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化遍布中華大地,古時中國統(tǒng)治者用它彰顯威嚴,民間用它祈求風調雨順;而今它是華夏民族的象征,是鼓舞民族精神的圖騰,人民用它彰顯生活特色,抒發(fā)幸福歡樂。“耍龍燈”活動與生俱來的魅力,體現(xiàn)在人們樂此不彼地制作“龍燈”、觀看“龍燈”,孩子喜玩“龍燈”。我們在幼兒園開展了“耍龍燈”的實踐研究”,既揭示了它在素質教育中的獨特價值,又體現(xiàn)了幼兒自身的需求。
在“耍龍燈” 的實踐研究活動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以幼兒為活動主體、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培養(yǎng)幼兒之間的合作能力為重要品質,促進幼兒身體的正常發(fā)育和機能的協(xié)調發(fā)展、增強體質、發(fā)展智力。在所進行的這一系列活動中,既養(yǎng)成了其良好的愛國情感和個性品質,又讓我們探索出一套幼兒“耍龍燈”活動系列策略:
(一)情境表演式
在幼兒園開展情景表演,主要是以情景為載體,引導幼兒自主的探究學習,同時提高孩子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在“耍龍燈”活動中也采用了這一教學方法,就是讓孩子在“耍龍燈”的活動過程中,不但可以體驗到“耍龍燈”的樂趣,同時在其他的能力方面也可以得到提升。
如:在大班開展“耍龍燈”的活動時,老師運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了一段龍戰(zhàn)勝妖魔的視頻,同時老師還進行了相關的解說,然后提問:今天我們小朋友在取寶物的路途中,要經過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一個窄窄的小河溝、爬過一座小山坡,我們應該怎樣過去呢?然后請孩子集體想辦法。這個情景的創(chuàng)設,先是通過視頻資料,激發(fā)了孩子的學習興趣;而老師的提問,使幼兒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也讓幼兒在“耍龍燈”活動中的合作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
(二)插入操作式
運用幼兒園的積插玩具,幼兒自己動手制作、擺放簡單的龍燈模具,活動可以延伸為運用生活中夾衣服的夾子,一個連著一個,做成龍身,幼兒再自己運用繪畫筆,畫一個五顏六色的漂亮龍頭,貼在龍身最前面的一節(jié),一個簡單的龍燈就做成了。
(三)競比競賽式
幼兒自由分組,并進行角色的分配,然后在老師預設的活動情境中,通過發(fā)展走、跑、鉆等基本動作的能力,幼兒合作完成同樣的游戲。這類競賽性的游戲,在大班幼兒中開展得比較多,通過這類游戲,幼兒的自主性、合作能力能夠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和鍛煉,競賽意識也得到了很大幅度的增強。
(四)主題創(chuàng)玩式
此類游戲,是由老師通過講故事、看視頻等方式,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明確一個主題,然后請幼兒討論各種完成主題目標的方法,最后大家合作分享,并把最后的方案確定,再請幼兒以“耍龍燈”的活動方式來完成。比如:在很遠的地方有一棵桃樹,我們龍燈組的小朋友要幫助人們把桃子摘回來,我們應該怎么辦呢?幼兒開展討論,最后大家確定,在平地的時候可以一個跟著一個跑,在有山坡的地方大家要慢慢地往上爬;在下山坡的時候要顧及到后面的朋友,不然會把后面的朋友拉倒;到了桃樹的地方,因為大家手里拿著龍燈,所以每個小朋友只能摘一個桃子,為了保持目標的一致性,大家都要用右手舉著龍燈,用左手摘桃子。在商量好了活動的方案以后,孩子們都能很有序地進行主題創(chuàng)玩式的耍龍燈游戲。
(五)禮儀教育式
幼兒的禮儀是幼兒園園風和幼兒精神面貌的縮影,禮儀教育蘊藏在幼兒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于幼兒平凡而普通的生活的每時每刻,而且具有直觀明了、簡單易懂、操之易行的操作性和實用性。我們把幼兒“耍龍燈”活動作為幼兒體育鍛煉的活動之一,同時在此活動中滲透禮儀教育和禮儀培養(yǎng),讓幼兒與同伴在一起快樂地“耍龍燈”過程中,既獲得身體素質的鍛煉,又能養(yǎng)成良好的精神習慣和情感體驗。如禮儀教育:取龍放龍手輕輕、大龍小龍排成排、我請威龍展雄姿、愛大龍不打鬧、送龍回家輕又齊;大龍珠舞起來、追龍燈、彩龍盤旋、我是小龍人、接龍燈、耍龍燈、龍騰龍飛……幼兒在愉悅、歡樂、團結、合作的氛圍中,主動積極地、創(chuàng)造性地與“龍境”“龍情”產生精神的互動,他們時而輕走,把龍舉在頭頂成一條直線;時而小跑步,把龍平舉于體側成一條彩帶;時而隨龍頭一節(jié)跟一切上下擺動,時而舉龍過橋,時而游龍鉆洞,時而飛龍翻山……每次“耍龍燈”后,雖然孩子們都有一點累,但非常高興,總是喜笑還有一點頑皮地說,耍龍燈”真好玩,我們以后還想“耍龍燈”。在實施“耍龍燈”活動中,把“耍龍燈”有機地滲透到了幼兒體育游戲、自由游戲活動,幼兒不但在身體素質上獲得了大肌肉的充分運動,體能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同時幼兒的身心也獲得了充分的愉悅。在“耍龍燈”游戲活動中,孩子的神態(tài)與行動透現(xiàn)出活潑開朗、合作勇敢的精神氣質,不斷豐富了幼兒對崇敬與自豪、力量與協(xié)作、奔放與快樂的體驗。幼兒優(yōu)良的情感體驗與體能運動出現(xiàn)了相融與共增,幼兒的情感和體能、協(xié)作與配合都得到了提高和發(fā)展。
(六)自由戲耍式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幼兒園對幼兒實施教育的主要形式。但在我們多數(shù)的日常游戲活動中,因為怕麻煩、怕出事故,所以孩子游戲的機會很少。即使在少數(shù)的游戲活動時,也存在集體游戲多,自由活動少;智力游戲多,其他游戲少;訓練眼目多,動手操作少;教師包辦多,幼兒獨立完成少的的等現(xiàn)象。孩子們規(guī)規(guī)矩矩地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一些簡單的集體游戲,抹殺了兒童活潑好動的天性,禁錮了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影響了兒童的身心健康。針對上述弊端,我們在開展“耍龍燈”活動時,也為孩子提供自由戲耍的空間,當然,所謂的自由,不是老師全力放手,而是老師在活動開始之前,對幼兒分組、角色選擇、玩耍形式給予幼兒充分的自主權。當然沒有規(guī)矩就不成方圓,老師在指導幼兒“耍龍燈”活動時,會講清游戲的規(guī)則以及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項,努力使每一個兒童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獲得自由的滿足和體驗。
(七)慶典迎賓式
中華民族是一個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民族,我國古代人民為寄托美好愿望而創(chuàng)造了龍的形象?!八}垷簟笔俏覈毦咛厣拿耖g娛樂活動,耍龍燈起源于人們對龍的迷信,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古代人們用舞龍的形式來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每逢中國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和重大慶典活動,都會耍起龍燈,呈現(xiàn)出一片濃濃的東方神韻。在我們幼兒園,我們讓幼兒在慶典活動中表演“耍龍燈”,是對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崇尚與弘揚。我們把幼兒園開展的藝術節(jié)和各類慶典活動作為開展幼兒“耍龍燈”教育的有利契機,鼓勵幼兒積極參加 “耍龍燈”表演。在每一次的排練過程中,幼兒在老師引導下,一方面他們積極探索耍龍燈的方法、造型、場景、合作與配合的要領;另一方面孩子們認真刻苦地反復練習,他們把“耍龍燈”當成自己快樂的游戲,又把它當成自己的工作,努力去做好、去完成。在表演中,當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跟隨龍燈或前進、或奔跑、或盤旋時,他們專注的眼神、舒展有力更具節(jié)奏的姿態(tài)、龍騰龍卷的造型展現(xiàn)了孩子奮發(fā)向上的精神風貌,展現(xiàn)出了孩子們通力合作協(xié)調配合的團結合作優(yōu)秀品質,同時也不斷激發(fā)了其他幼兒盼望參與耍龍燈的急切愿望。孩子們經歷了展示表演,其勇敢頑強的精神既振奮著自己也振奮著大家,提升了自我與他人積極向上的力量。
這一系列耍龍燈的活動策略的實施,能促發(fā)幼兒上下肢及全身大肌肉運動,在與周圍世界互動中了解配合的意義,學習與人合作、發(fā)展積極協(xié)調共事的人際關系;同時能拓展幼兒園的活動,豐富幼兒幸福的童年、快樂的生活,給幼兒提供相關有益的經驗以及體驗和諧的人際關系的機會;并在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民族意識、愛國精神和合作行為,將使幼兒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