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應用霧化吸入聯(lián)合機械輔助排痰的療效。方法 將2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在霧化吸入30min后,應用振動排痰機輔助排痰,觀察患者指尖血氧飽和度或SPO2是否升高,痰液排出是否順利。結果 振動排痰后有效率為100%。結論 霧化吸入聯(lián)合機械振動排痰治療,有利于患者痰液的引流,更好地改善肺部感染患者血氧。
關鍵詞:COPD;肺部感染;霧化吸入;振動排痰
我科COPD肺部感染患者,體質弱,由于反復的呼吸道炎癥,使氣道黏膜纖毛運動減弱、功能降低,尤其是老年患者,往往有咳痰無力和反應遲鈍,使痰液不易排出,不利于呼吸道感染的治療。因此,對于這類患者,護士最重要的是做好氣道管理。排痰是氣道護理最基本、最常見的護理措施[1]。我科從2012年7月始,對23例肺部感染排痰困難的患者采用霧化吸入稀釋痰液的同時聯(lián)合給予機械輔助排痰,有效地促進了痰液的排出,有助于呼吸道炎癥的控制,從而改善呼吸衰竭,取得一定效果,現(xiàn)將其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2年7月~2013年8月本科室收治的COPD合并肺部感染引起痰液粘稠、積聚無力排出者,采用霧化吸入聯(lián)合機械輔助排痰治療23例,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齡在58~92歲,平均年齡72.6歲。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fā)作合并呼吸衰竭10例,合并腦血管疾病繼發(fā)肺部感染者7例,建立人工氣道者6例。
1.2 方法 先給予生理鹽水2ml、沐舒坦30mg空氣壓縮泵霧化吸入,患者采取半坐臥位,操作前護士指導患者把口含嘴包住,大約4cm,盡量用口緩慢深呼吸,呼氣末屏氣5s后,用鼻呼氣。充分稀釋痰液,3次/d。霧化結束30min后給予機械輔助排痰,調節(jié)治療儀轉速為20~60/s(第1次應用宜從低轉速開始,根據(jù)患者的耐受力加快轉速.以患者自覺舒適為宜);給予患者取側臥位,根據(jù)x線檢查確定病變部位及范圍,一手握叩擊手柄,使叩擊頭與皮膚接觸緊密,從下向上,從外到內,由周圍到中央向肺門勻速移動叩擊頭,遍布整個肺野,避開胃及心臟;操作時間10~15min/次。
1.3 效果評價 排痰后聽診肺部濕羅音減少,指尖血氧飽和度(SPO:)≥93%或SPO2:升高10%以上,3d后痰液明顯減少且易咳出,無明顯痰鳴音,呼吸音基本達到正常。
2 結果
有效率為100.0%。治療時間2d~12d,平均5.5d。
3 討論
3.1 COPD患者,由于反復的呼吸道炎癥,使氣道黏膜纖毛運動減弱、功能降低,尤其是老年患者,往往有咳痰無力和反應遲鈍,使痰液不易排出,不利于呼吸道感染的治療。而廣譜抗生素和皮質激素的廣泛應用以及全球日益加重的院內多重耐藥細菌感染的問題,致使肺部感染發(fā)病率增高[2]。為了更好地控制肺部感染。往往給予患者高效聯(lián)合抗生素治療,但療程長,費用高,不合理使用易致細菌耐藥性增加[3]。多數(shù)患者痰液粘稠不宜咳出,阻塞氣道而影響肺通氣,增加肺部感染治療難度[4],因此,利用沐舒坦霧化吸入,充分稀釋痰液后,再聯(lián)合振動排痰機對肺部感染患者排痰,根據(jù)物理原理,利用力學,在人體表面產生一個特定力的方向,產生很強穿透力,可穿透皮膚、肌肉、組織及體液,松動肺內痰液,痰液順著力的方向作水平運動,使痰液從小支氣管一支氣管一氣管方向排出,達到排痰效果[5]。本組治療結果顯示,患者治療效果達到100.O%。未發(fā)現(xiàn)有治療并發(fā)癥。在治療過程應注意以下護理要點。
3.2 護理
3.2.1 嚴格掌握振動排痰機的適應癥與禁忌癥。霧化吸入時,注意吸入方法,確保藥液充分吸入。
3.2.2 治療前的準備①操作前護士應熟悉患者的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有治療禁忌癥,同時向患者及家屬解釋振動排痰的意義及作用,消除患者治療的顧慮,取得患者配合。②霧化后不宜立即進行排痰,待藥物起效后再進行排痰。③治療前應先檢查儀器的性能。根據(jù)x線檢查確定患者病變部位及實施治療的范圍:操作時間一般選擇在餐前2h或餐后2h:有持續(xù)胃腸內營養(yǎng)者暫停輸注,必要時可抽空胃內容物,避因振動引起惡心、嘔吐、食物反流等而導致誤吸引起吸人性肺炎。給予患者取側臥位,不能翻身者可取平臥位,從胸部及肺部兩側作振動排痰。
3.2. 3治療過程的護理①操作過程要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如神志清楚患者可在操作過程適當與患者交談,詢問患者感受,減少患者緊張情緒;如痰液較多,可暫停操作,囑患者先咳嗽,排出部分痰液后再繼續(xù)操作;如患者神志、心率、呼吸、血壓、面色、SPO:等有異常,應立即停止操作并做緊急處理。②操作后對于能坐立患者囑其雙下肢放松,上身微向前斜傾,深吸氣后用力咳嗽,將痰液咳出,不能咳嗽者進行吸引器吸痰。③每次治療后,應用聽診器聽診患者肺部羅音是否有減少,觀察患者痰液量、色、性質變化情況,評估排痰的效果并做好記錄。④操作時間不宜過長.每次時間控制在10~15ndn為宜,避免患者過于疲勞。
3.2.4健康指導治療期間,指導患者進行肺功能鍛煉,有效咳嗽、咳痰及避免受涼感冒,以便增加治療的效果。
4 結論
霧化吸入聯(lián)合機械振動排痰機治療,通過有效解決患者痰液積聚.解除患者呼吸道阻塞的問題,增加患者舒適感.減少了抗生素應用,同時避免了人工手法由于力度不均勻時對患者產生的不舒適感,從而也提高了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和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王蓓,劉雪琴.氣道排痰護理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7):63.
[2]王曾禮.內科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62-65.
[3]印潔.施毅.降階梯治療在重癥肺部感染治療中的地位[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jiān)護雜志,2008,7(1):9.
[4]馬德堂,張瑞,馬璇,等.G5振動排痰機在支氣管擴張患者感染加重期的應用[J].山東醫(yī)藥,2008,48(4):87-88.
[5]劉雨村,丁敏.體外振動排痰機在COPD患者中應用的效果觀察[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33(4):502.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