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時代的發(fā)展進步,教育也在不斷的改革創(chuàng)新,如今的小學語文的教材內容也在不斷的完善,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身為一名語文教師,要懂得充分挖掘語文的教學方法,在大幅度提高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過程中,也促進了學生自身素質與健康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效率合作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5-0045-01
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是上好每一節(jié)課的關鍵,只有在學生喜歡的氛圍,學生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俗話說: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每個人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總會多去關注、了解一些。要實現高效率的語文課堂教學,首先要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只要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保障語文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教師要學會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采用多樣式教學方法,使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興趣。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當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自然、自由、快樂中學習。教師可以從創(chuàng)設情境、組織活動等方面入手,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一、在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
作文的思想、觀點、感情及一切材料都來自現實生活。小學生的思維天馬行空,容易把事物夸大,寫出來的會有些不真實。提倡學生“講真話,表真情”成為教師的重要任務,堅持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的理念,灌輸給學生。寫作生活化不僅可以提高作文的質量,還可以鍛煉學生對日常生活事物的觀察力。當然讓學生作文來源于生活是教師應該去教導的。
老師要有目的地、有計劃地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接觸社會,接觸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觀察周圍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聽取大眾語言,聽取生活中種種聲響,用心去感受生活脈搏,訓練學生通過多種感官認識世界,從客觀世界中攝取多種營養(yǎng),不斷充實,豐富知識,陶冶情操。
教師可以通過一些選題去鍛煉學生的這種寫作能力,比如讓學生用“我”這個第一人稱去寫作,可以寫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自己看到的事物;自己身邊發(fā)生的一些事情等。作文課要緊緊圍繞著“寫外在表現,顯內心情感”這一目的,讓學生學會怎樣表達身邊事物,抒發(fā)內心情感。在學生閱讀的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寫寫閱讀的讀后感,鍛煉學生的表述能力,更好的體會作者想要抒發(fā)的思想感情,久而久之學生的寫作能力會有顯著的提高。教師還可以通過讓學生寫日記或周記,來提升學生對日常事物的洞察力,久而久之學生的寫作能力會有顯著的提高。
二、提高學生閱讀、寫作水平
對于小學生來說,讀、寫能力是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不僅能幫助學生拓寬視野,而且還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文學素養(yǎng)。想要養(yǎng)成學生識字和閱讀能力可培養(yǎng)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同時養(yǎng)成查字典的良好習慣。教師也應當在學生閱讀的同時,使學生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在授課的時候,教師可以選一個環(huán)境優(yōu)美的文章,在閱讀的同時,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使學生在閱讀中身臨其境地感受作者表達的環(huán)境之美。學生的情感教育是教育過程的一部分,它可以促使學生的個體發(fā)展與社會的健康發(fā)展。在課堂上,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語文教材的魅力,讓學生在閱讀中去感受作者想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使學生獲得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在學生閱讀的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思考關于文章的幾個問題。比如文章的命題有什么含義,作者想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等等,讓學生結合閱讀材料進行思考,并使學生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輕松的掌握本篇文章的思想感情,加強了學生情感教育方面的培養(yǎng)。
三、優(yōu)化作業(yè)布置,重視思辨性與豐富性
小學語文作業(yè)的重復化與單一化加重了學生的負擔,也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力不從心,無所適從。據了解,部分老師在語文作業(yè)的布置上仍以抄寫課文為主,這確實能促使學生識字、認字,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厭倦與抵制心理。
老師在作業(yè)的選擇上,要選取知識聯系強,思辨能力強的題目,選取與學生生活實際結合,同時題目的選取不能過難或過易。要遵循“跳一跳摘桃子”的理論規(guī)律,作業(yè)的布置既不能太難也不能過易,應該是在能力范圍內再稍作努力就能達到為最合適的目標,這才有利于學生潛力的發(fā)揮 。老師要注意把語文學習引向生活,拓寬語文學習的途徑。在課文的講解與習作的布置中,要引導學生結合生活中的實例,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結合生活實際感受來理解課文中的詞句。要將重復性的識字向語言的積累與運用方向轉變。如讓學生歸類整理語言材料,勤做相關讀書筆記。將同一類詞分類收集整理,可以幫助學生采擷同類內容豐富語言系統(tǒng),有助于提取運用?;蛘呤占钪谐B牭降男笳Z,或者通過趣味填詞、造句等形式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
語文素養(yǎng)與成績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需要教師不斷的滲透,不斷的研究教育方法,不斷的指引學生學習,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增長知識,在聽老師授課的過程中提高學習興趣,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享受知識帶來的快樂。將被動學習化為主動學習,讓學生成為課堂主人的同時,促進學生獲得全方位的進步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王延波. 解析小學語文綜合學習指導要點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