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寫字教育也是素質教育。良好的寫字習慣,不僅影響到學生各科的學習,對其終身的為人處世態(tài)度的形成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低年級寫字教學既是啟蒙,也是關鍵。教學課應注意順應兒童心理,重視學生的個性和主體性,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改變單一的教師講解示范模式,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新模式,使寫字教學課成為學生為主體的個性張揚的生命課堂。
【關鍵詞】小學低段寫字教學有效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5-0059-01
一、激發(fā)寫字興趣,讓學生愛上寫字
中國漢字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歷史,如何讓孩子們能夠打心眼里喜歡和敬重漢字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的關鍵,是充分激發(fā)孩子們學習書寫漢字的興趣。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可采用以下方法進行興趣的培養(yǎng):
(一)創(chuàng)編兒歌順口溜
兒歌順口溜不僅形式生動活潑,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的,很受孩子的歡迎。在寫字課堂教學中,老師能自編一些順口溜,可以讓學生牢牢地記住寫法要領,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寫字興趣。如,在教學“彎鉤、豎鉤、豎提”筆畫時,教師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引導學生參與編兒童順口溜:“彎鉤娃娃最禮貌,點頭彎腰很真誠;豎鉤是個解放軍,昂首挺胸真精神;豎提寶寶愛生氣,不由分說轉過身。”這樣學生既掌握了運筆方法,提高記憶筆畫的準確性,又增添了情趣,兩全齊美。
(二)妙用兒童形象語
中國的漢字,雖然有自己的造字規(guī)律,如象形字、會意字、形聲字等,但是對學生來講還是抽象的書寫符號,很多字的結構十分相似,他們很容易書寫混淆或錯誤,出現(xiàn)了很多書寫錯別字的現(xiàn)象。所以在教學中,運用形象的語言來直觀地表達,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接受。教學中如果能把一些筆畫和結構特征形象化,讓學生容易明確運筆和構字的規(guī)律,便于提高其書寫水平。同時,讓學生了解中國漢字的造型規(guī)律和筆畫結構美,也會激發(fā)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善用投影、多媒體
低年級學生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經常在教師板演生字書寫的時候,低頭作小動作,而面對黑板的教師卻常常難以發(fā)現(xiàn)。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利用投影儀放大自己范寫的每一筆每一畫,讓學生清晰地觀察寫字的筆順和筆畫的要領;運用VCD讓學生欣賞名碑名帖,體會漢字的形象美;可以把漢字從甲骨文到繁體字、簡體字的演變過程制成課件,讓學生知道漢字的演變過程,形象生動地突破教學的難點;在練習書寫時,還可以播放一些古典的音樂曲子,營造一個高雅的寫字環(huán)境,陶冶學生的情操……運用這些多媒體技術,能從感官上對學生形成新的刺激,從而調動起他們學習書寫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二、培養(yǎng)自主能力,讓學生規(guī)范寫字
我們的寫字教學不僅要求教師教得巧妙,更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學得積極主動。我們要讓學生在掌握筆畫、結構要領的同時,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學會自主分析字形,觸類旁通,寫出漂亮的字。
(一)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
寫字是項陪伴學生終身的技能,如果低年級學生書寫姿勢不正確,危害不小,輕者影響寫字質量,養(yǎng)成不良書寫習慣;重者影響生長發(fā)育、不利于身心健康。為了讓學生達到正確的書寫姿勢,我們要把學生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作為一種能力,著重培養(yǎng),并采取多種措施,矯正學生的寫字姿勢。
(二)培養(yǎng)學生自主觀察的能力
在我們的人教版語文低年級教材中,每課的“我會寫”,編者都是根據(jù)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編排的。而小學生寫字常常不觀察,不思考,看到字就匆匆下筆。在寫字前,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學生做到仔細觀察字的間架結構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認真思考字的平衡、等距、長短、垂直的關系,然后再寫,才會讓學生養(yǎng)成“整體把握,細致觀察”的觀察習慣和寫字能力。
(三)增強學生觸類旁通的意識
在仔細觀察不同字中筆畫的不同的時候,教師還要善于引導學生觀察同一筆畫在不同字中的相同之處,教給學生變通的能力。要教會學生舉一反三,學以致用。如:教“年”時,最后一豎是懸針豎,形如懸針,讓學生想想哪些類似結構的字中的撇也是短撇。這樣,教師精教一點,學生就能像滾雪球一樣悟出一片,既發(fā)展了學生思維,又提高了寫字教學的課堂效率。
(四)加強錯字的自主改正意識
低年級學生處于學習習慣養(yǎng)成階段,在訂正錯字的時候,基本的要求是一個訂正三遍,如果學生認為自己容易忘記,可以訂正四遍或五遍;訂正別字的時候,需要將錯別字與正確的字進行擴詞訂正,正確了解兩個別字之間音形義的異同。
三、完善評價機制,讓學生體驗成功
教師的評價是提高學生書寫水平的催化劑,教師應學會用多把尺子衡量學生,不斷豐富評價形式,發(fā)揮評價實效。教師應學會用多把尺子衡量學生,不斷豐富評價形式,發(fā)揮評價實效。
(一)整體性評價與局部性評價相結合
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在作業(yè)批改中,我們可以用小紅花或星級給作業(yè)在整體評價上打等級,以此調動學生作業(yè)的積極性。批改作業(yè)時,如果有那么一兩個字寫得好也要把它圈出來。這樣的評價對低年級的孩子,特別是書寫還有待提高的孩子的每一個亮點、成功都予以充分肯定,著實提高了他們的寫字積極性。
(二)單一性評價與多樣化評價相結合
在寫字教學中,學生對老師給予自己的評價十分重視,有時成了他書寫學習的方向標,如果同時恰當運用同伴的評價、家長的評價與自我評價,對其樹立寫字的信心也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我們可以運用等級加評語的評價機制,讓學生更加明確自己的進步和不足;評價不僅在書寫課上,更要滲透到各門學科,和每次的作業(yè)、測試中, 要求人人端端正正地書寫,次次寫出端端正正的字,各學科教師統(tǒng)一要求,齊抓共管,努力引導學生養(yǎng)成“提筆即是練字時”的良好習慣。
(三)即時性的評價與延時性評價相結合
教師如能對學生的字作出即時的評點,能讓學生對字的寫法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小學生寫字活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非一朝一夕可完成,其對書法的情感也是慢慢培養(yǎng)起來的,如果當孩子遇到書寫困難時,老師一開始就以“嚴”教育,其結果只是造成他對書法的一種厭煩感,那怎么會進步呢?及時評價有其優(yōu)點,但稍緩一步也無妨,切莫“傷”了學生,后期的“潤”才是“真功夫”。
四、結束語
寫字教學是小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于小學教學的始終。教師只有真正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書寫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寫字能力,才能真正使學生愛上寫字,寫一手好字,才能讓寫字成為一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