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祖南
摘 要 隨著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成為當今數學發(fā)展的新趨勢。但是目前在我國的中學所實行的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參與機會少,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鑒于對鷹架理論的學習和認知,把其中的一些觀點融合起來,透過專門的設計和規(guī)劃,指導學生思考和探索計算機輔助數學學習方法,從而推動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模式在中學生中的推廣。
關鍵詞 數學教學 鷹架理論 網絡環(huán)境數學教學 推廣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On Popularization of Computer-aided Mathematics
Teaching from Scaffolding Concepts
XU Zunan
(Bengbu No.2 Middle School, Bengbu, Anhui 23300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uter-aided mathematics teaching to become the new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s. But now computer-aided second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practiced by teacher-centered, student participation fewer opportunities, to a certain extent, affec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In view of the scaffolding and cognitive learning theory, to integrate some of the points which, through special design and planning, guiding students to explore computer-aided mathematical think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thus promoting computer-aided mathematics teaching mode in the promot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Key words mathematics teaching; scaffolding theory;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network environment; popularization
0 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和日益普及,計算機已被廣泛地應用到教育領域。計算機輔助教學﹙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簡稱CAI﹚成為目前國內外教育技術研究的核心領域。計算機輔助語言學習﹙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簡稱CALL﹚已成為當今數學教學發(fā)展的一個新趨勢,它融教與學為一體,注重引導學生借助計算機來學習語言,通過計算機與教學內容的有機結合,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語言學習效果。近來,越來越多的中學數學教師熟悉掌握了運用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而且他們對現代計算機技術在教育活動中的應用進行了深入的探索。
1 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的應用現狀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在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我們應該把學生視為學習活動的主體,而且教師僅僅起到指導的作用,我們要讓學生要通過這種指導,并通過其自身的文化背景關系,從而進行意義的建構而獲得知識。在我國部分中小學已實現了多媒體教室,校園網,甚至遠程教育的應用。然而,目前所實行的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利用計算機將教材內容以教學課件等形式呈現在屏幕上,實際上是利用計算機繼續(xù)進行注入式教學;同時課堂仍然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并沒有自主應用計算機輔助數學學習,計算機只是教師的教學工具,而沒有真正融入到學生的學習中去。因此,在CAI 的運用中,學生學習是被動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設計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少,他們大部分時間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因此學生的積極性依然得不到發(fā)揮,所以不利于素質教育的實施。
2 鷹架觀念的理論基礎
“鷹架”本意是指建筑行業(yè)中搭的“腳手架”。首先“鷹架”觀念源自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著名的“潛在發(fā)展區(qū)”概念。①他認為兒童的能力發(fā)展有兩種水平:第一個水平是“現有發(fā)展水平”,它是兒童在獨立解決問題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能力水平;第二個水平是“潛在水平”,它是兒童在與同伴合作的情況下或在別人(如家長,教師)的幫助下解決問題時所有可能達到水平。兒童“現有發(fā)展水平”與“潛在水平”之間的有一段有待發(fā)展的區(qū)域我們稱為“潛在發(fā)展區(qū)”。所以教學應根植于兒童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因此應走在兒童發(fā)展的前面。假如教學能夠接近兒童的“潛在發(fā)展區(qū)”,那么就能有效地幫助兒童以原有的發(fā)展水平為起點提升到更高的發(fā)展水平,從而促使兒童的心理不斷由低級向高級發(fā)展。②
最先將“鷹架”觀念用于教學并闡述該概念的是學者伍德,他借用這個述語來描述同行或有成就的人在其他人的學習過程中所給予的有效支持。建構主義者從維果斯基的理論出發(fā),提出了“鷹架式教學”。它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起組織者、幫助者、促進者和指導者的作用,教師利用情境、會話、協(xié)作等學習環(huán)境要素并且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chuàng)精神,從而最終達到使學生能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意義建構的目的”的教學方法。
3 鷹架觀念對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推廣的啟示
通過“鷹架”把推廣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模式的任務逐漸從教師轉移給學生自己,最后撤去“鷹架”,讓學生獨立完成任務,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中學生自主應用計算機輔助模式學習數學。
3.1 組織學生學習利用網絡資源
鷹架式教學的作用在于促進學生能力的發(fā)展。心理學家布魯納也認為,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生的內因才是獲取知識的關鍵,它是鼓舞和推動學生探求新知識的巨大力量。網絡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但信息面廣而分散,大多不符合數學課程培養(yǎng)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上網只會浪費時間。因此,教師必須對信息資源進行整合,設計并提供相應的信息資源搜索方法,關鍵是指導學生合理利用網絡,才能保證教學效果和實現教學目標。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專題內容的知識體系,提供相關網站的鏈接,方便學生查閱資料,拓寬視野。并要求學生通過上網搜索相關資料,學生在不斷探索﹑討論﹑歸納中不知不覺就掌握了從計算機網絡中搜索信息的技術,使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學習目的收集整理信息,進而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3.2 指導學生協(xié)作學習
維果斯基提倡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協(xié)作學習,認為協(xié)作有利于學生達到并超越他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即獨立解決問題的現有發(fā)展水平與成人啟發(fā)指導或者和更優(yōu)秀的同伴合作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潛在發(fā)展水平之間的差距。讓學生通過協(xié)商討論,從而共同解決獨立探索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并且在共享集體思維成果的基礎上,對當前所學知識有比較全面且正確的理解,最后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多媒體網絡的交互性使這種協(xié)作學習既具有多樣性又充滿趣味性。通過留言板、論壇等方式,學生互相交流所搜集到的網絡資源;通過上述活動,學生不僅掌握了計算機輔助數學學習技術,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3.3 學習結果評價
為了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我們的學習評價不僅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我們更要關注學生在實際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tài)度。為此,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評價內容要全面化。評價不僅僅要注重學生利用現代技術的實踐能力的發(fā)展,更要重視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學習興趣等方面的發(fā)展。其次,評價主體要多元化。評價不僅要發(fā)揮學生自評﹑互評的作用,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評價的積極性,還要建立由學生﹑家長﹑教師共同參與的評價機制。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指導學生及時反思自己在學習中的得失,并通過家長調查學生在家里利用網絡學習的情況。最后,評價手段要網絡化。網絡平臺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新的學習場所,學生的表現也被記錄下來。
4 結語
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的廣泛推廣,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引導學生進行全面的自主學習,進而使學生在有限的數學課堂上獲得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能夠自發(fā)地參與到學習資源的收集當中,實現學生與教師的交流合作。因此,教師要改變教育觀念,鼓勵學生參與,充分有效地發(fā)揮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優(yōu)化學習環(huán)境的作用。
注釋
① 李維譯.列夫·維果斯基:思維與語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② 邊玉芳.教育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③ 王凱.發(fā)展性校本學生評價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