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班風和學風是由班級成員共同營造的一種集體氛圍,能夠引領班級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對于班級建設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通過狠抓學生的學習風氣,對學生進行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主題教育、生涯導航教育、班級活動和心理健康教育、宿舍文化建設等活動,營造了良好的班風與學風。
關鍵詞: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學風與班風建設
中圖分類號:
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4)20015001
高校學生是個特殊的群體,處在人生定位與理想選擇的特殊時期,他們在思想上、心理上、行為上都尚未定型,極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但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如何使學生健康成長,培養(yǎng)他們積極向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之才,是歷史賦予教師、尤其是工作在第一線的班主任的任務,也是他們的崇高職責和職業(yè)道德。做好每個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推進高校班風、學風建設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
1狠抓學習風氣,樹立良好的班風與學風
老師的工作重心要放在加強班風與學風的建設上,因為班級是一個整體,學生要在這個集體里學習、生活、成長。高校班風和學風是由班級全體成員共同營造的一種集體氛圍,良好的氛圍能夠激勵人,也能夠改造人,它既能夠凸顯班級成員的整體精神風貌與個性特點,也能夠體現(xiàn)班級的內在品格與外部形象,又能夠引領班級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它對于班級建設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正如海棠依舊和黃少苑等認為,“班風和學風是需要學校做學生工作的老師、班主任和家長等對學生經(jīng)過長期、細致、耐心的教育和嚴格的訓練,才能在這個集體里逐步形成一種行為風氣。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將為班級全體成員的成長、發(fā)展提供強大的動力和壓力,能使班級成員形成親切、和睦和互助的關系;具備勤奮進取、文明禮貌的氛圍;具備使班集體行為規(guī)范和維護班集體榮譽的精神狀態(tài)”,因此筆者對班級的所有成員提出以下幾點要求,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1對班干部的要求
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養(yǎng)成爭先創(chuàng)優(yōu),愛班好學的敬業(yè)精神,并增強自律性。班干部應關注全班同學的動態(tài),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和老師溝通,要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場上去解決所發(fā)生的問題,以此來增強班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并定期總結工作經(jīng)驗,及時改正工作中不足的地方,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
1.2對普通成員的要求
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學習態(tài)度,不遲到、早退、曠課,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和自律性。要有一種蓬勃向上的集體主義精神,共同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以“班興我榮,班落我恥,以班為家,榮辱與共”的精神風貌來激勵自己,真正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并與班干部及時交流,反饋信息,配合班級的各項工作,形成一個團結的集體。
2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主題教育
長期以來筆者認真學習,努力工作,不斷地完善自己,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績,并形成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工作中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來影響學生,用自己的寬廣胸懷和慈母心腸來感染學生,以同齡人的心態(tài)理解和尊重學生。對學生進行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表揚和鼓勵、批評和教育相結合,努力使學生對老師逐漸產生一種親切感、安全感和依賴感,這樣既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和掌握學生思想動態(tài),又能及時處理所發(fā)生的難題和問題。大學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但也有許多溝溝坎坎,這就需要同學們去把握和體會,需要老師的幫助和引導,使學生的大學生活充實而有意義,學生在這時形成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將會使其受用一生。
3宿舍文化建設
宿舍文化既包括校園中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也包括師生的價值觀念,群體心態(tài),校園輿論等等。正如甘迎春、王縈新認為,“它以宿舍成員共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核心,以涉及宿舍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價值準則、群體意識、行為規(guī)范和學習生活習慣所組成,是由宿舍成員共同建立和長期形成的、有著潛移默化的氛圍和影響力。因此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自立意識,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協(xié)作意識,增強團隊協(xié)作精神”。我們還要培養(yǎng)學生公德意識,提升思想道德素質;培養(yǎng)學生進取意識,塑造他們的健康人格。
4生涯導航教育
生涯導航教育計劃是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以適應社會需要的戰(zhàn)略舉錯。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為目標,以激發(fā)學生個體成長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能動作用為宗旨,針對學生現(xiàn)狀、特點及個體不同時期的發(fā)展和需求制定階段教育的主題和內容。要求學生要深入社會、了解社會、理論聯(lián)系實際、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增強他們對社會的責任感和公民意識。規(guī)劃大學畢業(yè)后是繼續(xù)考研還是走上社會參加工作?如果考研那么從現(xiàn)在開始就必須努力學習各門課程,尤其是外語和專業(yè)課的學習。如果工作那么你就必須早規(guī)劃,確立你的職業(yè)發(fā)展方向,把個人的發(fā)展與社會的需要有機地結合,以提升自己在人際交往方面的能力、團對合作的精神等。
5班級活動和心理健康教育
每月老師和班委組織召開一次主題班會,班會形式多種多樣,討論的議題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大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綜合素質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培養(yǎng)學生良好人格和個性。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教育,讓學生互幫互帶,以宿舍為單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帶動成績差的,督促他們一起按時上課、完成作業(yè),晚上一起上自習等。
總之,班風、學風建設并非一蹴而就,正如甘迎春、王縈新及趙佰雙認為,“需要學校主管學生的領導、學院領導、班主任、學生相互協(xié)調、共同努力,需要經(jīng)過長期、細致的教育和嚴格的訓練,在全班逐步形成一種行為風氣,才能促進良好班風和學風的建設,使之向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從而形成有戰(zhàn)斗力的班集體,形成好的班風和學風。班風、學風建設作為高校精神文明建設和學校學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及高校自身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影響到學校的人才質量,并最終影響到學校在整個社會和市場經(jīng)濟中的綜合競爭能力”。另外,良好班風與學風的建設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班主任要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應以“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就是以自己的愛心去感染人,以自己的道德教化人,以自己的學識激勵人,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與時俱進,轉變思想,拉近學生與自己的距離,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信任的橋梁,學生就會把班主任當作可以信賴的朋友,這樣學生也樂意和你推心置腹地談心,班主任也就更容易了解學生,就能更好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除學校和班主任的努力工作外,家長也應正確引導孩子,重視孩子各方面的教育,為祖國輸送現(xiàn)代化建設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樓俊君.淺議高校新生班主任如何推進學風建設[J].科技信息,2012,(9):192.
[2]海棠依舊.班風與學風建設[EB/OL].[20130406].http://blog.sina.com.
[3]黃少苑.談優(yōu)良班風的創(chuàng)建[J].新課程(教研),2010,(3):174.
[4]甘迎春,王縈新.構建高職院校班級特色宿舍文化淺談[J].南方論刊,2011,(5):6263.
[5]趙佰雙.高職院校班主任工作與學風建設初探[J].職業(yè)時空,2011,(7)2:116117.
[6]侯俊勇.高校優(yōu)良班風學風建設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1999,15(4):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