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皶x百遍,其義自見”這句古語,說明了讀書的重要性。因此,以讀代講,以讀促講,以讀促學的教學思想,已越來越多地為廣大教師所接受和應用。其主要目的都是讓學生在自由自在的朗讀中輕松愉快地提出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想讀、會讀,讀懂課文,讀出個性呢?下面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如何讓學生讀出自己的個性:
一、朗讀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
教師在教學朗讀時,常常只是要求學生放聲齊讀課文,有的教師常常為學生讀不整齊而生氣。其實,這正是學生個性的表現(xiàn)。如果學生都讀得很整齊,表面上看起來很熱鬧,實際上是“鸚鵡學舌”,讀完了什么都不知道,這不大大地阻礙了學生個性的發(fā)揮嗎?郎讀教學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避免人云亦云。教師可以采取自由讀,用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讀、指名讀、分角色讀、打臺表演讀等多種方式來進行。自由讀和用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讀,就是學生在老師的指點下,按照自己的理解讀。這種形式不管從時間還是從表達方式上都給了學生較大的自由發(fā)揮空間,有利于學生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如在教讀《荷花》一課時,讓學生在讀中揣摩思路時,教師引入:“同學們,作者是怎樣看荷花的呢?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你從哪兒體會到的?!痹谡w感知的基礎上,教師引入“作者又是怎樣寫荷花的呢?請用你們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邊讀邊想,你覺得哪個句子寫得特別美,說說你對句子的體會?!彪S后組織匯報交流,學生的答案生動有趣。指名讀、分角色讀、上臺表演讀等等,都是讓學生對課文所感悟到的配以表情、動作展現(xiàn)出來,既滿足了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又加強師生的交流,生生交流??梢娎首x時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的個性,才能讀出效果。
二、應讓學生自己選擇內容,培養(yǎng)學生讀出個性
在朗讀教學中,教師往往強調學生重點讀哪幾個自然段或哪幾個句子。教師通常會說:“同學們,這幾個自然段,這幾個句子很重要,讓我們來讀一讀!”至于為什么重要?為什么要讀?學生卻迷惑不解。這樣做,學生只是被動地跟著老師讀,不利于學生讀書的積極性。那么,如何把“要我讀”變成“我要讀”呢?我認為,應由學生自己選擇感興趣的內容來讀。教師可問學生“你最喜歡哪幾句?”“你覺得哪幾句寫得最美”“你最想讀哪幾句、哪幾段?”“你想怎么讀?”然后給一點時間學生找出自己最想讀的部分來練習,最后讀給大家聽。他們會把整篇文章翻來覆去讀上好幾遍,找出最能展現(xiàn)自己朗讀水平的片段來;學生也許會把七情六欲全用上,也許會動用所有感觀認真練習,顯示自己的朗讀水平。這樣的場面就熱鬧起來,那些胸有成竹的學生都想來比試一番。如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時,讓學生自由讀課文,鼓勵學生喜歡哪個季節(jié)就學習哪個季節(jié),找你喜歡的好詞好句讀一讀,說說為什么喜歡,教師從中點撥。學生在整個過程中自選、自練、自讀、自悟,寓教于樂,融會貫通,讀得輕松愉快,讀得酣暢淋漓,讀出了學生們的個性、獨立性。
三、淡化朗讀技巧,培養(yǎng)學生讀出個性
現(xiàn)行小學語文教材中有90%左右的課文要求有感情朗讀。但怎樣讀才算有感情?好像沒有統(tǒng)一的說法。純粹靠技巧讀出來的感情只是強加于學生的,這樣硬梆梆的東西能叫感情嗎?指導朗讀,不要單純從朗讀技巧上指導,重在指導學生入情入鏡,然后用朗讀表達出思想感情。朗讀訓練中過多強調哪兒重讀,哪兒輕讀,哪兒稍快稍慢,哪兒抑揚頓挫等技巧,已無多大意義。如教學《雨》一課,朗讀句子“真是一場及時雨?。〈筇锢锏挠衩酌缫欢〞竞艄竞艉葌€痛快?!苯處熑绻蠢首x技巧,教學生“真是”要重讀,“咕呼咕呼”要輕讀。教師費盡了口舌,有些學生換是不明白為什么“真是”要讀得重?“咕呼咕呼”要讀得輕?只是機械的讀,讀出來并沒有感情。這時不如讓學生自己去體會領悟,自己去找感覺,自己去再現(xiàn)雨中的莊稼和人們都歡迎這場雨的情景。自然就會讀出輕重,讀出感情來。學生雖然很小,但他們也有自己的體驗、看法、生活經(jīng)驗。對句子的理解體會不相同,讀出來的感情也就各不相同。不必去強求學生掌握朗讀技巧,只要是學生的真情流露了,學生自己覺得讀起來很美,很舒服,這才體現(xiàn)了學生的個性。
四、注意創(chuàng)設情景,培養(yǎng)學生讀出個性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自覺參與朗讀訓練,教師應針對不同的課文和內容特點,創(chuàng)設出各種生動有趣的朗讀情景。要讓學生讀出感情,朗讀指導時,我們注意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要讓學生讀出感情,首先要讓他們入其鏡,才能真正會其意,表其情。例如,在朗讀教學《小蝌蚪找媽媽》一課時,教師用紙偶讓學生分角色朗讀,他們隨小蝌蚪進行一次找媽媽的旅行,學生有如身臨其境之感,從而表現(xiàn)濃厚的朗讀興趣。教師還以小組為單位,根據(jù)課文內容即興排演紙偶劇《小蝌蚪找媽媽》。學生編劇本,做道具,配音樂,自始至終參與整個活動?!把莩觥背晒蟮呐d奮和自豪更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又如,在教學《海底世界》一課時,若配上海底奇觀的錄像和各種海底動物的叫聲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被海底美境所吸引,那么讀起句子來很容易就會讀出喜愛之情來。因此,朗讀教學中要多運用各種教具、音樂、表演和老師的體態(tài)語言等來渲染課文情景,讓學生有親耳所聞,親眼所見的真實感。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朗讀的興趣,還能讓學生情不自禁抒發(fā)真情實感。
總之,讀在語文教學中占著主要地位,一節(jié)課要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讀,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真正體會“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樂趣,教師在朗讀教學中應注意創(chuàng)新指導才能讓學生想讀、敢讀、會讀。讀出感情、讀出個性,在讀中學會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