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宇
[摘要] 目的 分析尿激酶和瑞替普酶對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療的效果。 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3年4月期間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將其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對照組采用尿激酶治療,治療組采用瑞替普酶治療,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死亡率以及并發(fā)癥等。結果 對照組和治療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分別為53.8%、94.9%;死亡率分別為7.7%、0%;出血并發(fā)癥率分別為30.8%、17.9%,兩組比較,治療組血管再通時間早、再通比例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在溶栓后60 min的血管再通率為64.1%、溶栓后90 min的血管再通率為94.9%、溶栓后120 min的血管再通率為97.4%,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采用瑞替普酶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冠脈的再通時間早、冠脈再通率高,且藥物維持時間長,患者不良反應較少,是臨床一種高效、安全的溶栓藥物,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尿激酶;瑞替普酶;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療
[中圖分類號] R542.2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17-0059-03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ibrinolytic therapy effect of urokinase and reteplase at enzym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SHANG Yu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Xifeng County First Hospital in Liaoning Province, Xifeng 112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fibrinolytic therapy effect of urokinase and reteplas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7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who had bee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1 to April 2013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on the average,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urokinase,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reteplase treatment, then the blood vessels in the pass rate, mortality and complications, and so 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 vascular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of patients were 53.8%, 94.9% respectively; And the mortality rates were 7.7%, 0%; the bleeding complications rate were 30.8%, 17.9% respectively, the recanalization tim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early, the recanalization rate was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vascular rate of thrombolysis after 60 min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patients was 64.1%, the blood vessels of thrombolysis after 90 mins was 94.9%, and the blood vessel of thrombolysis after 120 mins was 97.4%, the difference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Reteplase has earlier coronary artery recanalization time, higher coronary artery recanalization rate, longer drug maintenance time and less adverse rea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t is a kind of efficient, safe clinical thrombolytic drugs, so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endprint
[Key words] Urokinase; Reteplas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Fibrinolytic therapy
尿激酶和瑞替普酶作為當前臨床普遍使用的溶栓藥物,為了比較分析這兩種藥物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療的效果,以更好地指導臨床科學、合理用藥[1],本文選取我院近兩年采用尿激酶和瑞替普酶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進行對比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4月期間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及治療指南》中有關AMI的診斷標準,且沒有溶栓禁忌證。排除有腦出血病史、腦血管結構異常以及顱內惡性腫瘤的患者;活動性出血或者出血體質患者(除月經來潮)[1,2];嚴重高血壓、活動性潰瘍及二尖瓣病變合并房顫患者;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及終末端腫瘤患者等。將78例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兩組各39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在溶栓治療前都服用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根據(jù)患者病情變化加減劑量。在溶栓結束(5~12) h之內給予低分子肝素0.6 mL,每隔12小時進行皮下注射1次,連續(xù)給藥(5~7)d,依據(jù)患者自身病情進行止痛、β-受體阻滯劑及他汀類藥物常規(guī)治療。在此基礎上給予對照組廣東天普生化醫(yī)藥股份有效公司生產的尿激酶治療,其國藥準字號為H44024035,將150萬U的尿激酶融入100 mL的生理鹽水中,在半小時內靜脈輸注。給予治療組北京愛德藥業(yè)有效公司生產的瑞替普酶治療,該藥總劑量是20 mU,先將10 mU融入10 mL的注射用水中,其注射所用時間不低于2 min進行靜脈推注,待30 min后再把10 mU行重復靜脈推注。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應用(5~7)d。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胸痛緩解程度及緩解時間,在溶栓開始之前或者溶栓后3 h內每隔30 min記錄一次18導聯(lián)心電圖,進行嚴格的心電監(jiān)護,記錄所有患者是否出現(xiàn)心律失常情況,并記錄實施再次關注心律失常發(fā)生的時間。在患者發(fā)病后每隔4個小時監(jiān)測1次心肌酶變化,同時觀察患者是否發(fā)生出血癥狀及體征。
1.4評定標準
溶栓再通的評定標準:運用間接指征:(1)胸痛2 h內基本消失;(2)在2 h消失內出現(xiàn)再次灌注心律失?,F(xiàn)象;(3)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提前發(fā)生癌發(fā)病14 h內,只要符合上述三項中的其中兩項及其以上者評判為再通,但是(1)和(2)兩項組合不能評定為再通。
1.5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所得計數(shù)資料應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應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從表2可知:對照組和治療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分別為53.8%、94.9%;死亡率分別為7.7%、0%;出血并發(fā)癥率分別為30.8%、17.9%,兩組比較差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2兩組溶栓后不同時間段血管再通情況比較
從表3可知:治療組患者在溶栓后60 min的血管再通率為64.1%、溶栓后90 min的血管再通率為94.9%、溶栓后120 min的血管再通率為97.4%,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血管再通時間早、再通比例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溶栓后不同時間段血管再通情況比較[n(%)]
3討論
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之上,其冠狀動脈血供發(fā)生急劇減少或者中斷,從而導致其相應的心肌出現(xiàn)比較嚴重且持久的急性缺血,最終引起部分心肌發(fā)生急性壞死,即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在臨床中多有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隨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以及進行性心電圖變化,??晌<吧?。近年來,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漸增加的趨勢,嚴重危害人類身體健康。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以及持續(xù)性缺血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為了能夠盡快使閉塞的血管再通,恢復心肌灌注,挽救缺血心肌,保護心功能以及降低患者病死率,到目前為止,臨床中最為常用的治療手段為溶栓治療,其對降低病死率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有著重要作用。
當前溶栓制劑有三代,第一代溶栓藥物主要以尿激酶為代表,它是從人尿或者腎細胞組織培養(yǎng)液中提取出來的雙鏈絲氨酸蛋白酶,可直接將患者循環(huán)血液中的纖溶酶轉變成活性纖溶酶,通過激活人體內的纖溶酶原,產生纖溶酶,最后溶解冠脈內血栓,是一種非特異性纖溶酶原激活劑[2-4]。第二代溶栓藥物主要以纖溶酶原激活劑為代表,它對纖維蛋白具有特殊的親和力,能夠選擇性激活血凝塊中的纖溶酶原,具有局部抗栓功效。第三代溶栓藥物主要以瑞替普酶與替奈普酶為代表,目前在國內只有瑞替普酶上市,該藥物是經過基因工程改構形成的“缺失型突變體”,具有較強的纖維蛋白選擇性,其血漿半衰期延長至11~19min,非常便于靜脈給藥,適宜用在彈丸式靜脈推注[5-8]。
AMI的黃金搶救時間是患者冠狀動脈閉塞后3~6h,這段時間患者的內心肌組織是可逆的病理性改變,在這段時間內實施早期溶栓治療可讓患者血管再通,進而灌注梗死心肌,并有效減少并發(fā)癥率,大大縮小梗死面積,緩解患者不良癥狀[9-11]。并且最新的溶栓藥物采用的是彈丸式注射給藥方式,尤其適宜在縣級醫(yī)院及院前溶栓治療時使用。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對照組和治療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分別為53.8%、94.9%;死亡率分別為7.7%、0%;出血并發(fā)癥率分別為30.8%、17.9%,兩組比較,治療組血管再通時間早、再通比例高(P<0.05)。治療組患者在溶栓后60 min的血管再通率為64.1%、溶栓后90 min的血管再通率為94.9%、溶栓后120 min的血管再通率為97.4%,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相關文獻報道結果相符。采用溶栓治療其具有較高有效性,其中其冠脈再通率高達94.9%,同時如果想要對其再通率進行提高,還可以實施院前溶栓。雖然采用瑞替普酶靜脈溶栓有助于對急性心肌梗死有效治療率進行提升,但是也需要積極的做好健康教育,逐漸提高人們對急性心肌梗死的認識,從而加大對更多溶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和療效分析,以能夠讓梗死相關血管早日再通,以此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遠期預后效果。同時在患者實施靜脈溶栓治療1周之后,最好建議患者進行冠脈造影,以能夠進一步實行PTCA術,解決患者的冠脈狹窄問題,以此對其再次發(fā)生梗死問題進行防止,有效的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提升。
總之,采用瑞替普酶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冠脈的再通時間早、冠脈再通率高,且藥物維持時間長,患者不良反應較少,是臨床一種高效、安全的溶栓藥物,特別適合用于院前溶栓急救治療,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士梅. 急性心肌梗死靜脈溶栓治療30例療效觀察[J]. 安徽醫(yī)藥,2010,4(8):133-134.
[2] 鐘石生,何健. 瑞替普酶與尿激酶治療急性心肌梗死臨床分析[J]. 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12,9(3):152-153.
[3] 葉世華,魏振華. 靜脈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臨床分析[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2,6(8):71-72.
[4] 白福新. 瑞替普酶與尿激酶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觀察[J].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2,14(18):42-43.
[5] 宋毓青,陳威,胡宏宇,等. 瑞替普酶及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對比[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 32(5):1049-1050.
[6] 王建軍,李志民,方潔. 急診應用瑞替普酶尿激酶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的隨機對照研究[J]. 中國急救醫(yī)學,2012, 32(5):124-125.
[7] 李珂,秦英姿. 瑞替普酶與尿激酶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療效比較[J]. 西部醫(yī)學,2013,25(9):1374-1376.
[8] 葉君明,黃文軍. 急性心肌梗死靜脈溶栓應用瑞替普酶及尿激酶治療的臨床研究[J]. 中國醫(yī)藥,2011,6(2):352-353.
[9] 劉小珍,楊偉杰. 瑞替普酶溶栓治療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J]. 廣東醫(yī)學,2012,33(12):247-248.
[10] 吳嘉鴻. 尿激酶、瑞替普酶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療中的療效對比研究[J]. 安徽醫(yī)藥,2013,17(7):1226-1227.
[11] 劉冬梅. 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臨床觀察[J]. 河北醫(yī)藥,2013,35(3):62-63.
(收稿日期:2014-01-02)endprint
[Key words] Urokinase; Reteplas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Fibrinolytic therapy
尿激酶和瑞替普酶作為當前臨床普遍使用的溶栓藥物,為了比較分析這兩種藥物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療的效果,以更好地指導臨床科學、合理用藥[1],本文選取我院近兩年采用尿激酶和瑞替普酶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進行對比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4月期間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及治療指南》中有關AMI的診斷標準,且沒有溶栓禁忌證。排除有腦出血病史、腦血管結構異常以及顱內惡性腫瘤的患者;活動性出血或者出血體質患者(除月經來潮)[1,2];嚴重高血壓、活動性潰瘍及二尖瓣病變合并房顫患者;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及終末端腫瘤患者等。將78例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兩組各39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在溶栓治療前都服用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根據(jù)患者病情變化加減劑量。在溶栓結束(5~12) h之內給予低分子肝素0.6 mL,每隔12小時進行皮下注射1次,連續(xù)給藥(5~7)d,依據(jù)患者自身病情進行止痛、β-受體阻滯劑及他汀類藥物常規(guī)治療。在此基礎上給予對照組廣東天普生化醫(yī)藥股份有效公司生產的尿激酶治療,其國藥準字號為H44024035,將150萬U的尿激酶融入100 mL的生理鹽水中,在半小時內靜脈輸注。給予治療組北京愛德藥業(yè)有效公司生產的瑞替普酶治療,該藥總劑量是20 mU,先將10 mU融入10 mL的注射用水中,其注射所用時間不低于2 min進行靜脈推注,待30 min后再把10 mU行重復靜脈推注。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應用(5~7)d。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胸痛緩解程度及緩解時間,在溶栓開始之前或者溶栓后3 h內每隔30 min記錄一次18導聯(lián)心電圖,進行嚴格的心電監(jiān)護,記錄所有患者是否出現(xiàn)心律失常情況,并記錄實施再次關注心律失常發(fā)生的時間。在患者發(fā)病后每隔4個小時監(jiān)測1次心肌酶變化,同時觀察患者是否發(fā)生出血癥狀及體征。
1.4評定標準
溶栓再通的評定標準:運用間接指征:(1)胸痛2 h內基本消失;(2)在2 h消失內出現(xiàn)再次灌注心律失常現(xiàn)象;(3)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提前發(fā)生癌發(fā)病14 h內,只要符合上述三項中的其中兩項及其以上者評判為再通,但是(1)和(2)兩項組合不能評定為再通。
1.5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所得計數(shù)資料應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應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從表2可知:對照組和治療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分別為53.8%、94.9%;死亡率分別為7.7%、0%;出血并發(fā)癥率分別為30.8%、17.9%,兩組比較差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2兩組溶栓后不同時間段血管再通情況比較
從表3可知:治療組患者在溶栓后60 min的血管再通率為64.1%、溶栓后90 min的血管再通率為94.9%、溶栓后120 min的血管再通率為97.4%,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血管再通時間早、再通比例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溶栓后不同時間段血管再通情況比較[n(%)]
3討論
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之上,其冠狀動脈血供發(fā)生急劇減少或者中斷,從而導致其相應的心肌出現(xiàn)比較嚴重且持久的急性缺血,最終引起部分心肌發(fā)生急性壞死,即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在臨床中多有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隨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以及進行性心電圖變化,??晌<吧=陙?,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漸增加的趨勢,嚴重危害人類身體健康。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以及持續(xù)性缺血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為了能夠盡快使閉塞的血管再通,恢復心肌灌注,挽救缺血心肌,保護心功能以及降低患者病死率,到目前為止,臨床中最為常用的治療手段為溶栓治療,其對降低病死率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有著重要作用。
當前溶栓制劑有三代,第一代溶栓藥物主要以尿激酶為代表,它是從人尿或者腎細胞組織培養(yǎng)液中提取出來的雙鏈絲氨酸蛋白酶,可直接將患者循環(huán)血液中的纖溶酶轉變成活性纖溶酶,通過激活人體內的纖溶酶原,產生纖溶酶,最后溶解冠脈內血栓,是一種非特異性纖溶酶原激活劑[2-4]。第二代溶栓藥物主要以纖溶酶原激活劑為代表,它對纖維蛋白具有特殊的親和力,能夠選擇性激活血凝塊中的纖溶酶原,具有局部抗栓功效。第三代溶栓藥物主要以瑞替普酶與替奈普酶為代表,目前在國內只有瑞替普酶上市,該藥物是經過基因工程改構形成的“缺失型突變體”,具有較強的纖維蛋白選擇性,其血漿半衰期延長至11~19min,非常便于靜脈給藥,適宜用在彈丸式靜脈推注[5-8]。
AMI的黃金搶救時間是患者冠狀動脈閉塞后3~6h,這段時間患者的內心肌組織是可逆的病理性改變,在這段時間內實施早期溶栓治療可讓患者血管再通,進而灌注梗死心肌,并有效減少并發(fā)癥率,大大縮小梗死面積,緩解患者不良癥狀[9-11]。并且最新的溶栓藥物采用的是彈丸式注射給藥方式,尤其適宜在縣級醫(yī)院及院前溶栓治療時使用。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對照組和治療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分別為53.8%、94.9%;死亡率分別為7.7%、0%;出血并發(fā)癥率分別為30.8%、17.9%,兩組比較,治療組血管再通時間早、再通比例高(P<0.05)。治療組患者在溶栓后60 min的血管再通率為64.1%、溶栓后90 min的血管再通率為94.9%、溶栓后120 min的血管再通率為97.4%,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相關文獻報道結果相符。采用溶栓治療其具有較高有效性,其中其冠脈再通率高達94.9%,同時如果想要對其再通率進行提高,還可以實施院前溶栓。雖然采用瑞替普酶靜脈溶栓有助于對急性心肌梗死有效治療率進行提升,但是也需要積極的做好健康教育,逐漸提高人們對急性心肌梗死的認識,從而加大對更多溶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和療效分析,以能夠讓梗死相關血管早日再通,以此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遠期預后效果。同時在患者實施靜脈溶栓治療1周之后,最好建議患者進行冠脈造影,以能夠進一步實行PTCA術,解決患者的冠脈狹窄問題,以此對其再次發(fā)生梗死問題進行防止,有效的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提升。
總之,采用瑞替普酶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冠脈的再通時間早、冠脈再通率高,且藥物維持時間長,患者不良反應較少,是臨床一種高效、安全的溶栓藥物,特別適合用于院前溶栓急救治療,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士梅. 急性心肌梗死靜脈溶栓治療30例療效觀察[J]. 安徽醫(yī)藥,2010,4(8):133-134.
[2] 鐘石生,何健. 瑞替普酶與尿激酶治療急性心肌梗死臨床分析[J]. 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12,9(3):152-153.
[3] 葉世華,魏振華. 靜脈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臨床分析[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2,6(8):71-72.
[4] 白福新. 瑞替普酶與尿激酶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觀察[J].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2,14(18):42-43.
[5] 宋毓青,陳威,胡宏宇,等. 瑞替普酶及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對比[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 32(5):1049-1050.
[6] 王建軍,李志民,方潔. 急診應用瑞替普酶尿激酶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的隨機對照研究[J]. 中國急救醫(yī)學,2012, 32(5):124-125.
[7] 李珂,秦英姿. 瑞替普酶與尿激酶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療效比較[J]. 西部醫(yī)學,2013,25(9):1374-1376.
[8] 葉君明,黃文軍. 急性心肌梗死靜脈溶栓應用瑞替普酶及尿激酶治療的臨床研究[J]. 中國醫(yī)藥,2011,6(2):352-353.
[9] 劉小珍,楊偉杰. 瑞替普酶溶栓治療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J]. 廣東醫(yī)學,2012,33(12):247-248.
[10] 吳嘉鴻. 尿激酶、瑞替普酶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療中的療效對比研究[J]. 安徽醫(yī)藥,2013,17(7):1226-1227.
[11] 劉冬梅. 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臨床觀察[J]. 河北醫(yī)藥,2013,35(3):62-63.
(收稿日期:2014-01-02)endprint
[Key words] Urokinase; Reteplas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Fibrinolytic therapy
尿激酶和瑞替普酶作為當前臨床普遍使用的溶栓藥物,為了比較分析這兩種藥物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療的效果,以更好地指導臨床科學、合理用藥[1],本文選取我院近兩年采用尿激酶和瑞替普酶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進行對比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4月期間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及治療指南》中有關AMI的診斷標準,且沒有溶栓禁忌證。排除有腦出血病史、腦血管結構異常以及顱內惡性腫瘤的患者;活動性出血或者出血體質患者(除月經來潮)[1,2];嚴重高血壓、活動性潰瘍及二尖瓣病變合并房顫患者;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及終末端腫瘤患者等。將78例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兩組各39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在溶栓治療前都服用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根據(jù)患者病情變化加減劑量。在溶栓結束(5~12) h之內給予低分子肝素0.6 mL,每隔12小時進行皮下注射1次,連續(xù)給藥(5~7)d,依據(jù)患者自身病情進行止痛、β-受體阻滯劑及他汀類藥物常規(guī)治療。在此基礎上給予對照組廣東天普生化醫(yī)藥股份有效公司生產的尿激酶治療,其國藥準字號為H44024035,將150萬U的尿激酶融入100 mL的生理鹽水中,在半小時內靜脈輸注。給予治療組北京愛德藥業(yè)有效公司生產的瑞替普酶治療,該藥總劑量是20 mU,先將10 mU融入10 mL的注射用水中,其注射所用時間不低于2 min進行靜脈推注,待30 min后再把10 mU行重復靜脈推注。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應用(5~7)d。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胸痛緩解程度及緩解時間,在溶栓開始之前或者溶栓后3 h內每隔30 min記錄一次18導聯(lián)心電圖,進行嚴格的心電監(jiān)護,記錄所有患者是否出現(xiàn)心律失常情況,并記錄實施再次關注心律失常發(fā)生的時間。在患者發(fā)病后每隔4個小時監(jiān)測1次心肌酶變化,同時觀察患者是否發(fā)生出血癥狀及體征。
1.4評定標準
溶栓再通的評定標準:運用間接指征:(1)胸痛2 h內基本消失;(2)在2 h消失內出現(xiàn)再次灌注心律失常現(xiàn)象;(3)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提前發(fā)生癌發(fā)病14 h內,只要符合上述三項中的其中兩項及其以上者評判為再通,但是(1)和(2)兩項組合不能評定為再通。
1.5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所得計數(shù)資料應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應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從表2可知:對照組和治療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分別為53.8%、94.9%;死亡率分別為7.7%、0%;出血并發(fā)癥率分別為30.8%、17.9%,兩組比較差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2兩組溶栓后不同時間段血管再通情況比較
從表3可知:治療組患者在溶栓后60 min的血管再通率為64.1%、溶栓后90 min的血管再通率為94.9%、溶栓后120 min的血管再通率為97.4%,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血管再通時間早、再通比例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溶栓后不同時間段血管再通情況比較[n(%)]
3討論
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之上,其冠狀動脈血供發(fā)生急劇減少或者中斷,從而導致其相應的心肌出現(xiàn)比較嚴重且持久的急性缺血,最終引起部分心肌發(fā)生急性壞死,即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在臨床中多有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隨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以及進行性心電圖變化,??晌<吧=陙?,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漸增加的趨勢,嚴重危害人類身體健康。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以及持續(xù)性缺血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為了能夠盡快使閉塞的血管再通,恢復心肌灌注,挽救缺血心肌,保護心功能以及降低患者病死率,到目前為止,臨床中最為常用的治療手段為溶栓治療,其對降低病死率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有著重要作用。
當前溶栓制劑有三代,第一代溶栓藥物主要以尿激酶為代表,它是從人尿或者腎細胞組織培養(yǎng)液中提取出來的雙鏈絲氨酸蛋白酶,可直接將患者循環(huán)血液中的纖溶酶轉變成活性纖溶酶,通過激活人體內的纖溶酶原,產生纖溶酶,最后溶解冠脈內血栓,是一種非特異性纖溶酶原激活劑[2-4]。第二代溶栓藥物主要以纖溶酶原激活劑為代表,它對纖維蛋白具有特殊的親和力,能夠選擇性激活血凝塊中的纖溶酶原,具有局部抗栓功效。第三代溶栓藥物主要以瑞替普酶與替奈普酶為代表,目前在國內只有瑞替普酶上市,該藥物是經過基因工程改構形成的“缺失型突變體”,具有較強的纖維蛋白選擇性,其血漿半衰期延長至11~19min,非常便于靜脈給藥,適宜用在彈丸式靜脈推注[5-8]。
AMI的黃金搶救時間是患者冠狀動脈閉塞后3~6h,這段時間患者的內心肌組織是可逆的病理性改變,在這段時間內實施早期溶栓治療可讓患者血管再通,進而灌注梗死心肌,并有效減少并發(fā)癥率,大大縮小梗死面積,緩解患者不良癥狀[9-11]。并且最新的溶栓藥物采用的是彈丸式注射給藥方式,尤其適宜在縣級醫(yī)院及院前溶栓治療時使用。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對照組和治療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分別為53.8%、94.9%;死亡率分別為7.7%、0%;出血并發(fā)癥率分別為30.8%、17.9%,兩組比較,治療組血管再通時間早、再通比例高(P<0.05)。治療組患者在溶栓后60 min的血管再通率為64.1%、溶栓后90 min的血管再通率為94.9%、溶栓后120 min的血管再通率為97.4%,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相關文獻報道結果相符。采用溶栓治療其具有較高有效性,其中其冠脈再通率高達94.9%,同時如果想要對其再通率進行提高,還可以實施院前溶栓。雖然采用瑞替普酶靜脈溶栓有助于對急性心肌梗死有效治療率進行提升,但是也需要積極的做好健康教育,逐漸提高人們對急性心肌梗死的認識,從而加大對更多溶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和療效分析,以能夠讓梗死相關血管早日再通,以此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遠期預后效果。同時在患者實施靜脈溶栓治療1周之后,最好建議患者進行冠脈造影,以能夠進一步實行PTCA術,解決患者的冠脈狹窄問題,以此對其再次發(fā)生梗死問題進行防止,有效的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提升。
總之,采用瑞替普酶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冠脈的再通時間早、冠脈再通率高,且藥物維持時間長,患者不良反應較少,是臨床一種高效、安全的溶栓藥物,特別適合用于院前溶栓急救治療,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士梅. 急性心肌梗死靜脈溶栓治療30例療效觀察[J]. 安徽醫(yī)藥,2010,4(8):133-134.
[2] 鐘石生,何健. 瑞替普酶與尿激酶治療急性心肌梗死臨床分析[J]. 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12,9(3):152-153.
[3] 葉世華,魏振華. 靜脈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臨床分析[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2,6(8):71-72.
[4] 白福新. 瑞替普酶與尿激酶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觀察[J].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2,14(18):42-43.
[5] 宋毓青,陳威,胡宏宇,等. 瑞替普酶及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對比[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 32(5):1049-1050.
[6] 王建軍,李志民,方潔. 急診應用瑞替普酶尿激酶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的隨機對照研究[J]. 中國急救醫(yī)學,2012, 32(5):124-125.
[7] 李珂,秦英姿. 瑞替普酶與尿激酶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療效比較[J]. 西部醫(yī)學,2013,25(9):1374-1376.
[8] 葉君明,黃文軍. 急性心肌梗死靜脈溶栓應用瑞替普酶及尿激酶治療的臨床研究[J]. 中國醫(yī)藥,2011,6(2):352-353.
[9] 劉小珍,楊偉杰. 瑞替普酶溶栓治療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J]. 廣東醫(yī)學,2012,33(12):247-248.
[10] 吳嘉鴻. 尿激酶、瑞替普酶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療中的療效對比研究[J]. 安徽醫(yī)藥,2013,17(7):1226-1227.
[11] 劉冬梅. 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臨床觀察[J]. 河北醫(yī)藥,2013,35(3):62-63.
(收稿日期:2014-0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