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籃
摘 要:高中新課改要求教學要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此背景下,“學案導學”教學模式開始興起,并在高中英語課堂中得到應用,有效的促進課堂教學的發(fā)展。本文分析了學案導學的內涵,闡述了高中英語導學案設計的原則以及學案導學的實施過程。
關鍵詞:高中英語 學案導學 設計原則 實施過程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c)-0085-01
1 學案導學的內涵
學案導學,簡單地講就是教師編制導學案,通過導學案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教師要能夠依據學生的客觀情況,在研究學生知識水平和經驗能力的前提下,為了促進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而編制導學案,這樣才能保證導學案的科學性和實用性,導學案的內容應該包括學習目標、教學重難點、知識結構、學法指導、思考討論、技能訓練等,導學案要起到導讀、導聽、導思、導做的作用,要能夠促進學生思想認識,情感態(tài)度,知識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2 高中英語導學案的設計原則
導學案的設計是開始學案導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直接決定著學案導學的質量和水平。高中英語導學案的設計要遵循以下原則:第一,主體性原則。在導學案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導學案設計內容必須符合學生需要,以便促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能夠進行有效探究。這是導學案設計的重要原則。第二,指導性原則。導學案要能夠指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對于學生學習有指導意義,高中英語導學案設計要能夠使學生有章可循,學生拿著學案就可以有條不紊的進行自主研究學習,導學案要對學生起到指導作用,才能真正發(fā)揮效果。第三,層次性原則,高中英語導學案設計要具有層次性,主要表現(xiàn)在課堂提問的層次性上和習題設計的層次性上,要有針對性,呈現(xiàn)出知識內容分布的梯度性,使每位學生都能在學習中感受到成功的樂趣。
3 高中英語學案導學的實施過程
通過導學案的實施過程,學生才能有效豐富知識,提高認識,發(fā)展能力,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才能在過程學習中得到發(fā)展。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3.1 學生備課
學生備課是學案導學實施的前提條件,只有學生備好課,才能有效明確學習目標,了解需要掌握的知識內容,研究學習方法,學生的才能上好課,在備課環(huán)節(jié),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要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習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備課的效率。為了強化學生備課的效果,教師也可以通過小組檢查和學生互查、課堂提問等方式進行對學生進行督促。
3.2 教師導入
在高中英語學案導學中,教師的導入設計非常重要。教師要通過導入教學對學生起到一種示范帶頭作用,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有效進入特定的學習“情境”,從而不知不覺的進入學習狀態(tài),體現(xiàn)出學習的主體性,如教SEFC Book 1A Unit 2第一課時時,可設計如下:請看課文中插圖,并回答如下問題:Joe is an American who has come to Britain for the first time.At Nancys,he told Nancy that he wanted to use her bathroom.She agreed and gave him a clean towel.Joe was very puzzled.And he couldnt find what he was going to find.Can you guess why Joe was puzzled and what he couldnt find in the bathroom?提出這個問題便可以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因此,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成功導入,對學生進行學案學習是很重要的。
3.3 學生獨立自學
學生可以根據導學案有關內容進行獨立自學,結合學習方法指導,獨立完成教師分配的任務,通過這個過程,學生可以掌握基本的學習內容,并能夠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提高自己的自我探究能力。
3.4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階段,需要學生分組討論,學生可以兩個人一組也可以四個人一組,討論的內容包括自學的成果,包括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小組之間要通過討論的方式解決。在這個階段,教師要鼓勵學生不斷參與討論過程,探究解決問題,使學生的探究能力能夠在討論中得到發(fā)展。比如在學習Step 5 Consolidation 學生可以以小組的方式討論這兩個問題:(1)What problems might she have while working in the forest?(2)What do you think of her?Give examples to support what you think通過討論解決問題,促進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的發(fā)展。
3.5 交流展示
這個環(huán)節(jié),需要小組代表能輪流到黑板前把本小組的學習成功展示出來,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戰(zhàn)勝情況,對學生進行及時點評,針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給以當場解決,在交流展示環(huán)節(jié),教師也可以和學生共同討論問題,要關注學生的語言表達,關注學生的神態(tài),情感,書寫,給以學生以及時的引導。Module 2 Unit 1 Tales of the Unexplained的Welcome to the Unit 板塊中共有五幅圖,分別是UFO、喜馬拉雅山雪人、尼斯湖水怪、埃及金字塔和英國史前巨石陣。為了激活學生的相關知識,教師可以做如下設計:(1)讓學生課余時間利用各種資源搜集與五幅圖內容有關的素材,為展示作準備。(2)課中展示,讓學生按教材中圖片的順序依次展示。比如,學生以幻燈片的形式向全班介紹尼斯湖水怪的傳說;有的小組播放視頻,以導游的身份介紹埃及金字塔;有的小組以兩人對話和播放幻燈片的方式談論UFO;有的自編了小短劇,演繹英國史前巨石陣的傳說等。展示結束后,教師對學生的展示進行點評與補充。
3.6 鞏固練習
鞏固練習是為了強化學生本節(jié)課的學習效果,教師要能夠針對學生的反饋情況進行補充教學,鞏固要能夠限定時間,限定題量,力求做到當堂鞏固練習,當堂解決問題,使學生對每個知識點能夠有效掌握。
總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學案導學”這種教學模式,能有效改變傳統(tǒng)的一言堂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使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使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中積累知識,提高能力,促進學生有效發(fā)展,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 鐘世軍,雷新菊.淺談中學的“學案導學”教學模式[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11):144.
[2] 邢雙艷.利用“學案導學”培養(yǎng)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J].才智,2009(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