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卓艷
摘要:邱妙津作為一個女同性戀作家創(chuàng)作了幾部具有開創(chuàng)性意義的描寫女同性戀題材的小說,向讀者展現(xiàn)她們的內(nèi)心世界的同時也期望獲得更多的理解?!睹神R特遺書》就是這樣的一部作品,它向我們展示了女同性戀者們在遭受外在與內(nèi)在的雙重放逐時痛苦不堪的心境,甚至因此走上了自殺的道路。
關(guān)鍵詞:女同性戀;外在放逐;內(nèi)在放逐
20世紀90年代,“同志”小說在臺灣文化界掀起狂潮,臺灣女性小說家們意識到了同性戀者被主流邊緣化、同性情欲被驅(qū)逐的處境,意識到只要異性戀霸權(quán)存在,同性戀者被放逐的邊緣人身份就難以改變。在異性戀霸權(quán)的壓迫下,同性戀者被放逐的形式主要有兩種:外在放逐與內(nèi)在放逐。前者表現(xiàn)為同性戀者被社會驅(qū)逐及對異性戀霸權(quán)的妥協(xié);后者表現(xiàn)為同性戀者把異性戀思想內(nèi)化為自己的意識。
《蒙馬特遺書》是邱妙津自殺后留下的遺作,因書中的內(nèi)容與作者本人的經(jīng)歷有極大的相似處,所以作品一問世就被當做研究邱妙津自殺原因的文本,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本文試著從外在放逐與內(nèi)在放逐兩個方面揭示女同性戀者遭遇的困境,由此對邱妙津的自殺行為做出一種解釋。
一、外在放逐:異性戀霸權(quán)下的逃避與妥協(xié)
同性戀者有著與世俗道德標準不同的擇偶要求,她們首先面對的就是世俗的壓力。《蒙馬特遺書》中的“我”曾提起自己和絮存在的幾個障礙,其中一個就是來自絮家人的不公平對待,“但是你的家人朋友卻永遠不可能了解我,了解我對你所付出的,了解我的價值?!盵1]絮的家人對待“我”的態(tài)度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社會對于同性戀者的態(tài)度,即不理解與不友好。即使“我”很堅定地說:“我也不贊同你用世俗與非世俗的切面來分割我們之間的差異?!盵1]但是這種異性戀霸權(quán)卻毫無疑問地會對同性戀者造成一定的影響。“我不知道要如何改變,我想要變成另外一個人,這就是全部我所能對自己好的方式了?!盵1]
世俗的不認可導致她們產(chǎn)生對于自己的懷疑,也使一部分人企圖通過改變自己來獲得與世俗的妥協(xié)。絮就是其中之一。她在與“我”產(chǎn)生了矛盾之后回到了臺灣,想要切斷與“我”的一切聯(lián)系并試著接納男性,做一個符合社會傳統(tǒng)道德的女人。而絮的妥協(xié)對“我”來說無疑是最大的背叛,是導致“我”想自殺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性戀者比起異性戀者有更深的孤獨感,她們渴求有一個人能真正了解自己,成為自己靈魂的伴侶,而不是基于生理本能的需求。所以當其中的一個人選擇逃避時另一個人受到的打擊往往比異性戀者分手時遭受的打擊要大得多。而面對異性戀霸權(quán),“我”則表現(xiàn)出另一種妥協(xié),即在愛欲和諧、愛情忠貞等問題的看法上表現(xiàn)為與異性戀相吻合的價值訴求?!拔摇币恢闭J為自己是“Positive得不得了的愛女人的人,我有很強的‘男性,且我是天生熱愛女人的,我最渴望的都是最陰柔最Passive的女人,我不認為我對女人的性欲與結(jié)合和男人在渴望女人時有大大差別?!盵1]從“我”對自己的認識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戀愛中“我”常是處于男性一般的地位,所以“我”常說:“我試圖盡責地照顧她,愛護她,為她做全部我認為應(yīng)該做的事,去賺錢,去負擔家計,聆聽她,保護她。我和她所過的正是倫理道德的忠誠與世俗生活?!盵1]這些都表現(xiàn)了“我”的男性地位,這無疑是女同性戀者對異性戀關(guān)系的認定與模仿,也代表了異性戀霸權(quán)對于同性戀者的影響。而這種影響則在某些情況下使同性戀者之間基于相互憐惜和尊重基礎(chǔ)之上的平等的沉思、平靜的愛情設(shè)想化為泡影?!爱斘业谝淮蝿邮执蛄四愕臅r候,我內(nèi)心已明白我完全失去你了?!盵1]正是因為“我”把自己置于男性的地位,所以有時候會用暴力來處理和絮之間的矛盾。而這種舉動也使得絮認為“我”并不能給她安定、平靜的生活,所以她漸漸地與“我”疏遠了。
異性戀霸權(quán)使得同性戀者遭受了巨大的世俗壓力,一部分人就此改變,逼迫自己過一種掩蓋自己內(nèi)心的異性戀生活,對自己的同性戀人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也使得一部分女人長期把自己置于戀愛中男性的地位,失去了女性戀愛中的平靜與美好,最終導致戀人的離開。
二、內(nèi)在放逐:過度強烈的愛欲,缺乏安全感
異性戀霸權(quán)造就一個情欲控制的枷鎖,逼使同性戀者驚恐于自身都不了解的本體欲望,甚至驅(qū)逐、壓抑那股強烈的情欲熱流。而《蒙馬特遺書》中,欲望焦慮已經(jīng)不構(gòu)成女同性戀自我認同的威脅。可是這種強烈的愛欲也成為絮忍受不了“我”的原因之一?!霸诎屠璧倪@段日子,你幾乎是完全在性上抗拒我的,可說你一點都不欲望我,一點都不喜歡和我做愛?!盵1]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在同性關(guān)系中,“我”很看重愛欲,認為“性欲在愛情關(guān)系里占著很神秘很關(guān)鍵的位置?!盵1]正是因為“我”把愛欲看得太過重要,這對于想要一段清淡關(guān)系的絮來說壓力太大?!拔摇边@種太強的熱情成了逼走絮的重要原因?!拔摇背O氲竭@點就很恨自己,恨透了自己的特質(zhì),恨自己太男性,甚至這個恨在逼著自己變得女性化。
其實“我”想要的并不是單純的愛欲的滿足,而是一種靈與性的和諧?!拔覍δ愕目释浅霰粣鄣臐M足或性的滿足之上的,我渴望的更是整個生命,整個性靈的相結(jié)合?!盵1]但為什么“我”又表現(xiàn)出如此強烈的愛欲呢?那是同性戀者極度缺乏安全感的表現(xiàn)?!拔医邮苣愕慕o予與照料,卻也不斷錯亂地感覺到在你的核心里我并不被愛;我一面給予你更強的愛欲,一面卻又不斷地質(zhì)疑你、否定你、壓迫你,且自己也生著匱乏的病。”[1]“我”把對方給予自己或愿意接受自己的愛欲當做是我們相愛的表現(xiàn),即便“我”真正想要的是靈魂的契合。但靈魂的交流是主觀的感覺,“我”并沒有自信確定我們達到了。所以同性戀者極度缺乏安全感,她們只能用對方是否接受自己的身體來判斷自己是否被愛。而這一過度強烈的愛欲卻成為離間彼此愛情的殺手,著實可悲。
邱妙津在《鱷魚手記》中說:“從前,我相信每個男人一生中在深處都會有一個關(guān)于女人的‘原型,他最愛的就是那個像他‘原型的女人。雖然我是個女人,但我深處的‘原型也是關(guān)于女人。我是一個會愛女人的女人。”[2]其實同性戀者只不過在自己心中裝著一個性別相同的戀人。但她們卻要面對來自異性戀霸權(quán)的壓迫,世俗社會的外在放逐,進而對她們自身產(chǎn)生內(nèi)在影響,使她們進行自我放逐,甚至會像邱妙津一樣走向自殺的道路,釀成悲劇。
【參考文獻】
[1]邱妙津.蒙馬特遺書[M].臺灣:聯(lián)合文學出版社,1996
[2]邱妙津.鱷魚手記[M].臺灣:時報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