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迷戀木的色澤,他最愛木的質(zhì)地,還有人能感受木的溫度,聽懂木的話語。有關木的情結,誰也無法解釋清楚,這木色森系物語也就像一個讓人無法釋懷的謎。
木出現(xiàn)在家居中,大概要追溯到原始人時期的樹屋了吧??赡芤驗槟臼亲匀唤o予我們的饋贈,也可能是因為木與人的相識足夠早,于是木就這樣進入我們的生活,與我們朝夕為伴,再也沒有離開過我們的家。
木是一種極具親和力的材質(zhì)。木既是器,為我們所用,也是一種陪伴,讓我們從中獲取一些更貼近自然的溫度和氣息。
木是一種極具格調(diào)的材質(zhì)。無論木制品經(jīng)過怎樣的改造,那些人工痕跡也無法遮蓋住它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出的一種高度統(tǒng)一且不可復制的性格和氣質(zhì)。對于木頭的迷戀,總能達到一種超乎我們自己想象的程度,讓人一旦陷入,便不可自拔。
用木色打造各式森林,讓你瞬間淪為“森女”。
清新森林,來點陽光更燦爛
如果你不想走紅木端莊大氣與雍容華貴的路線,不妨嘗試可以承受的輕和清,因為木質(zhì)也可以變得很靈動,讓房間和心情跳躍起來,就好像雨后初晴的森林一樣,空氣干凈清新,而陽光正好穿過樹葉的縫隙,將家里的角角落落照亮。
打造清新森林最簡單有效的方式是空白,空和白??眨磼仐壎貙嵑裰氐拇蠹揖?,選擇一些小巧玲瓏或中空設計的木制品來代替它們,給每一個房間、功能區(qū)和家具都留下可以呼吸的空隙。白,即拋棄那些顏色深重得讓人壓抑的家具,選擇一些木色淺淡或被刷上清新色彩的木制品來代替它們,讓房間里的每一個角落看起來都明快又舒適。
極筒森林,素心繪一幅靜物素捕
一系列極簡的木制品會智能地為自己加上一根炭棒,為房間繪制出一幅靜物素描。
通常木制品的形狀幾何感較強,極簡的線條就好像被隨手勾勒在素描紙上一樣。木頭本身就存在顏色差異,深深淺淺可能是2B與6B的差別,也可能是光影明暗的結果。而木頭天然的紋理是素描中最細膩的線條,每一筆的力度、方向、長度都有些許差異,便是最自然也最有趣的一部分。
極簡的室內(nèi)設計最適合素心之人,在舍棄之后,人們才能更平靜地把握自己。
自然森林,植物與花鳥成群環(huán)繞
獨木不成林,而獨有木制品更難打造出完美的森系家居。不過,由于木質(zhì)本身就來源于自然森林,所以這個任務其實已經(jīng)完成了一半,剩下的就交由森林里其他的小伙伴來幫你完成吧。
首先,自然是植物。一股來說,家里至少要有一盆綠色植物,草本或木本都可以,這是森系俱樂部入會的最低門檻。至于多肉植物、新鮮花卉、干花花藝、假花花藝等就屬于進階級別的了。
不過,如果只是把植物放在花器中,這個審美級別離森系還很遙遠。植物進入家中,從設計的角度來看,便不再是一個生命,而是一個元素。就拿一片葉子來舉例,枯掉的、殘破的落葉可能比那些混在枝繁葉茂中的綠葉更有元素價值,也正因為如此,一件精致的仿葉子形狀的工藝品也許更接近你想達到的森系效果。
這樣一來,你就不需要邀請那些經(jīng)常出沒在森林里的動物來家里做客,只要巧妙地利用這些元素,并搭配各種真真假假的植物來布置房間,就能打造出一個自然的森林了。
文藝森林,紙筆無法言表
那些追求文藝的樹木,最后都被做成了紙,或者是木頭鉛筆。而余下一部分文藝未遂的,在此找到了實現(xiàn)夢想的捷徑。
木質(zhì)書柜,文字承載思想,紙張承載文字,而書柜承載裝訂后的紙張;木質(zhì)工作臺,這里盛產(chǎn)靈感與創(chuàng)意,電腦、雜志、畫筆、圖稿、剪刀、針線、尺子等隨意擺放,凌亂卻各有章法;木質(zhì)相框/畫框,框出一張張舊日的影像,框出一個個想象的畫面;木質(zhì)雕塑,刻出柔和而具溫度的生命……
其實這些人工拗出來的造型只是讓木頭的文藝氣息更直觀一些,而它與生俱來的氣質(zhì)更多地來自它優(yōu)雅的色澤、內(nèi)斂的紋理和親切的質(zhì)地。食物森林,天然質(zhì)樸的味道
木頭與食物曾經(jīng)擁有一個共同的歸屬,那就是大自然。而如今在這溫馨的小宅中,兩者便似老友重逢,舊日里在故地沾染的天然又質(zhì)樸的氣息便再次浮現(xiàn)了。
從最常見的木質(zhì)餐桌椅、木質(zhì)櫥柜,到木質(zhì)砧板、木碗、木盤、木杯、木筷、木勺、木質(zhì)餐盤,木全方位地為我們營造出一個親切舒適的飲食環(huán)境。一箸一飲間,與木質(zhì)的接觸讓人仿佛置身于充滿食物香氣的森林。
而食物也因此被帶回它們最天然的狀態(tài),甚至依然保留著大地的溫度和氣味。盛裝在各式木質(zhì)器皿中,素食的清淡最襯木色,濃油赤醬的肉食也不覺得太過膩口,而各色烘焙小點在這樸素的材質(zhì)中更顯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