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當時我們推出了800多方印章,估價600多萬元,最終拍了1300多萬元”,說起7年前的那場“犀象印萃”近現(xiàn)代名家篆刻專場拍賣,西泠印社拍賣公司總經(jīng)理陸鏡清記憶猶新?!爱敃r我們認為,印章本身就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但過去一直被低估。作為一個藝術門類,有必要讓更多的人來認識了解印章?!痹陉戠R清的帶領下,西泠拍賣在成立后不到兩年的時間就以一場先聲奪人的印章拍賣吸引了眾多的眼球。
2007年1月13日,一個名為“犀象印萃”的近現(xiàn)代名家篆刻專場在西子湖畔登場。這場拍賣被業(yè)內(nèi)人士稱為“有史以來全世界最大規(guī)模的印章藝術品專場”,800余方印章全部出自名家之手。最終,成交率高達98.7%,斬獲了1335萬元,超過拍前估價兩倍多。其中被稱為“稀世珍品”的33枚犀角印章拍得130多萬元。一方由前西泠印社副社長、著名篆刻家方介堪專門為張大千刻的“瀟湘畫樓”印拍得99萬元,創(chuàng)下單方名家篆刻拍賣的最高記錄。吳昌碩的“人生只合住湖州”也拍得78萬多元?!拔縻鲇∩缭谟≌屡馁u上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專業(yè)優(yōu)勢”,對于首場印章拍賣的成功,陸鏡清認為既得益于西泠印社百年的根基,也顯示出市場對于印章這門藝術的認可和追捧。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往往講究書、畫、印一體。但比之書畫,篆刻具有更抽象、審美意趣更高的特點,其鑒賞的門檻相對較高,很長時間以來,一直是收藏市場的冷門。“大概在1995年左右,榮寶曾推出過一場印章拍賣,當時拍得還不錯,但在這之后,印章市場始終處于一種低迷的狀態(tài),直到我們2007年推出的這場‘犀象印萃專拍?!弊鳛橹袊囆g品市場的“元老級”人物,陸鏡清對印章市場一直十分關注。
據(jù)了解,1995年,北京榮寶推出了“印章文玩”專場。417方印章大多出自西泠印社早期社員方節(jié)庵后人,流傳有緒。最終,該場拍賣以78%的成交率、436萬元的成交額落槌。其中,“趙叔孺自用印”53方以26.4萬元拔得頭籌。不過,據(jù)知情人士透露,當時該場拍賣會的買家主要還是來自日本及港臺地區(qū)。內(nèi)地藏家對印章的接受認可度較低導致此后十多年印章市場始終不溫不火。
直到2007年,西泠拍賣的成功自然引發(fā)了“連鎖反應”,在此后的六七年間,印章成為了拍場上的“常客”。除了西泠拍賣外,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時、上海朵云軒等拍賣公司都紛紛推出了印章專場,并屢有佳績誕生。如2009年的北京保利秋拍中,一件齊白石所制,集詩、書、畫、印四絕于一體的滿工印章,以470余萬元的價格創(chuàng)造了齊氏印章拍賣的記錄,為高端印章市場樹立了標桿。在中國嘉德2012年春拍中,西泠八家之一“錢松刻壽山石薄意山水方章兩件”拍得356.5萬元的佳績。2013年,北京保利春拍,一件重239克的田黃上品“清吳昌碩刻/來修齊田黃章”,以驚人的1380萬元成交,一舉刷新了近代田黃印章及吳昌碩篆刻作品的最高拍賣記錄。
從2007年到2014年,7年時間過去了,印章市場的變化讓陸鏡清頗多感觸?!巴醺b值囊环接≌聫淖畛醯?000元至1萬元左右到現(xiàn)在的10多萬元,吳昌碩的印章六七年前可能花三四萬元就能買到,現(xiàn)在大部分都得上百萬元,市場價位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背耸袌鰞r位的躍升外,讓陸鏡清感觸尤深的是藏家群體的擴容。“從七八十歲的老者到二三十歲的80后,現(xiàn)在的藏家群體已經(jīng)囊括了各個年齡段。而且從事什么職業(yè)的人都有,書畫家、篆刻家、金融業(yè)、IT業(yè)……”,也正是因為藏家群體的不斷擴容,使得陸鏡清對于印章市場的未來頗為看好。
在陸鏡清看來,市場和藝術是相互促進的,正是因為印章在市場上備受追捧,也引發(fā)了更多的人開始關注篆刻藝術,關注印學和印文化。“在當前的市場上,除了印章本身外,一些與印章相關的藏品也得到了買家的追捧,比如印譜、印章雕件等等?!标戠R清觀察到,有更多的人渴望了解篆刻藝術,了解印學文化。
“就一方印章來講,材質(zhì)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它的藝術價值。收藏印章需要多方面的知識積累,書法知識、繪畫知識、審美情趣等等?!睂Υ蛩憬槿胗≌率詹氐牟丶?,陸鏡清如此建議。
“篆刻拍賣體現(xiàn)了西泠印社獨特的文化,也是西泠拍賣的一個特色。”陸鏡清透露,在即將到來的西泠拍賣十周年秋拍上,作為主打的名家篆刻板塊,將比以往更加細分,預計將推出三到四個專場,并將囊括田黃印章、西泠八家等多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