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
摘 要: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fā)展,表示顏色的詞匯也相應的不斷得到豐富,其意義也從原來表示某種單純的顏色而派生出許多新的意義,從而使人類的語言在各類文化背景的渲染下具有如顏色般鮮明而又多彩的含義。因此,在國際交往日益頻繁的今天,大家應該對一些常見的英漢顏色詞文化內涵的異同之處做一些必要的了解。
關鍵詞:顏色詞;對比;文化差異
一、“black”與“黑”
黑色(black)在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文化中的語義大致上是相同的,主要體現(xiàn)在都用作不好的一面。例如,在東西方國家的葬禮上,人們皆戴黑紗或是穿黑色服裝來表示悲哀。英語中有“Black Friday”一詞,就有濃烈的宗教淵源,指耶穌在復活節(jié)前受難的星期五,是悲哀的日子。根據(jù)這種文化背景,英語國家的人用“Black Friday”指大災大難,兇險不詳?shù)娜兆?,這是英語文化所特有的。除此之外,在英語中,“black”一詞還象征深色、陰郁、黯淡、氣憤、惱怒、弄臟等引申語義。
二、“white”與“白”
中國文化中的白色有兇喪的聯(lián)想。自古以來,親人死亡的家屬都要穿白衣為孝服。而在西方文化中white卻無此義。漢語中還有“小白臉”一詞用來形容白面書生,有貶義的意味在其中。英文中字面相對的white face卻指面部白色的動物或外部白色的建筑物。漢語中“白手”指兩手空空,一無所有,而white-handed則比喻誠實的,清白無辜的。另外,在英文中有white lie指善意的謊言,white hope指被寄予厚望的人或事物,這些都不是我們漢語中的“白”可以表示的。而在東方,“白”可以引申指“弄明白,空白,徒然,無代價,輕視”等,如,白紙(a blank sheet of paper);白卷(unanswered examination paper);白眼(dirty look或supercilious look)等。這些在英譯時都與“white”無關。
三、“red”與“紅”
我們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中國還是英語國家,紅色都有象征歡樂節(jié)日的意味。新春佳節(jié)中國人在門口貼紅色對聯(lián),掛紅色的中國結,用來表示吉祥如意,大富大貴,這是我們國家一種特殊的風俗。同樣在西方國家,人們把圣誕節(jié)和其他節(jié)假日稱為red-letter days,表示“歡樂的,可紀念的”的意思。在迎接國家元首等貴賓時,在機場鋪展紅地毯作為最高禮遇。但在英漢兩種語言中有關紅色的語義轉換和象征卻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因為我們會在下面的實例中發(fā)現(xiàn)“red”這一詞在這英語中基本是作貶義用的。
四、“yellow”與“黃”
中國人以黃色為尊,起源于古代對地神的崇拜?!墩f文解字》云:“黃,地之色也?!蓖恋厥侨f物生長的必需條件。五行觀念產生后,土居中央,黃色成為中央之色,其神為黃帝,而黃帝又是傳說中的華夏祖先。這種文化觀念非常適合封建統(tǒng)治者的需要,黃色因而被歷代帝王所推崇和壟斷,被稱為“帝王顏色”。
五、“blue”與“藍”
“blue”在英語中通常表示一個人處在情緒低落、精神不振的狀態(tài)。如,a blue Monday(倒霉的星期一)。另外,blue也可以表示由于勞累而面帶倦容的神態(tài),如,She ran and ran until she was blue in the face.(她跑啊跑啊,直到精疲力竭才停下來)。在表示面容由于寒冷、被打傷或恐懼等引起發(fā)青時,英語也多用“blue”。此外,“blue”在英語中引申作“淫穢色情”解。
六、“green”與“綠”
綠色是生命之色,常用來表示希望和青春。“green”一詞在英語中常使人聯(lián)想起“新鮮的”“新近的”和“精力旺盛”的意思。如fresh green memory(清新而栩栩如生的回憶);a green old age(老當益壯)。但是,“green”除了褒用之外也有貶用。英語中常用“green”表示“幼稚無知,缺乏經驗,容易上當受騙”之意。如,a green hand(新手,無經驗之人); to be green as grass(幼稚,無生活經驗)。此外,green 還可以表示嫉妒,如,She was green with envy.(她妒忌心很強。)green也可以表示臉色蒼白的,有病容的,如:Whats wrong with you?You are looking green.(你怎么啦?你看上去臉色很蒼白。)漢民族和國際上其他民族一樣,認為綠色象征和平與希望。然而在中國古代,綠色表示低微、下賤等含義。如,白居易的《憶微之》詩中有“折腰俱老綠衫中”一句,意思是說到了彎腰駝背的老年,仍屈身于低微的“綠衫”行列,說明官運不好。值得一提的是,漢語中的“青”可以表示綠色、藍色和黑色。如西方人不解其中奧妙,將其中的顏色詞對應譯出,肯定會讓人大惑不解。
從上述幾組英漢顏色詞的對比可以看出,對于同一顏色,英漢顏色詞會出現(xiàn)色差,這是由于兩種文化的差異性所導致的。詞匯學還研究發(fā)現(xiàn),引申語義的產生和形成往往跟文化因素分不開,由此體現(xiàn)了語言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鏡子。
總之,社會文化對語言的影響是深遠的,而語言又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對待與我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顏色詞問題上,必須了解英漢文化的背景知識,把表示顏色的詞匯和兩種文化結合起來,才能在英漢這兩種息息相通但又各具特色的語言海洋中游刃有余,達到語言與文化交流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包惠南.文化語境與語言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
(作者單位 江蘇省蘇州市陽光城實驗小學)
?誗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