樣在教學中教師就很難產(chǎn)生愉快的教學體驗,很少有成就感和幸福感。教學活動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假若我們總是按照某種固定的程序,周而復始地從事教學工作,沒有創(chuàng)新,沒有進步,那么終將碌碌無為,毫無建樹。
例如,在學習政治生活之本書時,我們可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可以帶學生去社區(qū)參觀訪問、開座談會,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在講授“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時,結合當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相關議題組織學生以“新聞發(fā)言人答記者問”的形式開展教學,課前“發(fā)言人”和“記者”精心準備,課上模擬“答記者問”,通過“一問一答”、“多問一答”等對話互動,使學生對全國人大的職權及全國人大在國家機關體系中的地位有比較深刻的了解。
二、高效政治課堂要注重教師的主導,更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和學是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可分割的兩部分。在以往的課程理念中,教和學的地位是不一樣的。在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支配性作用。教師在課堂上一貫到底,教學效率不高。把課堂還給學生,是新課程的理念。這啟示我們要讓學生參與課堂活動。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標準與新教材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強調“學習過程是主導”,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教師教法要多樣化,敢于重組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意境,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激發(fā)學習興趣,發(fā)掘課堂教學資源。比如:我們可以結合社會新聞實例讓學生聽;時政話題讓學生說;課堂短劇讓學生演;美文典故、智慧哲理讓學生讀;矛盾問題讓學生辯,解題思路讓學生記,等等。
例如在教學《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一課時,我選擇了2011年感動中國人物——最美媽媽吳菊萍。某網(wǎng)站開設了“我來說‘最美媽媽”的論壇。
探究:如果你是“一片藍天”,請你運用價值的創(chuàng)造與實現(xiàn)的相關知識來跟帖。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電腦的普及使用,這種形式使學生感覺特別親切,不由自主地融入課堂教學中。學生圍繞主題,開展各抒己見的課堂討論活動。在小組進行合作探究后,不同的小組分別進行闡述,說出自己的觀點,大家一起交流、分享。教師在起到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最后分享探究成果。
三、高效政治課堂要遵循教材結構的內在編排,更要敢于重組教材
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是普遍聯(lián)系的。因此,我們應該從變化發(fā)展著的實際出發(fā)。唯物辯證法還認為,事物是由許多部分有機結合組成的一個整體。因此,我們辦事情既要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yōu)目標,又要搞好局部,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新教材的結構安排和內容安排比以前更加貼近生活,符合時代特征,結構編排也更有邏輯。既把學科理論和知識作為支撐點,又立足于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和開放性。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新教材的教學,要遵循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結構編排,但教師更要敢于打破教材體系,重組教學,好鋼用在刀刃上。這樣,才能發(fā)揮新課程、新教材的更大效能。要突破教材體系,需要把握教學規(guī)律和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
我們可以打破原有的教材編排,巧妙安排講解時間,完善課堂結構,分解教學任務,讓學生始終保持學習新鮮感。要讓學生在最需要最渴望得到知識的時候得到最有用的鼓勵與提醒,在學生精力最旺盛、狀態(tài)最好的時候講解課堂教學重點,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郭慶娟.論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資源的開發(fā).山東師范大學,2010.
[2]胡飛燕.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方法思考[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18).
[3]戴恩亮.對高中政治教學的幾點反思[J].考試周刊,201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