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軍?舒細玲
在大學校園里的戀愛現象越來越多,2006年湖南高?;橛^調查發(fā)現,在校大學生談過戀愛的占53.6%。由于生理、心理的逐步成熟,會萌動春心,浪漫熱情之戀是青年男女內心的美好憧憬。然而,有戀愛就有失戀,這是個辯證的自然法則。有的學生因為寂寞而戀愛,有的學生因為羨慕而戀愛,還有的學生因為身邊的同學戀愛了而想戀愛。戀愛的人多了,問題也就多了。南京危機干預中心的調查顯示,戀愛失敗占大學生自殺原因的44.2%。所以在大學階段,進行大學生的愛情觀教育是必要的。
一、大學生戀愛的原因及特點
(一)注重戀愛過程,輕視戀愛結果
大學生的戀愛純潔、美麗有時甚至顯得單純,這種愛情往往脫離現實生活,必然是不能長久。多數學生戀愛沒有現實生活的壓力,如同愛情小說中的男女“不食人間煙火”,男女生的主要的事情就是認認真真地戀愛,感性的成分大大多于理性,印證了“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這句話。而對未來生活的規(guī)劃顯得心理準備不足,當面臨職業(yè)選擇等人生重大課題時,戀人常因不能長相守而勞燕分飛。
(二)愛情觀念開放,傳統(tǒng)道德淡化
傳統(tǒng)的愛情理念在今天的大學校園受到很大的挑戰(zhàn),現今大學生更重視愛情的即刻性,將戀愛作為一項人生獨立的任務而非與婚姻等長久的人生目標相連。愛情的多元化伴隨著網絡的發(fā)展,使大學生愛情不再如此嚴肅而神圣。
(三)失戀態(tài)度寬容,但承受能力較弱
當面對失戀時,大學生更多的相信緣分,大多會以緣來緣去來解釋,失戀態(tài)度寬容。但失戀引起的主要情緒反應肯定是痛苦和煩惱的。大多數失戀者隨著時間的推移,能正確對待和處理好這種戀愛受挫現象,然而部分大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弱,抗挫折能力較差,過分強調自我意識,遇到失戀的時候,不能及時排解失戀造成的強烈情緒,導致性格反常。
二、樹立大學生正確的愛情觀
(一)樹立正確愛情觀,首先認識自我
大學生在戀人的選擇上,更重視精神層面的相互認同,世俗生活中的物質交換、門當戶對等不會對大學生構成影響,但感性的沖動要伴隨理性的思考,更要考慮雙方是否合適。一方面要讓他(她)們對自我有個恰當的評價,在別人面前自謙自憐或自吹自擂一點可以,自己心里的自我評價要真實不能有水分,公正地評價自己、認識自我需要有一定的知識和水平,需要經歷一個過程。過高和過低的自我評價和自我認識都是不不行,要恰如其分,了解自己才能知道什么樣的愛情是適合自己的,什么樣的戀愛對象是自己能追求到和適合自己的。不準確定位自己的“位置”很可能出現“愛我的人我不愛,我愛的人不愛我”的尷尬局面。另一方面要使之了解自我,看清楚愛情,明確知道愛情決不僅是風花雪月的浪漫,更不是排遣孤寂的游戲。
(二)應以不影響學業(yè)為原則
大學生在校園的首要任務是學習,不應該因為愛情而荒廢了學業(yè)。要讓他們明白愛情很美好,只有在大學里學好技能,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才能為愛情提供一個健康成長的土壤。
當愛情的腳步走近時,你可能無法逃避,但你也擁有進一步選擇的權利。大學生戀愛有利有弊,因為大學的時間是人生精力的黃金時段而且是一個“常量”,精力和時間的分配將決定大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所以對單個學生來講各人的情況不同,對學業(yè)、愛情、未來的預期決定了是否能夠在大學戀愛并非一個絕對的規(guī)定,但不影響學業(yè)是需要提前考慮的。
(三)戀愛動機健康、突出精神之戀
大學生面臨自身發(fā)展的壓力,如考研、就業(yè)、經濟、學業(yè)、人際關系,戀愛是需要大量心理能量,學業(yè)壓力、成長壓力特別是性壓力,對戀愛的雙方都是巨大的心理與意志考驗。十三世紀著名哲學家和神學家托馬斯·阿奎那提出了愛情有兩種:自然之愛和精神之愛。自然之愛是對世間善的向往,也就是對物體、植物、動物,人的自然而然的向往。自然之愛是對善的本能欲望,是模糊的、先天的欲望。只有人類才具有精神之愛,這種愛情是純潔的,它如果追求不純潔的目標,那么就不再是純潔的了。
(四)忠貞專一、自由的辯證統(tǒng)一原則
愛情具有排他性,男女雙方確定關系應該相互信任,彼此尊重理解、心理相容。大學生應以自由戀愛為基礎,愛情是男女雙方在感情上的共鳴,由相互尊重,相互愛慕,而建立愛情關系和發(fā)展。美好的愛情基于共同的生活理想,在相互鼓勵相互扶持的日子里培養(yǎng)真摯的感情,相濡以沫。美好的愛情需要雙方的忠誠奉獻,只有雙方把感情集中在對方身上才能澆灌出美麗的愛情之花。
(五)以攜手人生,共同進步為目標
弗洛姆說,愛情是一種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情緒因為愛情首先是給予而不是獲得。雙方都要為愛情承擔起責任。而要保護自己的愛情果實,就要自己創(chuàng)造物質基礎,保護愛情不受柴米油鹽等生活物質的困擾。不管戀愛的最后結果怎么樣,戀愛的過程中一定是以婚姻為戀愛的標桿,為戀愛的指南針,為愛情的最終目標。所以戀愛的意義就在其為婚姻的預備階段,一個尋找共走一生伴侶的過程。而戀愛的歸宿,也只有婚姻才是完美的句點?;橐鍪菒矍榈膲災梗瑳]有墳墓,愛情豈不是死無藏身之地(愛情沒有歸宿)。大學生是祖國的希望,樹立大學生正確的愛情觀對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非常重要,只有使得大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服務于祖國。
要樹立大學生正確的愛情觀,還必須針對大學生戀愛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解決。如大學生戀愛動機不健康,則要讓他們認識正確的戀愛動機,不盲目戀愛,不空虛戀愛。如大學生戀愛的心理不成熟,則要教育他們如何正確面對愛情,如何處理愛情的糾葛問題,像典型的大學生失戀問題,要引導他們坦然面對愛情的結局。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大學生有權享有自由戀愛的權利,但是大學生也應該明白自己所承擔的責任和歷史使命,承擔起自己的義務,確立正確的愛情觀和人生觀,在健康戀愛的同時保證自己的學業(yè)順利完成,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添上一把希望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