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昌如
摘 要: 電離平衡的相關概念在高中化學的占有量是相對較多的,同時也是高中化學教學和學習的難點之一。在實踐中通過有效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化學素質,形成化學思維,也有利于開發(fā)學生智力。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電離平衡的教學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 高中化學教學 電離平衡 邏輯思維能力
化學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化學教學對學生綜合性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有一定的實質性作用。高中化學的平衡體系主要是結合高中化學的反應速率、化學的平衡狀態(tài)及化學的平衡移動,在一定程度上對化學平衡的相關概念有所涉及。本文對高中化學電離平衡的教學進行一定的研究,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物質性質的探究和推斷的能力,加強學生對元素化合物知識的理解,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一、教學設計
(一)學生對化學電離平衡認識障礙點分析
學生在對化學電離平衡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最主要的認識障礙點在于弱電解質、強電解質及電離平衡概念的整體理解。化學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一門學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的化學知識學習帶來極大的困難。同時,學生在對高中化學電離平衡知識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對化學學科接觸的時間相對較短,對離子的概念印象較模糊,離子概念知識點的基礎較薄弱,而高中化學電離平衡更強調的就是對離子概念的熟練掌握。
(二)高中化學電離平衡教學的教學目標
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都有其教學目標和培養(yǎng)宗旨,高中化學教學也不例外。高中化學電離平衡教學的教學目標主要表現(xiàn)在知識與技能的培養(yǎng)、過程和方法的掌握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獲得三個方面。首先要使學生在電離平衡知識點的學習過程中熟練地掌握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概念,進而對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熟練地進行描述,對于電離方程式做到書寫無錯誤,對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移動有著深刻的理解。通過對高中化學電離平衡知識點的掌握,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解決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等得到提高。最后學生在對電離平衡知識點的學習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化學知識帶來的充實感,感受化學的真實性。
二、教學流程
高中化學電力平衡的教學流程:通過六個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化學知識回憶性的溫習和練習,最后提出問題,鞏固深化。
三、教學過程
學生思考:人被蚊子叮咬之后,人體血液中就會存在一種甲酸,寫出甲酸在人體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當在蚊子叮咬處加入一定的堿溶液,可痊愈,請用平衡原理進行解釋。
設計思路:通過對該課題的設計分析,進一步引導學生把化學知識的學習進入日常生活中,并用化學知識進行分析思考。
四、教學反思和體會
通過對本節(jié)課高中化學電離平衡知識的簡單了解,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鞏固了學生的一些基本化學知識,尤其是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的熟練掌握情況,通過對學生播放醋酸稀釋時pH值變化的視頻,一方面引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另一方面通過提問式的方法,為下一堂課電離平衡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在實際的教學中由于教師和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不同步,一個相對熟練,另一個則很生疏,因此教師更應該放慢教學進程,加強學生的理解。
本節(jié)課電離平衡知識的傳授過程相對來說是較簡單的,對于學生對本節(jié)課化學電離平衡知識的整體掌握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王精靜.“電離平衡”學習難點成因分析與教學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2]孫艷芳.《電離平衡》疑點、易錯點解析[J].中學生數(shù)理化:高二版,2011,(9):31,42.
[3]袁延新,楊帆.化學平衡與電離平衡的知識要點[J].高中數(shù)理化,2011,(18):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