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思宇
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載有豐富的地理信息,是地理學科獨有的信息綜合載體和教學工具。在中學地理教學過程中,地圖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地圖教學既是中學地理教學最重要的方法,又是中學地理教學的基礎內容,大量運用地圖是中學地理教學過程的重要特征。
第一,教學地圖又是地圖家族中非常重要的成員之一,它的重要作用有以下幾點。
1.直觀地顯示地理事物的形象。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中,會遇到地理事物的形象問題。教學地圖可以將地理事物真實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比任何語言的描述都更有利于學生接受。更重要的是,地理課不同于語文課或美術課,他的目的不是形成對某一地理客觀事物或景觀的想象的或創(chuàng)意的圖景,而是認識地理事物的真實面貌,在此基礎上形成科學的概念。
2.可以顯示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進行地理空間分布知識的教學,最重要、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教學地圖。
3.可以渲染氣氛,陶冶學生情操。除了掌握地理知識的直接目的外,教學地圖還可以起到渲染地理教學氣氛、陶冶學生情操的作用。如果上地理課教室的墻壁上懸掛有與所教內容相關的教學地圖,就會在某種程度上形成地理課堂教學特殊的氛圍,甚至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使學生的情操受到陶冶。
4.可以開發(fā)學生各種智力因素和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教學地圖是傳遞地理教學信息的最有效、最重要的媒體。它可以促進學生觀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維力和記憶力的全面發(fā)展,除了綜合培養(yǎng)學生綜合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外,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運用地圖和地理圖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可以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地理德育教育。運用教學地圖對學生進行地理德育教育,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有利于克服單純說教的缺點,可以直接引導學生的行為,其導向功能比語言文字更明顯。
第二,教學地圖在中學地理教學中是如何運用的,我認為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先讓學生熟悉有關教學地圖的一些基本知識,這是我們地理教學中運用教學地圖的前提。不僅要使學生明確地圖的圖例、注記、符號和顏色所表示的意義,而且還要使學生知道不同的地圖的不同的用途,例如教學掛圖中的地形圖、政區(qū)圖、氣候類型分布圖、等溫線分布圖、等降水量分布圖、人口分布圖、交通圖、河流水系分布圖、某種資源或物產分布圖等等。其中的地形圖是專門用于地形的、交通圖是專門用于交通的等,以便使學生在需要的時候能夠迅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地圖。
2.把握好使用教學地圖的時機。教學地圖雖然是地理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媒體,但由于課堂上的時間有限,地理教師必須把握好使用教學地圖的時機。要盡可能地使用教學地圖,能讓學生直接感知的,都要通過地圖爭取讓他們直接感知。要根據教學目的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和設計教學地圖,避免為使用地圖而使用地圖。
3.注意把多種教學地圖組合使用。地理事物本來就是綜合的,把分別表示地理事物不同側面的地理地圖組合起來使用,不僅鍛煉學生對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而且會使學生對地理事物的認識更全面、更真實。例如在學習中國的三級階梯時,可以把中國的政區(qū)圖疊加進去,就很明顯的得出我國的哪些省份在第一階梯、哪些省份在第二階梯、哪些省份在第三階梯;在中國輪廓的版圖上,按照實際分布畫上表示地區(qū)氣溫和降水量的統(tǒng)計圖,就能大體得出我國氣候分布。
4.要注意圖文結合。對所用地理地圖進行解說,是地圖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解說可由教師進行,也可由學生進行。適當的解說可以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地圖的含義,并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有些教學地圖本身就有文字說明或與相應的課文呼應,教師要充分運用這些圖文的結合。
5.注意引導學生參與到地圖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析圖、讀圖能力。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地圖教學過程中來,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地圖的作用。教學地圖中往往包含著豐富的地理信息,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從中獲取地理信息,也許會錯過很好的機會。所以,教師可以盡量讓學生自己分析地圖,找出蘊涵其中的地理知識、地理原理和地理方法如果用兩張或兩張以上的同類地圖,讓學生進行比較分析,更是一種培養(yǎng)學生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特征的好方法。
6.運用教學地圖時,要善于聯(lián)系。在課堂上講解地圖內容時,要注意知識的連貫性,突出所講內容的重點和難點,而且還要將新出現(xiàn)的地理事物與已知事物進行聯(lián)系使新近知識形成網絡。如在《我國的河流和湖泊》這一節(jié),講到內流區(qū)和外流區(qū)的范圍時,應及時聯(lián)系我國的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的劃分,找出二者之間聯(lián)系的必然性、規(guī)律性等。
7.在教學地圖的運用過程中,需要教師注意常規(guī),經常訓練,注意教學地圖的運用技巧。
(1)使用教學掛圖時懸掛的位置要適當,應當使全班學生都能看得清楚,可以在懸掛方向、高度、光線等條件適合的位置上事先釘好可供掛圖的釘子。教師在指圖時要注意站在圖的一側,以不影響學生看圖為宜;如用圖較多,要事先安排好出示的順序和時間。
(2)地圖冊是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的重要工具。首先要使學生會閱讀地圖,即要求學生在了解地圖基礎知識后,能應用地圖和地理知識進行分析,掌握地圖的語言。只有能看懂地圖,說出圖上地理事物及其特征,能夠根據地圖上提供的信息找出地理事物之間存在的聯(lián)系,并能做出正確的結論,才算掌握了地圖。
(3)教科書中的地圖包括地理景觀圖、地理示意圖、地理統(tǒng)計圖和地理漫畫等,教師一定要按教科書的要求來組織教學。要明確使用的目的,計劃好出示的時機。
(4)填充圖冊是供學生課外作業(yè)使用的,由學生按要求填注標記,是復習鞏固地理知識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師在布置填圖作業(yè)前,要熟悉填充圖冊的有關內容,向學生提出填圖要求,如字體大小、是否染色、完成時間、注意事項等。必要時還可以在投影空白圖上做出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