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樹人先生說:“中學物理教學,第一要使學生獲得作為一個現(xiàn)代化的社會主義公民常用的基本的物理知識,第二要使學生在學習基本物理知識的過程中逐步掌握研究物理問題的科學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還需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態(tài)度”。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秉承民主、科學、開放的教育理念,滿腔熱情的投入到新課標落實的大潮中去,我結合自己教學實踐來談一下應該克服的困難和實施新教材的一些體會和做法。
一、利用一切時機和學生交談溝通
新教材所倡導的師生關系是平等、民主、和諧的關系,而不是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的專制型師生關系。如果師生之間的關系處好了,對進行正常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率就提供了可靠保證,而且這種良好的師生關系對雙方良好品質的形成也起著很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的束縛,師生之間的關系總是不很融洽。在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中,教師應該是博學多才的權威,總是高高在上;而學生是什么也不懂的小孩,應該惟命是從。師生之間存在隔閡,很少交流。我在實際教學中體會到,要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需要老師主動一些,放下架子,與學生貼近平等交流,走進學生中間去和他們交朋友。這樣不僅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而且還是自己成為學生學習很好的合作伙伴,在課堂教學中共同提高,真正做到了“教學相長”的效果。所以我經常和同學交流談心,解決學習的困難,找他們的長處、優(yōu)點,講有趣的科技小故事等。這樣堅持下去既能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又能緩解學生由于緊張的學習所帶來的疲勞感,還增加了老師的親和力,使學生更愿意上物理課。
二、設計好實驗加強學生理解能力
在新課引入時,我盡量設計小實驗,來激起學生求知欲望,使他們立刻產生聯(lián)想甚至遐想,做到拋磚引玉,會事半功倍。例如,在學習蒸發(fā)時,我用手指蘸酒精在黑板上寫下“蒸發(fā)”兩個字,然后讓學生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學習反射時,我用一個封閉的玻璃缸,在里面充滿煙霧,清楚的顯示出光的反射現(xiàn)象,從而引出所學內容;學習大氣壓時,學生用嘴含住塑料礦泉水瓶吸氣,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引出大氣壓強。類似小實驗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思維一下子活躍起來。這樣對重點、難點的知識便一點即通。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大量的物理知識就是通過觀察和實驗加以思索和總結得出來的。所以學習物理的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觀察和實驗,要避免教師做實驗學生只參觀或聽實驗的習慣,學生應親身參入做實驗、親身體會,做到手腦并用,這樣不僅促進了他們對知識的運用、能力的提高,而且更培養(yǎng)了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讓學生經歷了獲得知識的過程,感受到成功的樂趣,這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三 、由重教轉為重學
教學中,我改變了以往只注重傳授知識的方法,把重點轉為學生怎樣學。時刻牢記教室中課堂上學生是主體,不是老師展示自己的舞臺,而是學生顯示他們風采的地方。上課時,我盡量少講精講,留大量的空間、時間給學生,讓他們去討論、研究,發(fā)揮其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輕易不要否定,充分表達每一個同學的看法,如果其中有一點合理的成分就要肯定和鼓勵,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平時通過啟發(fā)、引導,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自主學習、自主管理的好習慣,例如:學電流時課后就開始預習電壓;學生能理解的知識就讓他們自己講,進行互助學習;難理解一點的就讓他們相互討論,甚至爭論,老師也可進行適當?shù)膯l(fā)或引導。這樣學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融會貫通。
四、物理知識和習題設計中滲透STS教育
在物理教學中,越來越需要做到“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科學,從科學走向社會”。使學生接受物理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社會的觀點,使學生認識到知識有什么用,知識的應用就是創(chuàng)新。因此,物理知識和習題設計就必須滲透STS教育。
(一)重視物理知識同生活的聯(lián)系
初中物理知識在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為物理習題提供了大量而又豐富的社會素材。習題的編擬以這些素材為背景,就使學生學之有物,學之有趣,學之有理。這就是物理知識聯(lián)系生活的一個方面。據(jù)有關專家預測,我國目前最大的水電站—三峽水電站建成后,三峽庫區(qū)的氣溫受到一定的影響,夏天將比原來氣溫下降二攝氏度,冬天比原來升高了二攝氏度,這是為什么?為了西部大開發(fā),北京—烏魯木齊的列車將全線提速。提速前全程平均速度是58km/h,運行時間為65h,提速后全程的平均速度將達到78、5km/h,運行時間為多少?這樣的熱點題目滲透到習題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
(二)注重物理知識同生產技術、科學發(fā)展的聯(lián)系
這些物理知識往往是以現(xiàn)代科技、生產中某個事物的背景提供一些信息,描述問題的過程。學生通過閱讀、分析、思考與理解,從中篩選出有用的信息,簡化與純化過程,應用信息去解決問題。這樣既擴展了學生的思維,又培養(yǎng)了學生處理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1966年,有人建議利用超導磁鐵和路基導體中感應電流之間的磁力把列車懸浮起來,以提高列車的速度。其具體設想是:在車輪底部安裝超導磁體,在軌道兩旁埋沒一系列鋁環(huán)。當列車行駛時,超導磁體產生的磁場相對于鋁環(huán)運動,列車凌空懸起,使車和軌道之間的摩擦減小到零,從而保持車速高速。試解釋列車懸浮的原因?學生通過理解這道題加深了電磁學和運動學的理解,更能對現(xiàn)代科技與物理知識加強聯(lián)系,進一步增進學物理的熱情。
總之,新教材要求我們開拓思路,不斷學習,做到面向全體學生,立足“發(fā)展”,放眼未來。這需要我們從觀點上徹底轉變,在教學法上不斷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