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先
摘 要:自主學習是對“以人為本”科學教育理念的完美詮釋,可以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而被視為現代初中學生的必備素質之一。本文立足初中英語教學現狀,對初中英語自主學習課堂模式的內涵、特點及實施策略進行了初步探索,以期為初中英語教學效率的提高和學生的個人終身發(fā)展提供有效的幫助。
關鍵詞:初中英語;自主學習;特點;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4-250-01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1]這就要求,初中英語教學要“以人為本”,在學生學習知識、習得技能的同時,取得個性和個人的雙重發(fā)展。因此,在實際的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授人以漁”,然后“退居二線”,讓學生真正占據課堂的主體地位,通過自主學習使其得以自由、全面發(fā)展。
一、自主學習課堂模式的內涵及特點
要弄清自主學習課堂模式的內涵之前,首先必須界定自主學習的概念。綜合前人的研究,自主學習是學習者根據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自主管理和安排,包括學習目標的確立、計劃的制定、自我監(jiān)督以及自我評價等。根據這一定義,筆者認為,自主學習課堂模式的內涵為,教師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情感需要以及教學實際,運用一定的教學方法和技巧,充分影響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在其指導下,使學生能夠快樂、能動、富有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教學活動,最終找出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的最佳解決辦法,達成教學目標和學習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在自主學習課堂模式下,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處于主體地位,并且,學生的態(tài)度和能力是此教學模式的核心。根據自主學習的概念以及自主學習課堂模式的內涵,初中英語自主學習課堂模式應包含四個特點:(1)自主性。學生具有強烈的學習欲望和動力,在課堂英語學習中能夠進行自我支配、調節(jié)和控制。如,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計劃,并愿意為實現該目標或計劃全力以赴、發(fā)揮潛能;善于發(fā)現和解決問題,并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就百思不解的問題向老師或同學發(fā)問、請教、探討等。(2)能動性??是笮轮R,樂于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去積極主動地接受、認知、探索新的知識信息,并對其進行分析、吸收、加工、整理或改造,以豐富自己的知識建構。(3)創(chuàng)造性。教學內容不局限于教材,能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可以融入自身獨特、獨到的眼光、見解和看法,做到想象豐富、思維發(fā)散、舉一反三,靈活掌握并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4)差異性。尊重并重視客觀存在的學生個體差異,能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充分激發(fā)并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掘他們每一個人的潛能,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讓自主學習在學生心中“生根萌芽”、“結蒂開花”。
二、初中英語自主學習課堂模式的實施策略
1、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強烈的學習動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崛起的根源。只有學生在具備一定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時,他們才會自覺、自愿、自動地進行英語學習,而且,自主學習意識和習慣的形成需要強烈且持久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去支撐。因此,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運用一些教學技巧和手段去激發(fā)、調動并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課前設置一些有趣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中組織一些帶有小組合作性質的任務型活動、在課后布置一些探究性的問題等,盡最大努力讓學生體驗和感受英語學習樂趣,自主探求英語知識和技能,收獲成功的喜悅。
2、尊重個體化差異,進行分層教學。眾所周知,學生間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而且,英語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雙重性質也要求英語教學要“以人為本”,關注每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因此,初中英語自主學習課堂模式的創(chuàng)建要建立在“尊重個體差異”、“分層教學”、以及“因材施教”的基礎之上。實際操作中,教師可以根據成績將全班學生分為A、B、C三層,然后以“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分為若干學習小組,在課堂活動或課下學習時均以小組為單位,實行“組間競爭”和“組內合作”。完成課堂語言活動或任務時要群策群力,分工明確,有條不紊,各司其職。一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精神、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二來可以為每個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發(fā)掘潛能、施展才能的機會。
3、聯系生活實際,實行任務型教學。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所所長龐維國教授認為,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自信心和責任感,引導、幫助學生自主探求、理解和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持續(xù)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是初中英語自主學習課堂模式的主要任務。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設計和組織一些與學生實際生活有密切聯系的任務型教學活動,并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融入。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后,個人:制作并填寫家庭成員生日登記表,為其中某一個家人制作一張生日賀卡,并要附有至少一句英文生日祝福語;小組:編排一段和生日話題有關的英語會話,排練Happy Birthday這首英文歌曲。通過這些任務,不但可以將小組和個人有機結合起來,而且密切了學生知識和他們現實生活的聯系,讓所學知識實際運用于生活。
三、結論
初中英語自主學習課堂模式的實質為“以人為本”,人文教育是其精髓所在。教師只有真正將學生置于課堂的主體地位之上,在教學內容上聯系他們的生活實際,在教育方式上體恤他們的身心情感,在教學過程中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才能切實激發(fā)和維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動力,將課堂上自主學習模式演變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日常學習習慣,從而為他們終身的發(fā)展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 李曉東.英語自主學習模式中教師角色探析[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 2002,(4).
[3] 龐維國.自主學習理論的新進展[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