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紅外線燈、殼聚糖長效抗菌材料聯(lián)合局部氧療對治療壓瘡的效果。方法 選擇2013年9月~2014年6月Ⅱ期壓瘡患者48例,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20例,采用常規(guī)的局部消毒換藥方法。實驗組28例 ,采用局部氧療、殼聚糖長效抗菌材料外噴、紅外線燈照射聯(lián)合治療。結果 實驗組27例治愈,1例好轉,治愈率96.4%,有效率100%。對照組12例治愈,2例好轉,治愈率60%,有效率70%。結論 兩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采用紅外線、殼聚糖長效抗菌材料噴霧、局部氧療聯(lián)合治療對Ⅱ期壓瘡患者療效顯著。
關鍵詞:紅外線;殼聚糖長效抗菌材料;局部氧療;壓瘡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9月~2014年6月48例壓瘡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實驗組28例,男16例,女12例,腦血管疾病偏癱12例,冠心病2例,糖尿病3例,癌癥晚期5例,骨折5例,其它疾病1例,壓瘡部位:骶尾部20例,髖關節(jié)2例,肩胛部1例,足跟部3例,踝部2例,淺II期15例,深II期13例;對照組20例,男12例,女8例,腦血管疾病偏癱10例,冠心病2例,糖尿病2例,癌癥晚期2例,骨折3例,其它疾病1例,壓瘡部位:骶尾部13例,髖關節(jié)1例,肩胛部1例,足跟部4例,踝部1例,淺II期12例,深II期8例。兩組資料統(tǒng)計學處理無顯著差異性(P>0.05)。
1.2 方法
1.2.1實驗組 對壓瘡表面有水泡形成的用碘伏消毒,用5ml的注射器從水泡底部抽出泡內(nèi)液體,碘伏消毒后局部吹氧10min,外噴殼聚糖長效抗菌材料,再用紅外線燈照射,2次/d,15~20min/次;已破潰的用生理鹽水清洗創(chuàng)面后用碘伏消毒創(chuàng)面,吹氧15min,外噴殼聚糖長效抗菌材料,再用紅外線燈照射3次/d,15~20min/次。紅外線燈距離創(chuàng)面30~50cm,溫度控制在45℃~55℃,照射時有專人看護,觀察并控制紅外線燈的溫度,隨時調(diào)整距離,避免燙傷患者。
1.2.2 對照組 對壓瘡表面有水泡形成的用碘伏消毒,用注射器抽出液體后消毒用敷料包扎,換藥2次/d;對于有創(chuàng)面的用生理鹽水清洗后碘伏消毒,外敷利凡諾紗條,再用敷料外包扎[1]。實驗組和對照組均給予常規(guī)壓瘡護理,根據(jù)壓瘡部位、創(chuàng)面大小定時翻身,給予氣墊床、三角墊減輕局部壓力,保持床單元的整潔舒適,避免潮濕和污漬對皮膚的刺激,嵵還要每天給予擦浴,按摩受壓部位。加強全身營養(yǎng)支持,增加高蛋白、高熱量飲食,添加蛋、奶、魚、肉豆類含蛋白質(zhì)高的食物,增加皮膚的修復能力。
1.3治療效果評定 治愈:瘡面愈合、結痂并脫落。有效:瘡面縮小,局部干燥,有肉芽組織生長。無效:瘡面擴大,分泌物增多[2]。
2結果
實驗組通過以上方法的治療,壓瘡1d后開始紅腫逐漸消退顯效,1~2d干燥結痂,瘡面逐漸縮小,1w左右基本上痂體脫落,新皮生成,2w后完全治愈。28例壓瘡患者中27例治愈,1例好轉。治愈率達96.4%,有效率達100%。對照組20例壓瘡患者中12例治愈, 2例好轉。治愈率達60%,有效率達70%。兩組治療治愈率及有效率差異顯著,實驗組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隨著人們對壓瘡的不斷認識加深,有關壓瘡的治療與護理方法不斷更新。以往傳統(tǒng)的單一的換藥方法來治療壓瘡,其效果不顯著,也越來越被人們所放棄。采用外紅外線照射、噴殼聚糖長效抗菌材料、局部吹氧聯(lián)合治療可以提高局部治療的效果。
局部吹氧可以使壞死的脂肪和蛋白組織液化,能迅速使氧氣流通過潰瘍面吸收,抑制創(chuàng)面厭氧菌生長,改善組織中低氧狀態(tài),提高組織供氧,促進局部組織有氧代謝。
殼聚糖長效抗菌材料主要成分是殼聚糖季銨鹽和有機硅季銨鹽,是以天然深海洋生物提取物為主體,融合傳統(tǒng)藥學及海洋生物高科技技術,通過現(xiàn)代生物技術將傳統(tǒng)殼聚糖季銨化,不僅可以保持殼聚糖原有良好的成膜性、抗菌性、吸濕保濕性、促進肉芽生長和皮膚再生、加速愈合,減少疤痕。殼聚糖長效抗菌材料噴霧至皮膚、粘膜或創(chuàng)面表面形成一層穩(wěn)定致密并帶正電荷的離子網(wǎng)狀膜,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有較強殺滅作用,而且不會產(chǎn)生耐藥性。當噴于壓瘡表面時,可以吸附于細菌、真菌、病毒等表面,形成一層高分子膜,阻止營養(yǎng)物質(zhì)向細胞內(nèi)運輸[3]。噴霧至壓瘡表面,可以和細胞膜表面所帶的負電荷相互作用,使病原微生物賴以呼吸的酶失去作用而窒息,使其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并不易產(chǎn)生耐藥性,起到物理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紅外線局部照射,可擴張局部血管,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速滲出液的吸收,還可降低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性,有鎮(zhèn)痛、解除橫紋肌和平滑肌痙攣以及促進神經(jīng)功能恢復等作用。同時紅外線照射可以使局部溫度升高,促進殼聚糖長效抗菌材料對局部組織的滲透,能更有效地發(fā)揮殼聚糖長效抗菌材料殺菌效果。
局部吹氧、殼聚糖長效抗菌材料噴霧、紅外線照射聯(lián)合治療,在治療上縮短了壓瘡的愈合時間,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在費用上價格廉價,是值得推廣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張志萍,陳潤蓮.中藥紗條治療糖尿病足潰瘍的療效觀察[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0,29(3):58.
[2]袁浩斌.新編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第3版.2012:281-283.
[3]侯小琴,尹利華.殼聚糖醫(yī)用膜治療糖尿病病足潰瘍的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4,12:37-38.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