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后疼痛是機體對手術造成的損傷所產(chǎn)生的一種復雜的生理反應,術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抑制,術后疼痛使患者不敢用力呼吸導致分鐘通氣量不足,導致CO2潴留。根據(jù)手術部位選擇相應的脊神經(jīng)節(jié)段進行患 者自控硬膜外鎮(zhèn)痛。本文對患者使用硬膜外自控鎮(zhèn)痛泵與未使用硬膜外自控鎮(zhèn)痛泵對潮氣量(VT)、肺活量(VC)、RR和SpO2的影響、鎮(zhèn)痛效果及術后肺部并發(fā)癥進行了比較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在我院進行的臨床病例60例,有食道癌根治術,賁門癌根治術,縱隔腫瘤切除術患者,ASAⅠ或者Ⅱ級,術前肺功能正常。隨機分為PCEA組(Ⅰ組)40例,對照組(Ⅱ組)為未使用PCEA的患者20例。為全靜脈麻醉雙腔支氣管全麻。
1.2方法 Ⅰ組由麻醉醫(yī)師備好PCEA裝置術后即刻安裝,藥物配方:1%鹽酸羅哌卡因150㎎+舒芬太尼60μg用生理鹽水稀釋到100ml注入PCEA裝置,沖擊量為1ml,鎖定時間為10min,Ⅰ組患者疼痛時可以自控給藥,Ⅱ組患者術后疼痛給予芬太尼0.05㎎靜脈注射。
1.3觀察項目 所有患者均測量患者坐位時的VT、VC和RR和SpO2。每次連續(xù)3次取平均值。在術前1d、術后2h、8h、36h、及48h按上述方法測定VT、VC和RR和SpO2。用VAS評分系統(tǒng)評分,≤2分為優(yōu),2~4分為良,4~6分為可,>分6分為差。
1.4 統(tǒng)計分析 計算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用SPSS11.0統(tǒng)計軟件作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用確切概率法χ2檢驗。
2 結果
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體重、病情、手術方式等方面差距無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術后2、8h與術前1d比較VT、VC均不同程度下降(P<0.05),但術后逐漸回升,Ⅰ組術后48h基本恢復正常;而Ⅱ組術后48h與術前1d比較仍有明顯下降(P<0.05)。Ⅱ組術后1、8、36及48h RR較術前1d及Ⅰ組明顯增快(P<0.05或P<0.01),兩組SpO2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兩組患者術后各時點VAS評分比較,Ⅰ組較Ⅱ組明顯降低(P<0.05)。術后并發(fā)癥Ⅰ組明顯低。見表2。
3 討論
術后疼痛可以引起通氣血流比例失調(diào),肺臟順應性降低,分鐘通氣量減少,術后疼痛不敢用力呼吸及咳嗽排痰,導致術后肺不張及肺部感染及二氧化碳潴留。此研究表明,兩組患者在最初的8h內(nèi)的潮氣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可能是多因素導致的結果。但是Ⅰ組在術后48h基本恢復正常,Ⅱ組在48h時候較術前仍然有下降。兩組的VC較術前均有下降,可能與疼痛或者鎮(zhèn)痛不全造成的,但是Ⅰ組有好轉的趨勢,說明鎮(zhèn)痛效果好,VC恢復較快。Ⅱ組術后呼吸頻率加快,以代償由于疼痛造成的潮氣量不足引起的分鐘通氣量不足。同樣說明了術后鎮(zhèn)痛對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復有幫助。術后鎮(zhèn)痛對患者術后恢復有很大的幫助,有助于促進患者肺功能的恢復,有助于排痰,增加分鐘通氣量,減少肺不張的發(fā)生率。有助于促進傷口愈合,降低低氧血癥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李梅嶺,耿昕,於太斌,等.氟哌啶與曲馬多聯(lián)合應用于普胸外科術后鎮(zhèn)痛的觀察[J].河北醫(yī)藥,2004,03:239-240.
[2]練偉坤,黎鰲,朱佩芳,等.重度呼吸道蒸氣燒傷實驗研究之一--實驗方法和臨床觀察[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1980,04:14-21.
[3]Leyendecker JR,Gorengaut V,Brown JJ. M R imaging of mat ernal diseases of the abdomen and pelvis during pregnancy and the immediate post partum period[J].Radiographics,2004,24:1301-1316.
[4]Dexter PL,Miller GV,Davides D,et al.Relaparoscopy for the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complications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J].Amer J Surg,2000,179:316.
[5]江呂泉 ,李銘輝 ,孫江 ,等.開胸術后硬膜外自控鎮(zhèn)痛與肌肉注射鎮(zhèn)痛的比較[J].中國醫(yī)師雜志,2002,11:1237-1239.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