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宗華
(渤海大學文理學院文法系2011級)
1947年,《圍城》一書問世,隨之在褒貶不一的評論中銷聲匿跡。30年后,《圍城》從海外歸來,已經(jīng)蜚聲國際,舉世傳誦,并被譯為英、法、德、日、俄、捷、西等多種譯本?!秶恰吩谠絹碓蕉嗟淖⒁庵谐蔀橐环N文學現(xiàn)象。我想這不僅是因為《圍城》深刻的主題意蘊,更因為其獨具魄力的藝術(shù)特色:諷刺幽默。
諷刺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一種重要表現(xiàn)手法,它用諷刺和嘲諷的手段描寫敵對、落后和反動的事物,有時甚至用夸張的筆法加以揭露,以達到貶斥、否定的藝術(shù)目的。中國文學作品的諷刺藝術(shù),歷來過于凝重,如冷峭夸張的張?zhí)煲?、沉郁深厚的沙汀、京片子式的老舍。而錢鐘書《圍城》的諷刺卻是鋪張、細膩、機智、幽默,既見清代吳敬梓之功力,又有西方近代諷刺大家的風范。錢鐘書的藝術(shù)成就源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蘊,他精通經(jīng)史,學貫中西,通曉古今,因而目光深遂、透徹,能俯看人世間的紛擾,自然有一種超然物外的灑脫,而他睿智的才思所煥發(fā)出的創(chuàng)作才華更使他的小說語言既有諷刺的機鋒,又有幽默的機智。
《圍城》中的諷刺,體現(xiàn)了作者對人性及其弱點的哲理性思考,是對人的文化心理的細微精確的把握。從而增大了作品的內(nèi)涵,同時也使諷刺意蘊更加豐富。諷刺的犀利性與蘊含性融于一爐,形成其獨特的諷刺藝術(shù)風格。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特點。
嘲笑含辛澀,揶揄有沉思,快感夾感嘆,用錢鐘書自己的話來說即為“銀笑”。也就是把諷刺的線條變得粗中有細,更富表現(xiàn)力。這一藝術(shù)風格在《圍城》中隨處可見。那么作者是怎樣巧妙地運用多種語言手段使作品產(chǎn)生諷刺效果的呢?聊舉幾例。
在方鴻漸即將到達三閭大學的一幕場景中,有這樣一段精彩的語言描寫:“撇下一切希望罷,你們這些進來的人!”方雞漸幾乎是用《圣經(jīng)》中上帝的口吻,來教諭塵世的凡人去解脫他們的苦難,而他自己卻是釘在十字架上的耶酥基督,永遠受苦受難。于是在看似平淡的文字里咀嚼出了苦澀的味道。
又如,方鴻漸歸國途中,那些留學生們恨不得立刻就回去為它(祖國)服務(wù)”,卻“成天賭錢消遣”;“一片鄉(xiāng)心正愁無處寄托”,且“麻將當然是國技,又聽說在美國風行;打牌不但有故鄉(xiāng)風味,并且適合世界潮流”。作者用褒義的語言陳述貶義的事物,故意混淆語言的感情色彩,深刻諷刺了卑劣平庸的知識分子在民族存亡的緊要關(guān)頭那少得可憐的愛國心!作者輕松的“銀笑”,卻讓人一點兒都笑不出來,這就是其精妙所在,非大家手筆所不能及!
作者在對方鴻漸的心理描寫中,有這樣一段:“自己在巴黎從沒碰見過她,今天偏避免不了,可見巴黎大而天下小”。乍看似乎不合邏輯,“巴黎大而天下小”再仔細一琢磨,嘿,神了!從諷刺的意圖出發(fā)別出新意,真是“搞笑”。
另外,還有對“電視”的曲解,庸醫(yī)“殺人”,“把四方剩了三方”,卻是因為“那一方人抵抗力強”,“沒給醫(yī)絕了種”;陸子瀟的“行政院”和“外交部”的妙談,如此等等,不能遍數(shù),但作者的“銀笑”是得以體察到了
老舍先生曾說過:諷刺必須用極銳利的口吻說出來,給人一種極強烈的冷嘲,必須毒辣不留情。對于那些丑惡的事物和骯臟的靈魂,錢鐘書的諷刺就如一枝枝利箭,毫不留情,飽含著尖刻和辛辣,一語破的,剃肌砭骨,讓它們無所遁形。我們不妨從《圍城》中摘取幾個片段看一看:“事實上,唯有學中國文學的非到外國留學不可……只有國文是國貨土產(chǎn),還需要外國招牌方可維持地位,正好像中國官吏商人在本國剝削來的錢要換外匯,才能保持國幣的原來價值”?!笆澜缟洗笫虑榭梢噪S便應(yīng)付,偏是小事情倒絲毫假借不了。譬如,貪官污吏,納賄幾千萬,而絕不肯偷人家的錢袋”。“文人最喜歡有人死,可以有題目作哀悼的文章。棺材店殯儀館只作新死人的生意。文人會向一年、幾年、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陳死人身上生發(fā)?!苣晔攀兰o念’和‘三百年祭’一樣是好題目”。
這些諷刺或借助比喻,或借助反語等手法,對于當時盛行的留學熱和普遍的崇洋媚外的心理作了深刻的揭露,加以毫不留情的嘲諷,如例(1)對于政治上的腐敗,官員們的虛偽;如例(2)所舉,以犀利的嘲諷筆墨,使他們露出丑惡的嘴臉;而例(3)又使我們對那些所謂的“文人”有清醒的認識。這些人把文學當作吃飯、掙錢的手段,文學成了他們肆意踐踏的玩物,沾染上了刺鼻的銅臭氣??梢韵胍娺@樣的文人,這樣的文壇帶給我們的將是什么。
奇思妙想是錢鐘書作品機智諷刺風格的另一個重要方面。似是而非,似非而是,但又恬到好處的語言,在《圍城》中隨處可見,常常使我們在發(fā)笑的同時為作者的奇思妙想而驚嘆。在內(nèi)藏機鋒渾然天成的語言中,蘊含著對人生世態(tài)的審美批判,更加強了諷刺的力度。
在形容大學里的老師時,作者這樣寫道:“講師比通房丫頭,教授比夫人,副教授呢,等于如夫人”為什么這樣說呢?作者解釋道“丫頭收房作姨太太是很普遍的”,“而姨太太要扶正做大太太,那是干犯綱常名教,做不得的”。這樣一個精巧的比喻,便把校園內(nèi)部晉級評職的奧妙所在揭示出來,讓我們?yōu)樽髡叩霓揶戆l(fā)笑的同時也引起深思。
由于作者具有透徹的觀察力,以及杰出的藝術(shù)才能,因此,往往能用形象的語言描寫人物在一定條件下的心里活動,從而深刻揭示出人物的心理特征。書中方鴻漸在三閭大學的途中,曾經(jīng)見著一個燒掉屋身的破門,這引起了他的思考:“適才火鋪屋后那個破門倒是好象征。好像個進口,背后藏著深宮大廈,引得人進去了,原來什么也沒有,一無可進的進口、一無可去的去處。撇下一切希望罷,你們這些進來的人。雖然這么說,按捺不下的好奇心和希冀像火爐上燒滾的水,勃勃地掀動壺蓋。”這時的方鴻漸正處于失戀和失業(yè)的雙重打擊中,“情敵”趙辛楣無意中為他覓得了一個出路,然而與李顧之流的幾天為伍,又讓化感到前方一片茫然。三閭大學似乎也不再有吸引力,只是萬般無奈中的一個選擇。人被渺茫的希望所牽引、追求、奮斗,而一旦得到,才發(fā)現(xiàn)全不是所希望的那樣。這里人的永無止境的尋找追求與破門般的絕境形成了絕妙的諷刺。
這種心理諷刺的好處是,使作者特有的心理因素,與精細的心理描寫美妙地結(jié)合起來,諷刺的線條變得更柔、更細。錢鐘書在作機智諷刺時,常常由此及彼,把彼此分離著的人和事聯(lián)系起來進行觀察和思考,找到他們之間的某些相似點,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機智的諷刺效果有賴于豐富的諷刺手法?!秶恰分械闹S刺包羅萬象,諷刺手法也多種多樣,諸如反諷敘述、靈活用典、奇特類比、反仿等,下面我們?nèi)∑湟欢謩e觀之。
錢鐘書在小說中對反諷有著廣泛的應(yīng)用。最突出的就是時間的反諷。小說結(jié)尾以祖?zhèn)鞯睦乡姷菆?,“這個時間落伍的計時機無意中包含對人生的諷刺和感傷,深于一切語言、一切啼笑”,宣告方鴻漸的教育、愛情、婚姻、事業(yè)以失敗和幻滅而告終,把主人公這一普通的現(xiàn)代人和平凡的生命歷程,提高到新的高度,不但揭示了整個現(xiàn)代人的生存困境,也象征著整個人類的基本生存狀況,從而深化了《圍城》的主題意蘊。
錢鐘書的淵博知識使它得以在小說中靈活運用典故,達到諷刺效果。例如,辛楣愛上館子吃飯,動不動借小事請客,朋友有事要求他,也得在飯桌上跟他商量。仿佛他在外國學政治和外交只記著兩句,拿破侖對外交官的訓令:“請客菜要好”,和斯多威爾侯爵的辦事原則:請吃飯能使事務(wù)滑溜順利?!币粋€小小的吃飯,可以運用到外交辭令,可見吃飯的妙用了。其實,這種請客吃飯的風氣既不是趙辛楣首倡,更不會自他便終止。仿佛現(xiàn)代社會仍普遍通用這一原則,吃飯也如同過關(guān)的通行證,許多事情拿它一晃便可順利通過,作者的諷刺意味不說自明。
有的評論者說錢鐘書是一個諷刺藝術(shù)個性滲透到全身心,滲透到全部文字里的諷刺家。其實,他的幽默氣質(zhì)更是滲透到全身心,滲透到全部文字中去。俄諺語說:“笑是力量的親兄弟”。諷刺離不開幽默,幽默加大了諷刺的力量,錢鐘書的諷刺語言中也常常是幽默的。
可以說,《圍城》的幽默是整體性的,無論是情節(jié)的變幻,人物的塑造還是心理的描寫,語言的敘述,到處都洋溢著幽默的色彩。錢鐘書是位卓越的語言大師,憑借深厚的語言文字功底,把多種語言技巧運用自如,使作品的幽默意味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例如,“鴻漸的心不是雨衣的材料做的,給她眼淚浸透了……才收淚讓他把這件事說明白”?!按笄疤煸绯?,該死的聽差收拾房間,不小心打翻水瓶,把行政院淹得昏天黑地,陸子瀟挽救不及,跳腳痛罵”。例1不說鴻漸被柔嘉哭得心軟,而說被淚浸透了。例2不說墨水淹了信,而采用代名詞行政院。這種表達別出心裁,富有文學性,從而在生動形象的敘述中油然而生幽默感。
有時作者變換視點,轉(zhuǎn)移角度,從而使語言顯得俏皮。如“這車覺悟今天不是逍遙散步,可以隨意流連,原來真得走路,前面路還走不完呢!它生氣不肯走了……”這里不從人而是從車鬧脾氣寫,把旅途的艱難,交通工具的簡陋,寫得生動有趣。錢先生深情幽默之道,常常變換技巧,在耳目一新的語言中渲泄自己不盡的幽默。
“滿嘴不經(jīng)的牙根肉,塊壘不平像俠客的胸襟,上面疏疏地綴幾粒嬌羞不肯露出頭的黃牙齒”?!案咝iL肥而結(jié)實的臉像沒發(fā)酵的黃面粉饅頭,‘饞嘴的時間’咬也咬不動他,一條牙齒印或皺紋都沒有”。這里例1用“嬌羞不肯露出頭”來形容牙齒,讓我們禁不住為王美玉的尊容捧腹大笑,這個別致的修飾語就突出幽默的意味。例2通過下文的補充‘饞嘴的時間’咬也咬不動他,來強調(diào)高校長肥而結(jié)實的臉,而高校長令人憎惡的面目活化在眼前,諷刺的同時表現(xiàn)了幽默。在《圍城》中,錢鐘書常交互運用兩種手法,營造出濃厚的幽默氛圍。
利用活潑多變的修辭格,達到幽默的效果是錢鐘書常用的手段。例如,“他的舊法蘭絨外套經(jīng)過浸濕烤干這兩重水深火熱的痛苦,疲軟肥腫,又添上風癱病……”“陸子瀟這人刻意修飾,頭發(fā)又油又光,深恐為帽子埋沒,與之不共戴天,深冬也光著頂。鼻子短而闊,仿佛原有筆直下來的趨勢,給人迎鼻孔打了一拳,阻止前進,這鼻子后退不迭,向兩旁橫溢”。這兩個例子都用了擬人的方法,衣服,頭發(fā),鼻子全成了有靈性的人物,使人讀來活潑有趣,除了擬人,作者還常運用夸張的筆法去描寫人或物,從而使我們在放大的影像中發(fā)現(xiàn)笑料。在引人發(fā)笑的同時,也對過些現(xiàn)象進行了嘲諷。
在這些修辭技巧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比喻了。作者的比喻長出乎我們意料之外,而細細品味之下,又不能不為他的奇思妙想拍案叫絕。錢鐘書善于把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比喻,使看似差異很大的東西和諧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既生動、形象,又詼諧、幽默。請看下面兩例:“以后的談?wù)?,只像是人工呼吸來救淹死的人,挽回不來生氣”?!澳怯涗浀呐鷿q紅臉停筆不寫,仿佛聽了最后一句,處女的耳朵已經(jīng)當眾喪失貞操”。談話和救人似乎毫不相干,但談話的枯燥沉悶而又不得不進行,恰似人工救活的人,雖保住了生命,而沒有生氣,這樣的比喻豈不奇妙。方鴻漸一番天花、梅毒之語,使請他來演講的人尷尬不已,而受著“文明”教育的女生更如同受了污辱,這樣想來,例2的比喻就由不通,而成甚通,引發(fā)我們發(fā)自心底的笑聲?!秶恰分羞@樣的比喻舉不勝數(shù)。精當而又耐人尋味的比喻,給小說帶來了無窮妙趣。
《圍城》的語言中,有很多是故意違反了現(xiàn)代語用法中的“會話原則”,使讀者在不協(xié)調(diào)的敘述風格或變幻的語序中發(fā)生了理解上的心理轉(zhuǎn)折,產(chǎn)生一系列對比、聯(lián)想等,從而感受到作家這種語言的幽默性。作者在形容方鴻漸對蘇文的口吻時這樣寫道:“這吻的分量很輕,范圍很小,只仿佛清朝官場端茶送客時的把嘴唇抹一抹花碗邊,或者從前西洋法庭見證人宣誓時的把嘴碰一碰《圣經(jīng)》,至多像那些信女們吻西藏活佛或羅馬教皇的大腳趾,一種敬而遠之的親近”。這段話中,作者融合了古代、現(xiàn)代、中國、西洋、官場、教堂等多個方面,語言任意馳騁,從而達到了一種獨特的幽默效果,這里便是打亂了方式上的一致性原則,讓我們從不規(guī)則中找到幽默。
從總體上說,《圍城》是諷刺藝術(shù)的杰作,幽默是《圍城》的總體氣氛。錢鐘書使諷刺的犀利和幽默的輕松得以中和,為文壇創(chuàng)造了一種輕松的“銀笑”。
[1]圍城.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