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漢、瑤三種民族雜居的農(nóng)村地區(qū)小學一年級學生在識字、寫字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讀錯字音,寫錯字的現(xiàn)象,而識字與寫字又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是學生駕馭語言文字的工具,是學生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前提。特別是壯、漢、瑤三種民族的學生在一個教室學習(總?cè)藬?shù)23人,其中壯族2人,漢族2人,瑤族19人),由于各種民族語言的巨大差異,導致學生在識字、寫字過程中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錯誤。因此,有針對性地對學生易錯字的糾正教學是教師一年級識字教學必須熟練掌握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案例描述如下:
教師:(教師先在黑板上板書“小鳥在天上飛?!保┩瑢W們,我們請三位同學上講臺讀一讀黑板上的這句話,有誰愿意上講臺來讀請舉手,看看誰最勇敢。(學生積極舉手,我的意圖是壯、漢、瑤三種民族學生各要一名上臺讀,看看他們是否讀錯,讀錯在什么地方,以便糾正。)
學生李成(壯族)讀成:“小鳥在顛(天)上飛?!?/p>
學生陳林(漢族)讀成:“小鳥在天上飛?!?/p>
學生張輝(瑤族)讀成:“小鳥賽(在)天上威(飛)?!?/p>
老師對陳林說:你真棒,讀全對了,請回座位。
(從上述三位同學所讀生字來看,壯族同學讀錯了“天”字,這位同學把聲母t送氣的讀音tiān(天)讀成聲母d不送氣的讀音diān(顛)。漢族同學沒有讀錯這句話。瑤族同學讀錯“在” 、“飛”兩個字。這位瑤族同學把聲母z的讀音zài(在)讀成聲母s的讀音sài (賽);還把聲母f的讀音fēi(飛)讀成聲母w的讀音wēi(威)。面對這種情況,我只能分別糾正學生的錯誤讀音。)
教師用教鞭指著“天”字對學生李成(壯族)說:你讀錯了“天”字,請跟著老師念。
教師:t—iān—tiān(我有意在讀聲母和最后的讀音時加重語氣)。
學生李成:t—iān—diān (該同學在讀聲母和韻母時沒有讀錯,而在最后的拼音時又滑向了錯誤的讀音diān了。)
教師:你把最后的拼音也要讀成送氣的才成。就像老師這樣(老師示范讀),你多讀幾遍。
學生李成讀了幾遍,終于讀準確了。
教師:你真棒。請回座位。
教師用教鞭指著“在”字對學生張輝(瑤族)說:你讀錯了“在”字,又用教鞭指著“飛”字對學生丙說:你還讀錯了“飛”字。
教師在糾正學生張輝的“在”字的錯誤讀音時,用瑤話叫學生丙用舌尖抵住上門牙根部發(fā)出聲母z的聲音,然后再和韻母ai拼成zài。請你跟著老師念:
教師:z—ài—zài(我有意在讀聲母和最后的讀音時加重語氣)。
學生張輝:s—ài—sài(還是發(fā)不出聲母z)
教師讓學生丙根據(jù)教師的指點先發(fā)聲母z并且多發(fā)幾遍,直到學生發(fā)出聲母z的準確聲音為止。學生最后終于把“在”字的字音讀準了。
教師再用教鞭指著學生丙讀錯的“飛”字,用瑤話叫學生丙用上門牙咬住下嘴唇,然后用氣把牙齒和嘴唇?jīng)_開而發(fā)出聲母f的聲音,老師做示范讓學生跟著念,直到讓學生念準為止。
教師:現(xiàn)在請你跟老師一起念這個字(教師用教鞭指著學生張輝讀錯的“飛”字)。
教師:f—ēi—fēi(飛)
學生張輝:f—ēi—fēi(飛)
教師:讀得真好,你真棒,請回座位 。
教師:請同學們一起讀黑板上的句子。
學生齊讀。
教師:下面請同學們拿出田字格練習本聽寫下列詞語
寫字 冷熱 南北 吹風 看著 知識
(在聽寫的過程中,老師要巡視學生的寫字情況,包括筆畫是否寫對、筆順是否正確、寫字姿態(tài)是否規(guī)范等,對寫得好的要給予表揚、獎勵,不足之處要及時指出、糾正。)
教師經(jīng)過邊聽寫邊巡視,發(fā)現(xiàn)學生在聽寫過程中出現(xiàn)如下錯誤:有的把“字”下面的“子”寫成“于”。有的 把“冷”字的兩點水寫成三點水,有的把“令”寫成“今”;有的把“熱”字里“丸”里的點漏了;有的把“南”的里面寫成“半”;有的把“北”寫成“兆”;有的把“吹”、“知”左右寫反了;有的把“看著”的“目”寫成“日”。 對于上述出現(xiàn)的錯誤,老師耐心地及時地給予了糾正。但有的學生經(jīng)過多次提醒才糾正過來。對于低年級寫字,“課標”中總是把“寫字”和“識字”并列在一起的,對寫字是十分重視的。如“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
案例反思
只有努力將低年級學生的易錯字糾錯教學作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突破口,讓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生字,才能避免多民族雜居地區(qū)低年級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諸多學習障礙,有利于學生對相關(guān)知識的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