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勝
【摘 要】教師的教育心理素質直接影響著教育教學的質量,教師素質包括很多方面,但是在這其中,心理素養(yǎng)是最為重要的一部分,是綜合素質的核心要素。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養(yǎng),才能夠順利的進行教育教學工作,才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本文主要探討教師教育心理素養(yǎng),旨在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促進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
【關鍵詞】教師 教育心理素養(yǎng) 提高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如果一名教師沒有良好的教育心理素質,那么他將難以勝任教師這份神圣的工作職位,也不會在教育這一領域有所作為。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學生,教師的教育心理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素質。當前,我國的教育正在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而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推行創(chuàng)新教育。為了配合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我們必須要提高教師的教育心理素質,以促進素質教育的實現。
一、教師教育心理素質的內涵及其重要性
(一)教師教育心理素質的概念
教師的教育心理素質,就是指教師在教學互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各種心理特點。教師的教育心理素質大致可以分為五大部分,正是這五大要素,決定和支配著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行為表現,那么這五大要素分別是什么呢?筆者以為,這是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所必須具備的五種心理能力:
1.角色適應力——教書育人的基礎;
2.心靈感悟力——尊師愛生的基礎;
3.情緒控制力——為人師表的基礎;
4.心理承受力——誨人不倦的基礎;
5.教育表現力——靈活機智的基礎。
(二)教師教育心理素質的重要性
教師教育心理素質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教師良好身體素質的必要條件;第二,良好的心理素質與其工作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有密切相關;第三,良好的心理素質會直接影響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師生互動的過程與質量以及師生關系的建立與性質,從而對學生的發(fā)展產生重要的積極或消極的作用??梢?,教師的教育心理素質至關重要,只有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和一個健康的心理素質,才能夠傳遞給學生無限的正能量,培養(yǎng)出國家需要的棟梁之才。
二、影響教師教育心理素質的因素
(一)教師所承擔的多重角色所帶來的心理沖突
教師在教育活動中,絕不僅僅是一名知識的傳播者,更是學生的教育負責人,對學生有著直接的責任。學生離開了父母,走進校園,接受教師的教導,教師就相當于是學生父母的代理人,要像學生的父母那樣去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教師更像是一名“大家長”。除此之外,教師還充當著學生的好朋友這一角色,教師有必要及時的與學生溝通交流,進行心與心的對話,還需要經常性的和學生家長、學校領導交流。這樣的多重身份轉換,極有可能造成教師的心理沖突,從而加重教師的心理負擔。
(二)超負荷的工作生活壓力造成教師心理失衡
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學生和家長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一個社會大背景之下,教師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與競爭。在教書之余,他們還要不斷的學習,以強大自己。他們就像擰緊了發(fā)條的機器,不斷超負荷地運轉,得不到應有的休息。長期處于這種高負荷的工作狀態(tài),必然會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問題。
(三)所經受的心理挫折以及缺乏正確的心理調節(jié)手段
當前的教學活動強調的是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正是因為對學生過分的關注,使得現代社會各界忽視了對教師心理健康的關注,很多人只看到了學生的需求,卻沒有聽到教師的心聲,再加上當前心理服務機構的不健全,造成教師的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的調整和治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一些行為上的偏差。
三、提升教師自身的教育心理素養(yǎng)
(一)學習當代心理學知識,自覺運用心理訓練
教師要提升自己的教育心理素養(yǎng),首先就要用豐富的心理學知識來武裝自己,教師應該積極地通過理智、代償、升華、合理化等心理訓練,來不斷地舒緩壓力,釋放壓力,調整心態(tài),放松自己。
(二)學校要為教師創(chuàng)設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
對學校教學工作而言,教師的心理環(huán)境是指教師所具有的情感、態(tài)度、動機、意志以及價值取向等心理狀態(tài),其影響因素主要包括教師的自信心、人際關系、課堂的氛圍等。教師要想有效地、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教學,需要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因為只有有了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教師就能在工作中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業(yè)績。因此學校要積極幫助教師樹立自信,引導他們不因為別人或社會的評價而有所動搖。
(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更新教學方式方法
教師教育心理素養(yǎng)的提高,還需要教師不斷增強自主發(fā)展意識,社會和學校環(huán)境對教師教育心理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只是起著影響和制約的作用,而起決定作用的正是教師自己要增強自主發(fā)展意識,要使發(fā)展成為自己內在的追求,增強自身素質,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教師要不斷的更新教學方式,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包括課堂語言組織能力、教學能力、管理能力等等。當今時代,科學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高科技手段被運用于教育教學中,教師要主動的汲取這些優(yōu)秀的教學資源,學會運用最新的高科技教學手段,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黃晉德. 以人為本,優(yōu)化學校管理機制[J]. 廣西教育,2008(10).
[2]徐學俊,呂莉. 大學優(yōu)秀教師心理素質結構的理論建構及量表編制[J]. 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