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臨床資料,分析子宮肌壁間妊娠的病因、發(fā)病機理及治療方法。
關鍵詞:子宮肌壁間妊娠;超聲診斷;腹腔鏡介入治療
子宮肌壁間妊娠[1],屬極為罕見的異位妊娠,約占異位妊娠的1%,系受精卵著床在子宮肌壁層,四周被肌層組織環(huán)繞,受精卵與子宮腔有肌層相間隔,因此它與宮腔不相通,因有豐富血供,受精卵可在肌層內生長發(fā)育。國內外少見報道,我院在腹腔鏡下成功治療1例子宮肌壁間早孕妊娠患者。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患者女,21歲,孕2產0,因停經52d,清宮術后,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伴惡心,嘔吐,頭暈4h于2014年4月27日入院。患者于停經40d時在外院行人工流產術,術后因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行B超檢查,發(fā)現孕囊,逐行清宮術。因持續(xù)性不規(guī)則陰道路流血伴惡心,嘔吐,4h前突發(fā)頭暈來診。
入院查體:一般情況良好。婦科檢查:陰道內見少許血性液體,宮頸柱狀上皮異位,著色,無舉痛,子宮后位,稍增大,質地中等,活動差,輕壓痛;雙側附件未及包塊,無壓痛。輔助檢查:血紅蛋白96g/L;血HCG:3529U/L;經陰道CDFI提示:子宮增大,宮腔內見一妊娠囊及胚芽,可見心管搏動;孕囊與宮壁關系緊密,CDFI:孕囊周邊可探及血流\"呈彩環(huán)\"狀。雙側附件區(qū)未見明顯異常。
臨床診斷:異位妊娠,子宮發(fā)育畸形?行經腹腔鏡盆腔探查術,術中見:子宮增大約50d孕大小,充血,表面附著大量炎性絮狀物,左后壁近宮底處明顯外凸約3.0×3.0cm大小包塊,血供豐富。左側輸卵管近端內側與同側卵巢固有韌帶疏松粘連,外側與圓韌帶疏松粘連,遠端內側與同側卵巢疏松粘連,傘端與網膜束狀粘連。與家屬溝通后,家屬要求行子宮左后壁開窗取胚同時行盆腔粘連分解術并簽字。在子宮后壁肌壁間注入稀釋的垂體后葉素6u,用單極電鉤在包塊表面凸出處橫行切開長約2.5cm,妊囊明顯外凸,見明顯絨毛組織,全部取出裝入袋并取出盆腔送病檢。反復用生理鹽水沖洗切口,在妊娠病灶周圍肌層內注入稀釋的MTX30mg,縫合子宮肌層,漿肌層后行分粘術。術后予預防感染治療,患者恢復順利。術后診斷子宮左后壁肌壁間妊娠。病理報告:子宮肌壁間妊娠[2,3]。
2討論
2.1病因目前尚不明確,但存在以下可能因素[6] ①子宮內膜的損傷、缺陷:患者多有導致內膜損傷、缺陷的病史:如盆腔感染、人流史,導致內膜損傷,瘢痕形成,發(fā)生瘢痕處種植。②子宮漿膜炎癥:部分漿膜層因炎癥破壞而形成局部缺損,當受精卵游走,即可進入缺損處的子宮漿膜著床并植入肌層內。③人工受精:胚胎在移植過程中發(fā)生困難或因技術欠缺誤將胚胎植入子宮肌層內。④妊娠合并子宮腺肌癥:異位的子宮內膜形成竇道,胚胎即有可能經此通道進入肌層,并植入其內。
2.2患者為生育年齡的女性。有人流史,臨床表現為停經,人流術后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血hCG持續(xù)不降,早孕反應未消失,B超檢查提示宮內仍見妊娠囊,逐行清宮術,未刮到絨毛。最后在腹腔鏡下才明確診斷。由于此病易漏診、誤診,極易發(fā)生子宮破裂。迄今為止報道的病例中,子宮破裂,發(fā)生率為11.1%。子宮破裂多發(fā)生于停經11~30w[4],以突發(fā)性下腹痛就診,與其它異位妊娠破裂時的癥狀體征相似。
2.3診斷 子宮肌壁間妊娠的臨床表現與體征與常見的異位妊娠相似,不具備其特異性,目前,國內外對此病的診斷尚無統(tǒng)一標準。我們認為,診斷應依據:①術前輔助檢查:經陰道CDFI[5],特別是CDFI三維立體成像,有助于早期診斷。經陰道超聲可顯示,子宮腔空虛,子宮一側肌層內見孕囊圖像,孕囊被較薄的肌層環(huán)繞,并與宮腔不相通,CDFI:孕囊周圍可見呈\"彩環(huán)狀\",血流,血流較豐富,如見胚芽,可見胚芽內有血流。診斷困難者,可在B超監(jiān)測下,用探針探進宮腔,確定宮腔內有無孕囊,孕囊與子宮肌壁的關系。并可與子宮腔內植入肌層的妊娠進行鑒別診斷,提高其診斷率。有作者認為,如疑是肌壁間妊娠可盡早做磁共振檢查,它具有無創(chuàng)性、,準確性高,等特點。②術后病理診斷,病理所見:?訩大體標本:腫塊應全部位于子宮肌壁間,四周被肌層組織環(huán)繞,腫塊與子宮腔有肌層相間隔,既不與宮腔不相通,也不與輸卵管相通;?訪鏡下:肌壁內病灶見絨毛組織,滋養(yǎng)細胞浸潤肌層。此病例術前因有外院的誤診,雖在足夠重視的情況下,行經陰道超聲檢查,發(fā)現孕囊與肌層關系緊密,血供豐富,但仍未作出正確診斷。術后我們回顧分析超聲圖像,發(fā)現孕囊并未位于宮腔中,而位于子宮左后壁漿肌層內,囊壁肌層極薄,肌層回聲欠均質,與宮腔間有肌層相隔。
2.4治療 子宮肌壁間妊娠雖然罕見,但它仍屬于異位妊娠,其治療方法與常見異位妊娠相似,根據孕周、孕囊各徑線、HCG值、以及是否破裂、有無生育要求作出相關治療方案,如能早期作出診斷,可及時使用MTX殺胚治療或超聲引導下行介入治療。對于未破裂、未大出血者,可行腹腔鏡診斷和治療,在診斷的同時清除妊娠組織,并在妊娠病灶周圍肌層內注入稀釋的MTX后,縫合子宮肌層修補子宮。對孕周較大,胎兒已經形成或已經發(fā)生破裂者應及時開腹手術治療,在徹底清除妊娠組織后,如有肌層浸潤者,還應切除受侵肌層并修補。如破裂時,子宮壁破損太嚴重,可根據術中情況、有無生育要求、年齡等,行子宮次全切除或子宮全切除術。
參考文獻:
[1]夏鳳芹.宮內妊娠合并子宮肌壁間妊娠誤診1例分析[J].臨床醫(yī)學,2013,33(4):45.
[2]謝幸,茍文麗,主編.婦產科學[M].第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47-58.
[3]溫瑜鵬.子宮肌壁間妊娠超聲誤診分析[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2012,26(5):06.
[4]王立俊,左常婷.凍胚移植術后子宮肌壁間妊娠破裂1例臨床分析[J].現代婦產科進展,2005,14(6):522.
[5]王文玲.醫(yī)源性子宮肌壁間妊娠一例臨床誤診報告[J].臨床誤診誤治,2012,25(7):122-123.
[6]畢世梁,譚進成,余俠.卵巢妊娠21例臨床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1,17(3):17.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