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解除抑郁癥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選取抑郁癥患者發(fā)生便秘90例,隨機分兩組,每組45例,對照組給予果導、番瀉葉導瀉,研究組在此基礎上予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大便通暢情況。結(jié)果 研究組治療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且腹痛、腹瀉等不良反應少于對照組。結(jié)論 綜合護理干預有效解除抑郁癥患者的便秘,且不良反應少。
關鍵詞:抑郁癥;便秘;護理
便秘目前國際上較為統(tǒng)一的標準[1]系指便秘癥狀持續(xù)3d以上,排除器質(zhì)性病變并且具備下述2或2個以上條件:①自發(fā)性排便次≤3次/w;②25%以上的時間排便困難;③25%以上時間糞質(zhì)較硬或\"呈硬球狀\";④25%以上時間排便有不盡感或不暢。便秘可引起腹痛,腹脹,食欲減退,肛門腫脹,痔瘡,甚至便血。便秘如果不及時處理,可引起腸梗阻;甚至由于長期便秘會嚴重妨礙人體排毒,導致人體中毒而死亡。便秘是住院抑郁癥患者常見癥狀及藥物副作用,由于排便困難,可使患者焦慮不安影響其休息、睡眠及進食,導致病情加重。筆者對45例抑郁癥患者發(fā)生便秘進行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心理科科住院的90例抑郁癥便秘患者均符合CCMD-3診斷標準,住院天數(shù)是20~70d,年齡為16~68歲,平均(38.26±12.14)歲。隨機分為,研究組45例,文盲、小學12,初中20例,高中及中專10例,大專及以上3例。對照組45,文盲、小學13,初中17例,高中及中專12例,大專及以上3例,在年齡、文化背景等方面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所選病例均排除消化系統(tǒng)基礎疾病,無便秘病史,使用的抗抑郁藥為SSRI或SNRI類。住院5~8d內(nèi)可出現(xiàn)便秘癥狀,1w內(nèi)排便次數(shù)少于2次。
1.2方法 晚班護士每日詢問患者排便情況,對照組于出現(xiàn)便秘后給予果導、番瀉葉口服。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由護理人員統(tǒng)一給予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2.1飲食指導 膳食纖維是食物被消化后的主要殘渣,是形成糞便的主要成分,可刺激腸壁產(chǎn)生腸蠕動,增加食物殘渣對腸管壁刺激作用,激發(fā)排便[2]。要求患者進餐適量,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糙米、玉米等粗糧;韭菜、菠菜、芹菜等蔬菜;香蕉、蘋果、橙子等水果;禁食辣椒、芥末、胡椒、生姜等。
1.2.2飲水指導 飲水不僅可以清除腸道內(nèi)的毒素,而且可以刺激胃腸反射,潤滑胃腸道,促進正常腸蠕動,利于排便。故飲水不少于2000ml/d,特別是早晨應空腹喝一杯溫蜂蜜水或一大杯淡鹽水[3],有助于大便通暢。
1.2.3指導患者腹部自我按摩 腹部按摩可促使結(jié)腸內(nèi)容物向下移動,并增加腹腔內(nèi)壓,促進排便。具體方法是:讓患者躺在床上,雙腿屈曲,腹肌放松,用拇指以外四指指腹從下腹開始向上向左,再向下順時針按摩,當按摩至左下腹時適當增加指腹力量,以不感覺疼痛為度。15~20min/次,2~3次/d,可刺激腸蠕動,促進排便[4]。每次按摩時應排空小便,且在飯后30~60min進行,避免過飽或在饑餓下進行。
1.2.4肛提肌訓練 肛提肌訓練,可提升肛門括約肌的力量,可以幫助大便排出。具體方法是:囑患者全身放松,平躺雙膝彎曲,吸氣時肛門用力內(nèi)吸上提緊縮肛門,呼氣時放松肛門,如此循環(huán),做4~5次/d,10min/次左右。
1.2.5適當?shù)捏w育鍛煉 對輕、中型便秘者,應鼓勵患者積極參加工娛療活動,如:跳繩、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等增加腹肌力量,以促進排便。
1.2.6心理護理 有針對性對患者進行安慰與疏導,告知患者排便是通過神經(jīng)反射完成的,焦慮、恐懼和悲觀失望均可造成便秘[5]。同時說明便秘是一種常見的藥物副反應,可以有很多方法解決,不會造成嚴重的傷害,以消除患者緊張情緒和思想顧慮,同時要耐心聽取患者的主訴,鼓勵患者盡量自行排便。
1.2.7排便訓練 囑患者早餐后嘗試排便,此時胃腸反射引起便意,即使無便意也應該堅持,從而可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1.3治療效果評判標準[6] 治療48h內(nèi)排便為顯效,96h內(nèi)排便為有效,96h后排便或無便者,需進一步借助藥物幫助為無效。同時記錄病患者便后腹痛、腹瀉情況。
1.4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13.1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當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當P>0.05時,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見表1。
3 討論
3.1據(jù)國內(nèi)文獻報道住院精神病患者便秘發(fā)生率為57.4%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痛苦,甚至影響患者服藥的依從性,從而導致病情反復。抑郁癥患者便秘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①由于抗抑郁藥物的抗膽堿能及鎮(zhèn)靜作用,使患者活動減少,腸蠕動減弱;②由于抑郁癥患者本身的癥狀如:生活消極被動、懶散、木僵等引起進水量減少;③抑郁癥患者多有不想講話、對任何事情不感興趣,有時對便秘不能主動訴說或不愿說;④有些年老體弱者排便反射不敏感;⑤抑郁癥患者的個體差異引起,如:飲食結(jié)構(gòu)不合理,部分患者不喜歡吃蔬菜、水果等粗纖維食物;⑥有些年輕女性經(jīng)常穿塑身衣也致便秘。
3.2精神科臨床上常用便秘治療方法為使用緩瀉劑如:番瀉葉、果導等藥物,特別是番瀉葉用量不易控制,量少無效,量大患者無法接受,患者對藥物反應及耐藥性不同,且服藥后易出現(xiàn)腹痛、腹瀉等不良反應。如何找到一個有效、副作用小的方法來解除便秘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對精神科便秘患者有重大的意義。綜合護理干預主要是通過腹部按摩、指導患者通過調(diào)整飲食、飲水結(jié)構(gòu),督促患者多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工娛療活動,每日早餐后30min督促患者蹲廁所10~20min,進行排便行為訓練,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同時進行提肛訓練,提升胃腸刺激,提高肛門括約肌力量。積極有效的心理疏導,幫助患者解除因擔心預后而產(chǎn)生的恐懼、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同時消除患者對解大便產(chǎn)生的羞怯感??朔涣记榫w,從多方面有效幫助患者解除便秘帶來的痛苦。
3.3本研究筆者對45例抑郁癥患者便秘進行綜合護理干預,結(jié)果研究組對抑郁癥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緩解抑郁癥患者便秘病情,減少痛苦,也可減少便秘產(chǎn)生,且此方法安全有效,操作簡單,副反應小,患者樂于接受。同時也使患者學到一定的保健知識,建立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增加患者服藥的依從性。
參考文獻:
[1]Thompson WG,Creed F,Drossman DA,et al.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 and function abdominal pain[J].Gastroenterol Int,1992,(5):75-91.
[2]程琦,等.精神科患者便秘觀察及護理干預[J].中國護理雜志,2008,(10).
[3]李建榮.便秘患者護理[J].護理研究,2005,19(7B):122.
[4]趙曉麗,李宣蘭.骨科臥床患者便秘原因分析與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5,18﹙5﹚:463.
[5]王全珍,徐曉洛.現(xiàn)代老年護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9:106.
[6]張美英.腦出血便秘患者護理干預的臨床觀察[J].護理研究,2008,22(7A):1754-1755.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