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 楊燕珠 劉福達 陳世文 李超英
【摘要】目的 觀察注射用尤瑞克林聯合丁苯酞軟膠囊治療急性腦梗塞的療效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隨機、單盲、對照設計,將42例急性腦梗塞患者隨機數字表達法分為觀察組(23例)和對照組(20例)。兩組患者根據病情給予相同的基礎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予注射用尤瑞克林聯合丁苯酞軟膠囊治療,療程14天,在21天后對兩組患者進行NIHSS評分,并進行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凝血機制、血糖、血脂及心電圖等檢查,必要時復查頭顱CT,觀察藥物相關的出血性事件及不良反應。 結果 兩組21天的NIHSS評分較治療前好轉,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 <0.01),且觀察組前后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凝血機制、血糖、血脂及心電圖等檢查無異常變化,復查頭顱CT未見藥物相關的出血性事件。 結論 注射用尤瑞克林聯合丁苯酞軟膠囊治療急性腦梗塞安全、有效,能顯著改善神經功能缺損癥狀。
【關鍵詞】尤瑞克林;丁苯酞;急性腦梗塞;療效;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8-0153-02
腦梗死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長期致殘的首位病因,死亡率高。中國急性缺血性卒中診治指南指出,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特異性治療主要針對改善腦血循環(huán)和神經保護兩個方面。超早期溶栓治療是恢復腦血循環(huán)的有效措施,但是溶栓治療的“黃金時機”一直是難以沖破的瓶頸。對此,我們現在只能更多地強調通過改善梗死區(qū)周圍組織微循環(huán)、促進側枝循環(huán)、及時恢復大腦血流、保證腦灌注,即保護缺血半暗帶,改善半暗區(qū)的能量代謝來發(fā)揮神經保護作用。尤瑞克林(人尿激肽原酶)和恩必普(丁苯酞)在此方面作用較強。筆者聯用二者治療急性梗死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江門市中心醫(yī)院神經內科二區(qū)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入院43例急性前循環(huán)腦梗死患者。入選標準:年齡40-75歲,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通過的腦梗死診斷標準,診斷為頸動脈系統(tǒng)腦梗死;起病時間6-72h;經頭顱CT或MR證實并排除腦出血;美國國立衛(wèi)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5-15分。排除標準:頭顱CT或MR顯示為腦出血或梗死部位有出血改變者;有嚴重心、肺、肝、腎等臟器并發(fā)癥,已知服用或必須使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類藥物患者;入組時患者明顯低血壓(收縮壓<90mmHg,舒張壓<60mmHg);過敏體質或藥物過敏史者。
采用區(qū)組隨機化、單盲、對照設計將入選患者按隨機數字表分為兩組:觀察組(注射用尤瑞克林聯合丁苯酞軟膠囊)23例,包括男12例,女11例;平均年齡(54.20±13.40);伴有高血壓15例,糖尿病13例,冠心病9例;入院時NIHSS評分為(8.74±2.34)分。對照組20例,包括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齡(53.00±13.80);伴有高血壓16例,糖尿病12例,冠心病8例;入院時NIHSS評分為(8.70±2.52)分。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組成、病史、既往史、入院時NIHSS評分等基礎值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根據病情給予相同的基礎治療,包括應用阿司匹林(100mg qd)抗血小板聚集、調脂(立普妥 20mg qn)及神經營養(yǎng)藥等藥物治療,若合并基礎疾病時須進行相對對癥處理,如控制血壓血糖、降尿酸等。對照組僅給予上述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0.15PNA單位注射用尤瑞克林加入0.9%生理鹽水100mL中靜脈滴注,嚴格控制滴速為30-40滴/min,每天1次,同時加用丁苯酞軟膠囊(0.2g po tidac),連續(xù)治療14天。
1.3 監(jiān)測指標
分別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第21天NIHSS評分,在治療過程中監(jiān)測血壓和脈率,治療前和治療后第21天進行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凝血機制、血糖、血脂及心電圖等檢查,必要時復查頭顱CT,觀察藥物相關的出血事件及不良反應。
1.4療效評價和安全性評價
1.4.1 療效評價標準:依據臨床NIHSS評分的改善程度及病殘程度[1]分為:基本痊愈:NIHSS評分減少90%以上,病殘程度0級;顯著進步:NIHSS評分減少46%-89%,病殘程度1-3級;進步:NIHSS減少18%-45%;無變化:NIHSS評分減少或者增加?18%;惡化:NIHSS評分增加?18%;死亡。以基本痊愈、顯著進步、進步均視為有效,無變化、惡化、死亡視為無效。
1.4.2 安全性評價:密切觀測治療期間患者血壓和脈率波動、治療前后實驗指標異常變化和詳細記錄各種不良反應事件。因不良事件而中途退出者仍須參加安全性評價。
1.5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處理。所有統(tǒng)計分析先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和方差齊性檢驗,滿足上述條件則采用t 檢驗,否則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所有統(tǒng)計以? ?0.05作為判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標準。計量資料以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SS評分
治療前兩組患者NIHS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0.05)。治療第21天后,兩組患者NIHSS評分均前治療前下降,且兩組患者治療后NIHSS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0.05),提示注射用尤瑞克林聯合丁苯酞軟膠囊改善患者
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如下表)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SS評分比較( )
2.2、兩組患者療效評價
治療后第21天,觀察組:基本痊愈2例,顯著進步10例,進步7例,無效3例,惡化1例,無死亡,總有效率為82.61%;對照組:基本痊愈0例,顯著進步4例,進步7例,無效7例,惡化2例,無死亡,總有效率為55%。經秩和檢驗分析,兩組療效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U=3.8659,?=0.04927),觀察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2.3安全性分析
2.3.1不良反應
在輸液過程中,治療組1例出現面部發(fā)紅,輸液結束后癥狀消失。兩組患者無因不良事件而中途退出者。兩組患者用藥前后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血糖、血脂及心電圖等檢查無異常變化,用藥后復查頭顱CT均未見藥物相關的出血事件。
3 討論
尤瑞克林是從健康男性尿液中提取的糖蛋白,其成分是組織型激肽原酶1,能將激肽原轉化為激肽和血管舒張素,其治療腦梗死有以下藥理作用優(yōu)勢:1、可使激肽原釋放具有舒血管效應的激肽,增加缺血腦組織的血流量,改善梗死灶內供血,而對正常動脈供血影響不大[2];2、可抑制神經細胞凋亡,促使缺血后神經干細胞增殖、遷移并分化為成熟神經元發(fā)揮神經修復作用;2、還可促進缺血部位新生血管形成,建立有效的側支循環(huán),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強紅細胞的氧解離能力和變形能力,促進腦組織利用葡萄糖等。
丁苯酞軟膠囊的有效成分為:消旋-3-正丁基苯酞(dl-3-butylphthalide,NBP),具有獨特、明顯的抗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作用,能明顯改善腦梗死急性期神經功能障礙,具有縮小梗死面積、促進側肢循環(huán)、改善微循環(huán)、減少梗死后出血的作用口,其作用機制為:多靶點抗腦缺血藥物能改善線粒體功能,提高腦血管內皮NO和PGI的水平,抑制谷氨酸釋放,降低細胞內鈣濃度和花生四烯酸含量,抑制自由基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縮小腦梗死面積,改善神經功能缺失,改善局部腦血流量和腦微循環(huán)及腦缺血能量代謝耗竭,減輕腦缺血所致腦水腫;抗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的聚集,改善腦缺血記憶障礙。
本研究選擇了發(fā)病后6-72h內的輕、中度前循環(huán)腦梗死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這部分患者病情平穩(wěn),療效確切,神經功能缺損易于評估。本研究發(fā)現,注射用尤瑞克林聯合丁苯酞軟膠囊治療腦梗死第21天后可明顯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這說明兩者聯合用藥能較快且有效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癥狀和體征。
在輸液過程中,治療組1例出現面部發(fā)紅,輸液結束后癥狀消失。兩組患者無因不良事件而中途退出者。兩組患者用藥前后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血糖、血脂及心電圖等檢查無異常變化,用藥后復查頭顱CT均未見藥物相關的出血事件。說明二者聯合用藥治療腦梗死不良反應出現率低且癥狀輕微,無不良后果。
綜上所述,注射用尤瑞克林聯合丁苯酞軟膠囊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確切,安全性高,能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為失去溶栓機會的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選擇。
參考文獻:
[1]陳清棠.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失程度評分標準及臨床評定標準[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81-383.
[2]何平,陳建南,孫定衛(wèi).尤瑞克林對急性腦梗死患者不同時期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0,13(9B): 2925-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