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陽
[摘要] 目的 評價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64例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法不同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2例,觀察組用藥前3 d,每12小時予地塞米松8 mg口服,然后每周予多西他賽75 mg/m2,第1天;順鉑75 mg/m2,第1天,靜滴1 h,每3周重復1次 ,連用6周,后停藥2周,以上為1個療程。對照組予地塞米松25 mg/m2后予順鉑80 mg/m2,靜滴1 h,療程同上。共3個療程。對兩組的療效及不良反應進行對比分析。 結果 觀察組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WBC減少、PLT降低、惡心嘔吐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結論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少。
[關鍵詞] 非小細胞肺癌;多西他賽;順鉑
[中圖分類號] R734.2[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15-0041-03
Clinical evaluation of the efficacy of docetaxel combined cisplati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LU Yang
Department of Oncology, Qilu Petrochemical Group Hospital Center Hospital, Zibo 255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docetaxel combined cisplatin in treatment of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64 case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from Jan 2011 to Jan 2012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2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before three day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dexamethasone 8 mg orally medication every 12 hours, and then added docetaxel 75 mg/m2 at the first day; cisplatin 75 mg/m2 at the first day, intravenous 1 hour infusion every 3 weeks, total six weeks, stopping two weeks, there was a course. 32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intravenous infusion for 1 hour, cisplatin 80 mg/m2 intravenous 1 hour, a total of three courses. Efficacy and adverse even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effica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WBC reduction and PLT reduc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nausea and vomit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docetaxel plus cisplati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s efficacy, less toxicity, should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Key word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Docetaxel; Cisplatin近年來,肺癌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占70%~85% ,且約75%的NSCLC患者因在初次確診時已處于中晚期[1],手術治療已失去意義且危險性大,化療成為首選治療方法,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并延長生存時間[2]。當前最常用的化療方案是以鉑類(包括順鉑和卡鉑)為主聯(lián)合其他藥物進行治療,本研究旨在評價多西他賽(TXT)聯(lián)合順鉑(DDP)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64例為研究對象,均經病理或細胞學確診,預計生存期>3個月,KPS評分>60分。其中男35例,女29例,年齡最小38歲,最大76歲 ;血常規(guī)和心、肝、腎功能正常;全部入選病例根據治療方法不同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2例,兩組患者的性別構成比、平均年齡、病理類型、腫瘤分期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 治療方法
觀察組予多西他賽注射液,在用藥前3 d,每12小時予地塞米松8 mg口服,然后每周予多西他賽75 mg/m2,第1天;順鉑75 mg/m2,第1天,靜滴1 h,每3周重復1次, 連用6周,后停藥2周,以上為1個療程。對照組予地塞米松25 mg/m2,順鉑80 mg/m2,靜滴1 h,療程同上。共3個療程。
1.3 療效標準[3]
按WHO 標準分為:完全緩解(CR):可見病變完全消失,持續(xù)4周以上 部分緩解(PR):腫瘤縮小50% 以上,持續(xù)4周以上,無新的病變出現。無變化(NC):腫瘤縮小50% 以下或增大25% 以內,持續(xù)4周以上無新病灶出現。進展(PD):腫瘤增大25% 以上或有新的病變出現。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療效及不良反應。不良反應采用WHO抗癌藥物急性與亞急性不良反應評價標準進行評價。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采用 SPSS 12.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數據符合正態(tài)分布,率的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取α=0.05,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評價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療效評價比較[n(%)]
注:*觀察組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387,P<0.05)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見表3。
3 討論
肺癌為全球發(fā)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中非小細胞肺癌占肺癌發(fā)病的80%[4]。非小細胞肺癌病例確診時已失去手術根治機會,需采用化療等方法控制病變,改善癥狀,延長生命,提高生存質量。
目前以鉑類為主的兩藥聯(lián)合化療方案是國際公認的晚期NSCLC的標準治療方案。研究證實,含鉑類雙藥聯(lián)合化療(順鉑或卡鉑聯(lián)合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吉西他濱、異長春花堿等)的有效率30%~45%,中位生存期8~11個月,1年生存率30%~45%[5,6]。本研究采用多西他賽與順鉑二者聯(lián)用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其中多西他賽屬于紫杉類的新一代抗腫瘤藥物,其作用機制是加強微管蛋白的聚合、抑制微管解聚,形成穩(wěn)定的非功能性微管束,破壞腫瘤細胞的有絲分裂[7]。多西他賽的藥理作用比紫杉醇強,在細胞內濃度比紫杉醇高3倍,且在細胞內滯留時間長,對微管親和力是紫杉醇的2倍[8]。順鉑為細胞周期非特異性抗腫瘤藥物,其作用機制在于解離氯離子,使解離氯離子與腫瘤細胞DNA雙鍵上的核酸形成交叉連接,影響腫瘤DNA的修復功能,進而抑制腫瘤DNA和RNA的合成,導致細胞死亡,阻礙腫瘤細胞的生長發(fā)育[9]。
本研究表2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徐軼[10]報道的觀點是一致的,且研究也證實,多西他賽與順鉑二者聯(lián)用的優(yōu)點是藥物不斷迅速進入腫瘤細胞,增加了藥物與腫瘤細胞的接觸機會。本方案最主要的不良反應是白細胞下降、血小板減少、惡心嘔吐、脫發(fā)、肝腎功能損傷,本研究表3結果顯示,觀察組WBC減少、PLT降低、惡心嘔吐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喬濱等[11]也證實了上述觀點。
綜上,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少,值得廣泛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熊勇,周同沖,劉源,等.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同步放化療治療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分析[J]. 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0,17(9):699.
[2]劉金玉.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分析[J]. 中國醫(yī)藥導刊,2012,14(1):79.
[3]黃升武,黃廣優(yōu).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非小細胞肺癌50例臨床分析[J]. 廣西醫(yī)學,2010,32(12):1527-1528.
[4]李顯桃.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分析[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12):34-35.
[5]田月暉,馬軍.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臨床觀察[J].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2,33(14):1876-1877.
[6]陳志和,黃靈珍.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觀察[J].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3):256-257.
[7]李秀華,孫傳恕,蔣葵,等.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分析[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12):27-28.
[8]仲向東.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J]. 臨床肺科雜志,2010,15(10):1505.
[9]姜松齡,李心忠.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J]. 腫瘤基礎與臨床,2011,24(1):19-20.
[10]徐軼.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研究[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7):26-27.
[11]喬濱,董建堂,郭琳.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評價[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28): 167-168.
(收稿日期:2014-02-19)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見表3。
3 討論
肺癌為全球發(fā)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中非小細胞肺癌占肺癌發(fā)病的80%[4]。非小細胞肺癌病例確診時已失去手術根治機會,需采用化療等方法控制病變,改善癥狀,延長生命,提高生存質量。
目前以鉑類為主的兩藥聯(lián)合化療方案是國際公認的晚期NSCLC的標準治療方案。研究證實,含鉑類雙藥聯(lián)合化療(順鉑或卡鉑聯(lián)合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吉西他濱、異長春花堿等)的有效率30%~45%,中位生存期8~11個月,1年生存率30%~45%[5,6]。本研究采用多西他賽與順鉑二者聯(lián)用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其中多西他賽屬于紫杉類的新一代抗腫瘤藥物,其作用機制是加強微管蛋白的聚合、抑制微管解聚,形成穩(wěn)定的非功能性微管束,破壞腫瘤細胞的有絲分裂[7]。多西他賽的藥理作用比紫杉醇強,在細胞內濃度比紫杉醇高3倍,且在細胞內滯留時間長,對微管親和力是紫杉醇的2倍[8]。順鉑為細胞周期非特異性抗腫瘤藥物,其作用機制在于解離氯離子,使解離氯離子與腫瘤細胞DNA雙鍵上的核酸形成交叉連接,影響腫瘤DNA的修復功能,進而抑制腫瘤DNA和RNA的合成,導致細胞死亡,阻礙腫瘤細胞的生長發(fā)育[9]。
本研究表2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徐軼[10]報道的觀點是一致的,且研究也證實,多西他賽與順鉑二者聯(lián)用的優(yōu)點是藥物不斷迅速進入腫瘤細胞,增加了藥物與腫瘤細胞的接觸機會。本方案最主要的不良反應是白細胞下降、血小板減少、惡心嘔吐、脫發(fā)、肝腎功能損傷,本研究表3結果顯示,觀察組WBC減少、PLT降低、惡心嘔吐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喬濱等[11]也證實了上述觀點。
綜上,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少,值得廣泛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熊勇,周同沖,劉源,等.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同步放化療治療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分析[J]. 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0,17(9):699.
[2]劉金玉.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分析[J]. 中國醫(yī)藥導刊,2012,14(1):79.
[3]黃升武,黃廣優(yōu).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非小細胞肺癌50例臨床分析[J]. 廣西醫(yī)學,2010,32(12):1527-1528.
[4]李顯桃.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分析[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12):34-35.
[5]田月暉,馬軍.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臨床觀察[J].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2,33(14):1876-1877.
[6]陳志和,黃靈珍.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觀察[J].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3):256-257.
[7]李秀華,孫傳恕,蔣葵,等.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分析[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12):27-28.
[8]仲向東.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J]. 臨床肺科雜志,2010,15(10):1505.
[9]姜松齡,李心忠.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J]. 腫瘤基礎與臨床,2011,24(1):19-20.
[10]徐軼.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研究[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7):26-27.
[11]喬濱,董建堂,郭琳.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評價[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28): 167-168.
(收稿日期:2014-02-19)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見表3。
3 討論
肺癌為全球發(fā)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中非小細胞肺癌占肺癌發(fā)病的80%[4]。非小細胞肺癌病例確診時已失去手術根治機會,需采用化療等方法控制病變,改善癥狀,延長生命,提高生存質量。
目前以鉑類為主的兩藥聯(lián)合化療方案是國際公認的晚期NSCLC的標準治療方案。研究證實,含鉑類雙藥聯(lián)合化療(順鉑或卡鉑聯(lián)合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吉西他濱、異長春花堿等)的有效率30%~45%,中位生存期8~11個月,1年生存率30%~45%[5,6]。本研究采用多西他賽與順鉑二者聯(lián)用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其中多西他賽屬于紫杉類的新一代抗腫瘤藥物,其作用機制是加強微管蛋白的聚合、抑制微管解聚,形成穩(wěn)定的非功能性微管束,破壞腫瘤細胞的有絲分裂[7]。多西他賽的藥理作用比紫杉醇強,在細胞內濃度比紫杉醇高3倍,且在細胞內滯留時間長,對微管親和力是紫杉醇的2倍[8]。順鉑為細胞周期非特異性抗腫瘤藥物,其作用機制在于解離氯離子,使解離氯離子與腫瘤細胞DNA雙鍵上的核酸形成交叉連接,影響腫瘤DNA的修復功能,進而抑制腫瘤DNA和RNA的合成,導致細胞死亡,阻礙腫瘤細胞的生長發(fā)育[9]。
本研究表2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徐軼[10]報道的觀點是一致的,且研究也證實,多西他賽與順鉑二者聯(lián)用的優(yōu)點是藥物不斷迅速進入腫瘤細胞,增加了藥物與腫瘤細胞的接觸機會。本方案最主要的不良反應是白細胞下降、血小板減少、惡心嘔吐、脫發(fā)、肝腎功能損傷,本研究表3結果顯示,觀察組WBC減少、PLT降低、惡心嘔吐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喬濱等[11]也證實了上述觀點。
綜上,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少,值得廣泛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熊勇,周同沖,劉源,等.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同步放化療治療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分析[J]. 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0,17(9):699.
[2]劉金玉.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分析[J]. 中國醫(yī)藥導刊,2012,14(1):79.
[3]黃升武,黃廣優(yōu).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非小細胞肺癌50例臨床分析[J]. 廣西醫(yī)學,2010,32(12):1527-1528.
[4]李顯桃.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分析[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12):34-35.
[5]田月暉,馬軍.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臨床觀察[J].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2,33(14):1876-1877.
[6]陳志和,黃靈珍.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觀察[J].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3):256-257.
[7]李秀華,孫傳恕,蔣葵,等.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分析[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12):27-28.
[8]仲向東.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J]. 臨床肺科雜志,2010,15(10):1505.
[9]姜松齡,李心忠.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J]. 腫瘤基礎與臨床,2011,24(1):19-20.
[10]徐軼.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研究[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7):26-27.
[11]喬濱,董建堂,郭琳. 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評價[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28): 167-168.
(收稿日期:2014-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