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急性肺膿腫的臨床診斷及治療。方法 回顧性研究分析20例急性肺膿腫的臨床資料。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及X線檢查進行診斷。臥床休息,加強支持療法,對癥治療,使用大劑量的抗菌藥物治療。結果 急性肺膿腫經積極有效的治療,治愈率可達80%。結論 合理的應用抗生素和供給足夠熱量和維生素、必要氨基酸和血漿,注意補充水分,維持電解質平衡,必要時吸氧。
關鍵詞:急性肺膿腫;臨床檢驗;X線診斷
急性肺膿腫:肺膿腫是多種病因所引起的肺組織化膿性病變,形成包括壞死物或液化壞死物的膿腔,常出現(xiàn)液平面。急性起病,發(fā)病時間小于6w,寒戰(zhàn)、高熱,呈弛張熱,咳嗽、咳粘液痰,或咳粘液膿性痰。伴患側胸痛、氣促。病后10d左右咳嗽加劇,咳大量膿痰,常見咯血。根據(jù)病因可分為吸入性肺膿腫,病原體經口、鼻、咽腔吸入,為急性肺膿腫發(fā)病的最主要原因。血源性肺膿腫,因皮膚外傷感染、中耳炎或骨髓炎等所致的菌血癥,菌栓經血行播散到肺,引起小血管栓塞、炎癥和壞死而形成肺膿腫。多先有原發(fā)病灶引起的畏寒、高熱等全身膿毒癥的表現(xiàn),經數(shù)日或數(shù)周后才出現(xiàn)咳嗽,咳痰,痰量不多,極少咯血。繼發(fā)性肺膿腫,多繼發(fā)于其他疾病,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白桿菌肺炎、空洞性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癥和支氣管癌等繼發(fā)感染,可引起急性肺膿腫。肺部鄰近器官化膿性病變或外傷感染、膈下膿腫、腎周圍膿腫、脊柱旁膿腫、食管穿孔等,穿破至肺亦可形成膿腫。肺膿腫的發(fā)病部位右肺多于左肺,下葉多于上葉,一般單發(fā)者為多。根據(jù)細菌培養(yǎng)的藥物敏感試驗選擇抗菌藥物。積極抗感染治療的同時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治療基礎疾病,對提高治愈率、減少病死率同等重要。選取臨床2013年5月~12月收治的20例患者的臨床診斷及治療體會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36例急性膿腫患者 男18例, 女18例,年齡25~46歲,發(fā)病急劇,急性病容,有高熱、寒戰(zhàn)、乏力,咳嗽、胸痛,發(fā)病1w左右可有大量膿痰,有腥臭味,放置后可分3層,上層為白色泡沫樣,中層為混濁液,下層為膿性物質。每天咳痰可達數(shù)百毫升,而且痰均有腥臭味。
1.2輔助檢查 WBC可達20×109/L以上,中性粒細胞>0.8~0.9,核明顯左移,常有毒性顆粒,痰液培養(yǎng),包括厭氧菌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有助于確定病原菌和選擇有效的抗生素。血源性者的血培養(yǎng)可發(fā)現(xiàn)致病菌。膿腫的X線表現(xiàn)根據(jù)類型,病期,支氣管的引流是否通暢以及有無胸膜并發(fā)癥有所不同。在肺組織壞死、肺膿腫形成后,膿液經支氣管排出,膿腔出現(xiàn)圓形透亮區(qū)及氣液平面,其周圍被濃密炎癥浸潤所環(huán)繞。吸入性肺膿腫在早期化膿性炎癥階段,有典型的X線征象為大片濃密模糊炎性浸潤陰影,邊緣不清,分布在一個或數(shù)個肺段,與細菌性肺炎相似,膿腫形成后,大片濃密炎性陰影中出現(xiàn)圓形透亮區(qū)及液平面。消散期,膿腔周圍炎癥逐漸吸收,膿腔縮小至消失,最后殘留少許纖維條索陰影。胸部CT檢查:可更好了解病變范圍、部位及空腔情況?;颊叨嘤袧饷芮蛐尾≡睿渲杏幸夯?;或有呈類圓形的厚壁膿腔,膿腔內有液平面出現(xiàn),膿腔內壁不規(guī)則狀,周圍有模糊炎性影。伴膿胸者尚有患側胸腔積液改變。
1.3鑒別診斷 細菌性肺炎:早期肺膿腫與細菌性肺炎在癥狀和X線胸片表現(xiàn)很相似,但常見的肺炎鏈球菌肺炎多伴有口唇皰疹、鐵銹色痰而無大量膿臭痰,X線胸片示肺葉或段性實變或呈片狀淡薄炎癥病變,邊緣模糊不清,沒有空洞形成。當用抗菌藥物治療后仍高熱不退,咳嗽,咳痰加劇并咳出大量膿痰時應考慮為肺膿腫。
空洞性肺結核繼發(fā)感染:空洞性肺結核是一種慢性病,起病緩慢,病程長,可有長期咳嗽、午后低熱、乏力、盜汗,食欲減退或有反復咯血。X線胸片顯示空洞壁較厚,一般無氣液平面,空洞周圍炎性病變較少,常伴有條索、斑點及結節(jié)狀病灶,或肺內其他部位的結核播散灶,痰中可找到結核分枝桿菌。
1.4治療 原則上應根據(jù)細菌學和藥敏試驗結果選用抗生素??蛇x用青霉素、阿米卡星,待細菌學和藥敏報告后再調整用藥。合并厭氧菌感染者可加大青霉素劑量或加用林可霉素,甲硝唑口服[1]。青霉素靜脈滴注240萬~1000萬/d,嗜肺軍團桿菌所致肺膿腫,可選紅霉素或喹諾酮類抗生素,療程一般8~12w。阿米巴肺膿腫應用甲硝唑等抗阿米巴治療?;蚺R床癥狀完全消失,X線片顯示,膿腔及炎癥病變完全消散,僅殘留條索狀纖維陰影為止,痰濃稠者,可用霧化以利痰液引流。體位引流排膿是縮短病程,加速病灶愈合,提高治愈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一般情況好,發(fā)熱不高的患者,使膿腫位于高位,在患部輕拍,2~3次/d,10~15min/次,有明顯痰液阻塞征象,可經纖支鏡沖洗并吸引。經內科常規(guī)治療3個月以上仍咳膿痰、膿腔無明顯改變者,或合并威脅生命的大咯血或不能與肺癌等鑒別時可行手術治療[2]。
2 結果
急性肺膿腫經積極有效治療,治愈率可達86%。
3 討論
急性肺膿腫起病急驟,畏寒高熱,約經8~14d空腔形成后40%~70%的病例咳大量膿性帶臭味痰。病變累及胸膜,可出現(xiàn)胸痛,約1/3的病例同膿腫破入胸腔可形成膿胸,出現(xiàn)包裹性膿胸時,呼吸運動受限,氣促加重。
肺膿腫治療原則是抗菌藥物治療和膿液引流。急性中毒癥狀明顯者應臥床休息,加強支持療法,供給足量熱量和維生素,必有氨基酸和血漿等,注意補充水分,維持電解質平衡,必要時吸氧。對癥治療包括解熱,止咳祛痰等。有效的引流排膿可縮短病程,提高治愈率,是治療肺膿腫的重要措施。改善氣道受限,支氣管舒張劑可改善氣流受限,并幫助清除分泌物,伴有氣道高反應及可逆性氣流受限的患者常有明顯療效。對細菌肺膿腫而言,經驗性抗生素治療應覆蓋臨床懷疑的所有可能的病原體。早期的一線治療首選青霉素G,但隨著細菌耐藥出現(xiàn),尤其是產生B-內酰胺酶的革蘭陰性厭氧桿菌的增多,青霉素G的治療,效果欠佳,甚至失敗,甲硝唑和克林霉素,輔以青霉素G對嚴重的厭氧菌肺炎是一種有效的的選擇。
血源性肺膿腫常為葡萄球菌感染,可選用耐青霉素酶的青霉素,當青霉素過敏時,可選用靜脈頭孢菌素及萬古霉素。對于肺炎克雷白桿菌或其他一些兼性需氧革蘭陽性桿菌,選用氨基糖苷類。
參考文獻:
[1]鄒忠.胸部X線診斷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2.
[2]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第11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1590-1593.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