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高齡患者腦外手術的康復護理策略,為達到理想的護理療效提供有利的條件。方法 選取240例高齡腦外科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20例,對照組給予腦外科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康復護理干預。結果 觀察組康復率、滿意度(98.33%、99.16%)、 Barthel、Fugl-Meyer評分(76.5±8.4、39.8±5.7)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 康復護理有助于提高患者顱腦神經(jīng)功能與肢體運動功能,進而提高治療效果。
關鍵詞:腦外科手術;康復護理;高齡患者
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進程的加快,老年患者發(fā)生意外摔傷、高血壓、腦血管等疾病明顯增加,腦外科手術率也呈逐步增加的趨勢。由于老齡人身體的特殊性,進行腦外手術時存在風險較高,容易發(fā)生并發(fā)癥,致殘率、死亡率較高,因此康復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選擇120例高齡腦外科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給予康復護理,同期選擇120例患者,給予腦外科手術常規(guī)護理,對比研究康復護理在腦外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4月~2013年4月就診的240例高齡患者(73歲以上)為研究對象,其中重型腦出血患者176例,腦損傷患者64例;其中男性患者196例,女性患者54例,年齡73~84歲,平均年齡(81.5±1.5)歲。240例患者中有110例由于腦血管突發(fā)性出血引起,50例由于意外摔傷引起,30例由于交通事故引起,70例其他因素引起的。采用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年齡、性別、類型、受傷原因等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腦外科手術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康復護理策略:①心理指導:腦外科患者在進行手術之后,自身的生理功能和活動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和限制,由此會影響到患者的情緒,大都對康復沒有信心,不能接受手術的結果以及目前自身的一些具體情況,不與外界交流,自卑的心理。在康復的治療中,不積極配合,導致病情加重、惡化[1]??祻妥o理工作要對患者的心理進行護理,樹立患者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積極的配合康復治療和訓練。② 肢體活動指導:在腦外科手術之后,一般患者都要求臥床休息,為了防止患者不能活動引起的肌肉萎縮、肢體關節(jié)僵硬等現(xiàn)象,可制定合理的按摩計劃,每天準時按摩,按摩四肢肌肉的相關穴位,并且每次按摩不能短于10min,同時每天至少1次肢體伸展運動,鍛煉患者的肌肉收縮功能 [2]。③ 飲食鍛煉:高齡患者腦外手術之后會出現(xiàn)吞咽的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進食功能,造成患者進食困難,并且容易會出現(xiàn)誤吸的現(xiàn)象,給患者和家屬帶來不良的心理情緒。護理人員應該正確指導進食的體位、食物的形態(tài)和方法,在食物的選擇上我們應該以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吸收、流食為主,保持患者有足夠的體力[3]。隨著身體狀況的不斷恢復,可以選擇飲食食物,不斷加大餐量,特別要注意不能營養(yǎng)太多引起消化不良。⑤ 皮膚護理的指導:患者大多會臥床休息,所以要幫助患者多翻身,在翻身的過程中,不要強拉硬推,應該進行抬起患者的身體,以免造成患者其他部位的損傷。指導患者進行皮膚清潔,保持干燥;對于大小便失禁的患者應該保持床鋪的干凈整潔;易出汗、分泌物較多的患者應該多擦拭身體,保持皮膚的干燥,防止長期受壓引起的皮膚疾病 [4]。⑤語言功能的鍛煉:在患者手術之后,生命體征雖然穩(wěn)定,但是意識還沒有恢復,可以通過聲音刺激喚醒患者的潛意識,有效促進患者的清醒。并且也可以根據(jù)患者不同程度的失語性,針對性的給予個性化指導,強化患者的應答能力鍛煉。⑥生活自理能力鍛煉:指導患者進行學握手、松手、自己擦嘴等簡單訓練,同時還要叮囑家屬注意對病患的指導方式。
1.3 觀察指標 采用Barthel指數(shù)評定患者ADL能力,F(xiàn)ugl-Meyer評定肢體運動功能,比較兩組治療康復率、滿意度。
1.4 數(shù)據(jù)分析 Barthel、Fugl-Meyer等計量資料用(x±s)表示,康復率、滿意度等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采用SPSS16.0分別進行t檢驗和χ2檢驗,檢驗標準:P<0.05。
2結果
2.1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 觀察組康復率、滿意度(98.33%、99.16%)明顯高于對照組,致殘率(1.66%)明顯低于對照組,見表1。
2.2 Barthel、Fugl-Meyer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Barthel、Fugl-Meyer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評分均明顯增加,觀察組Barthel、Fugl-Meyer評分(76.5±8.4、39.8±5.7)比較明顯高于對照組,見表2。
4護理體會
高齡腦外科病患術后的康復護理很重要,同時不能按照傳統(tǒng)的護理方法,在進行康復護理時,需要家屬與醫(yī)院的密切配合,提高患者的信心,并且在康復過程中幫助患者樹立自我保護意識。使患者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復,要求醫(yī)務人員不但注重搶救生命,還要注意治療,更要注重功能康復鍛煉??祻鸵獜牟∏榉€(wěn)定開始。改變被動治療為主動治療,結合實際病情,尋找更科學的康復護理策略,使臨床患者的病情穩(wěn)定,盡早康復。
本文研究表明,給予康復護理策略后,觀察組Barthel、Fugl-Meyer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進而提高患者康復效果,維護醫(yī)患關系,具有積極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馬奎云,張博愛,主編.中風的康復與防治[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87
[2]何馨,王濤,崔軍.腦外傷患者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山東醫(yī)藥,2012,49(45):30.
[3]駱瓊芳,孫金梅.循證護理在顱腦外傷老年患者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 2010, 8(11):973.
[4]梁芳,李麗,張桂玲.老年重型顱腦外傷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中華現(xiàn)代臨床護理學雜志,2011,3(4):302.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