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充分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yōu)化語文學習環(huán)境,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學習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豐富語文知識,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成才奠定基礎。
關鍵詞:農(nóng)村小學生;課外閱讀;有效引導;成才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學生的智力生活僅局限于教科書,如果他做完了功課就覺得任務已經(jīng)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別愛好的科學的?!蔽覀儽仨毩幨姑恳粋€學生在書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梢?,閱讀在語文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僅僅依托語文教材,學生閱讀量遠遠不夠。
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也說過,他學習語文,三分得益于課內(nèi),七分得益于課外。有專家研究證明:一個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只有達到課本的4~5倍的時候,才會形成語文能力。在這個方面,特級教師竇桂梅堪為典范。她所帶的一個班自小學一年級開始,至六年級畢業(yè),學生積累了100多個寓言等,200多條古今中外名言警句,300多首古今詩詞,1000多條成語,因而她的學生文筆流暢,出口成章。
孩子在小學階段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習慣,就會終身受益。相反,閱讀的貧乏,帶來了明顯的后勁不足。結果是學生越學越吃力,越到高年級,負面影響越大。語言文字水平逐年下降,尤其是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課外閱讀對城市學生來說,不是一件難事。但對于農(nóng)村學生來說并非易事。我是一名鄉(xiāng)鎮(zhèn)小學的語文教師,對農(nóng)村教育頗為了解。農(nóng)村學校和城市學校相比,由于受地理條件和經(jīng)濟條件的限制,學校的辦學條件相比城市落后,各種資源嚴重不足,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受到制約。農(nóng)村大多數(shù)家長文化水平低,加之沒有穩(wěn)定的工作,外出打工忙于生計,很少有家長關注孩子的長遠發(fā)展。孩子大多數(shù)由爺爺奶奶照管,家庭教育嚴重缺失,對孩子的教育就成了學校和老師的事。近幾年來,我發(fā)現(xiàn)我校學生的課外閱讀存在著諸多問題。①孩子的課外書籍匱乏。書包里除了課本,課外書寥寥無幾,甚至有些孩子也許一學期都沒有一本像樣的新的課外書,閱讀面狹窄,閱讀量得不到保障,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②有些孩子手里有課外書,也是走馬觀花、不求甚解地讀,課外閱讀興趣不夠濃厚。書雖然讀了,但讀過之后,收獲基本為零。③“不動筆墨不讀書”是中國歷代學人總結出來的一條寶貴的讀書經(jīng)驗。而我們的學生讀書不善動筆,不善積累,課外閱讀缺少語言積累的內(nèi)化過程。學生在讀書過程中往往浮光掠影,這種讀書習慣不僅不能讓真正受到良好作品的熏陶和教育,更重要的是滋長孩子馬馬虎虎的生活作風。④課外閱讀處于一種自發(fā)狀態(tài),沒有時間的保證,沒有書籍的來源,沒有正確的方法,讀書遇到的困惑,缺少教師的及時引導,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全體學生的發(fā)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生活和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這一闡述,標志著小學語文進入了大語文觀的指導下進行教學的階段?!缎W語文課程標準》對各年段的課外閱讀都做了具體的量化規(guī)定,進一步強調(diào)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語文課堂向外延伸,使課外閱讀成為落實大語文觀的重要途徑。針對我校學生在課外閱讀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作為一名農(nóng)村小學的語文教師,有責任也有義務擔當起這一重任,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充分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yōu)化語文學習環(huán)境,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學習實踐活動,拓寬語文學習的內(nèi)容、形式與渠道,使農(nóng)村孩子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我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根據(jù)我校的實際,摸索出一種可操作的、有實效的課外閱讀引導方法。
首先,根據(jù)《課標》要求,不同的年段制定具體的課外閱讀的目標和方向,推薦適合的課外讀物。
其次,千方百計為學生們提供課外閱讀書籍,讓他們充分閱讀。我利用學校圖書室現(xiàn)有的圖書資源,定期為學生借閱圖書。與家長多交流,多溝通,達成教育共識,在家長經(jīng)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多地為自己的孩子購買課外讀物。我把自己孩子閱讀過的課外書拿來讓學生閱讀。在班級建立圖書角,讓學生輪流管理。這樣,既解決了學生們讀書難的問題,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責任心。
第三,營造閱讀氛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的行為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一個喜歡閱讀的教師更容易帶出一批喜歡閱讀的學生。閱讀從我開始,我?guī)ь^閱讀課外書,與學生們分享讀書的快樂。依靠榜樣的力量影響學生,感受讀書的樂趣,激發(fā)他們強烈的讀書欲望,讀書由“要我讀”轉變成“我要讀”的自覺行為 。
第四,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在課外閱讀中,如果光憑興趣,毫無目的,不講方法地閱讀,只能是蜻蜓點水,收效甚微??茖W地指導學生閱讀,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如精讀、略讀、選讀、摘錄批注等,這些不僅是閱讀時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這樣使學生不僅愛讀,還要會讀,讀得更好,更有效,逐漸改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不良習慣。
第五,給足閱讀時間,讓孩子們盡情閱讀。只有給孩子們充足的時間,課外閱讀才能落到實處。我每周從語文自習課中擠出一節(jié)課來讓孩子們閱讀,營造閱讀氛圍,讓不愛閱讀的孩子愛上閱讀。精心設計語文作業(yè),省出時間閱讀。教會學生擠時間,每天中午臨上課前擠出二十分鐘時間閱讀。放學寫完作業(yè)在家里閱讀。每個寒暑假,我倡導孩子們閱讀兩到三本課外書,日積月累,閱讀量就有了保障。
第六,搭建多種課外閱讀展示平臺,讓學生感受讀書的樂趣。學生閱讀,即渴求讀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獲得到展示,得到老師、同學的肯定和贊揚,從而滿足自己的成就感。每天課前留出五分鐘時間,讓學生們談談自己讀書時最感動的情節(jié),或把自己認為有趣的故事與大家分享。利用班隊會組織學生們開展“成語接龍”“故事會”“詩歌朗誦會”“我的讀書生活”“讀書摘抄展覽會”等活動,給他們提供施展才能的機會。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作為一名鄉(xiāng)村語文教師,只要持之以恒地用自己的智慧和熱情引導農(nóng)村學生們一路前行,定能讓閱讀成為他們終身受益的好習慣,為學生成才打下堅實基礎。
(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中堡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