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偉
【摘 要】想象力是思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文教學上運用插圖,結合課文,延伸情節(jié),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想象力;培養(yǎng);語文教學
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所謂想象,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沒有想象,就沒有創(chuàng)造。無論創(chuàng)造想象還是再造想象,對人類進行創(chuàng)造性勞動和掌握知識經驗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應該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呢?
一、運用插圖,啟發(fā)想象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圖畫不單是文字的說明,且可拓展兒童的想象?!备鶕?jù)小學教材圖文并茂的特點,筆者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插圖,或啟發(fā)學生繪聲繪色地敘事,或栩栩如生地狀景,或形神兼?zhèn)涞貙懭耍吡θ墼?、畫、情、景、色、聲于一爐,使學生的想象欲望得以誘發(fā)。譬如《窮人》這課有一幅插圖,畫的是漁夫和他的妻子桑娜在看望床上睡著的兩個孩子。筆者在教這課時,在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的基礎上,指導他們一邊看圖,一邊展開想象。問:“觀察插圖中漁夫和他的妻子桑娜的表情、動作,你能想象出他們這時會想些什么呢?”孩子們通過想象,有的說:“他們想,這樣寒冷的天氣,叫人怎么挨??!他們一定在咒罵不讓人活的鬼天氣!”有的說:“他們在想,即使勤勞的人,從早干到晚,也還是過著窮困的生活,如果喪失了勞動力的人家,生活怎么過呀?”有的還說:“他們一定在想,鄰居那個生病的寡婦西蒙帶著兩個孩子,在這樣寒冷的夜晚怎么樣了?”想象使?jié)O夫和桑娜的形象在孩子們幼小的心田里立起來。
有時筆者會根據(jù)課文感人的故事情節(jié),生動的人物形象,典型的自然與社會環(huán)境,優(yōu)美的文學語言,自己找些圖畫。如在教《草原》這課時,筆者和學生找了幾幅草原風光圖,先讓學生通過欣賞草原的迷人景色:天底下一碧千里;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走到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一幅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到處翠色綠流,輕輕流入云際。讓學生想象此時此刻草原上會出現(xiàn)的各種聲響:叭叭的鞭子聲,得得的馬蹄聲,哞哞的牛羊聲。在這聲色交融的圖畫里,筆者又啟發(fā)學生想象:如果這時你也和作者一起騎著駿馬,在那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揚鞭馳騁,那該多好?。『⒆觽兙拖裥蕾p一首名曲,個個雙眸凝視著掛圖,仿佛不是置身于課堂,而是正在千里之外的蒙古草原上流連忘返,這就使得教學收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二、結合課文,展開想象
這是喚起學生對感知體驗的回憶,展開想象的翅膀,悟出文章的真諦,提高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有效手段。筆者通常釆用的方法是:
(一)補敘略寫的部分
許多文章都采用詳略得當?shù)膶懛ǎ绻谶@些略寫的地方,教師能恰當?shù)卦O置一些疑問,讓學生去思考,去補敘,不僅能啟發(fā)學生開動腦筋,而且有利于加深課文的理解。如《再見了,親人》這課,描寫了志愿軍戰(zhàn)士與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深情,令人感動。課文中有這樣的句子;“記得五次戰(zhàn)役的時候,由于敵機的封鎖,造成了暫時的供應困難,我們空著肚子,在陣地上跟敵人拼了三天三夜。”在這里,筆者就有意讓學生思考、想象志愿軍戰(zhàn)士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用小米加步槍跟敵人浴血奮戰(zhàn)的情景,體會對朝鮮人民的愛,對敵人的恨,英勇殺敵的勇猛雄姿以及人類正義戰(zhàn)爭與非正義戰(zhàn)爭帶來的慘烈。經教師對戰(zhàn)爭歷史背景的補充講解,學生思維的火花被點燃了,他們爭著發(fā)表自已的意見。在這過程中,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體會到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同志、兄弟般的深厚情誼。
(二)還原含蓄的部分
如《金色的魚鉤》這課生動地記敘了老班長在長征路上,為照顧好三個有病的同志走出草地,想盡辦法釣魚,用釣來的魚維持戰(zhàn)友的生命,可自己卻舍不得吃,終因勞累過度而犧牲,只留下一個魚鉤。課文結尾寫道:“在這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對這句話的深刻含義,筆者沒有直接告訴學生,而是讓他們通過對老班長一幕幕動人事跡的回憶,一句句情真意切話語的朗誦,一個個表情動作的想象,漸漸體會“金色”的價值,明白“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不是描寫魚鉤,而是緊扣課題,象征著老班長忠于黨,忠于人民,舍己為人的高貴精神永垂不朽。
三、延伸情節(jié),豐富想象
在教學中,筆者盡量喚起孩子們頭腦中儲備的有關表象,引導他們延伸故事情節(jié),或補充課文內容,從而加速他們再造想象向創(chuàng)造想象轉化,搭建起通向未來廣闊世界的橋梁。如《凡卡》這課,為了引發(fā)學生的想象,筆者要求學生根據(jù)課文內容續(xù)寫凡卡的命運。這樣,一下子縮短了學生和作品之間的時代距離,進一步了解舊沙俄時代窮孩子的悲慘命運。
有些課文從相反的角度指導學生想象出新的意境。如《賣火柴的小女孩》這課,作者用美妙的幻想,提示了小女孩的悲慘遭遇。學生通過閱讀分析理解課文所揭露的社會現(xiàn)實。借此機會,筆者要求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幸福的兒童過春節(jié)的新意境,與這一課形成鮮明的對比,學生很自然地想到自己在歡樂的除夕之夜,耳邊響起鑼鼓聲、歡笑聲、優(yōu)美動聽的樂曲聲,眼前出現(xiàn)一家人圍在一起吃豐盛的年夜飯的情景……這一幕幕幸福的情景,浮現(xiàn)在孩子的腦海中。這里的想象不但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教育了他們懂得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
綜上所述,課堂教學是靈活多樣的,教師應因材施教,創(chuàng)設有利的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從而增強他們的思維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