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承載中華文化的重要工具。郭沫若先生曾說:“漢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可見識字教學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識字又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那么,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應如何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呢?
一、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識字能力
對低年級小學生來說,培養(yǎng)識字興趣是關(guān)鍵。低年級識字量大,課時緊張,有的教師往往怕影響教學進度,生字教學就簡單化,教師分析,學生被動地聽、記,久而久之,枯燥乏味的課堂就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要想使學生真正成為認識和實踐的主體,必須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前提,把提高學習興趣貫穿于教學始終。如在教學生字“看”時,我用姿勢示范“將手放在眼睛上”表示看的意思,并問學生:“這表示什么?”學生很快就理解“看”的意思。并引導學生記住“看”的字形“上面是手下面是目”。又如教生字“滅”字時,我先把一根蠟燭放到一個杯子里,點燃后問學生:“你們看到了什么?”學生們都說看到了火。接著就用蓋子把杯子蓋住,又問學生:“這時,火怎樣了?”于是“滅”的字形、意思,不用多講,學生也自然心領神會了。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了起來,覺得識字不是枯燥無味的,而是有趣的,便促進了他們識字的欲望,也提高了他們的識字能力。
二、教給學生識字方法,逐步提高識字能力
識字教學首先要憑借教材完成規(guī)定的識字任務,逐步達到《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總體要求,但最終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學會運用漢語拼音、工具書等獨立識字,注重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和總結(jié)識字的規(guī)律和方法。比如:教漢語拼音時,教師要讓學生讀準聲母、韻母、聲調(diào)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并能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這樣才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同時還要引導學生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并讓學生學會查字典。教師在轉(zhuǎn)變教學方式的過程中,應積極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探索新知。如在教象形字“火”時,我是這樣指導學生學習的:先出示課本上的“火”字和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圖和右下角的古字,然后問學生:你們發(fā)現(xiàn)它們和“火”字有什么相像的地方嗎?你們是怎樣記住這個“火”字呢?這時,學生開始自由地談談自己的發(fā)現(xiàn),我也及時地肯定他們的發(fā)現(xiàn),并總結(jié)說:這個字,是我們的祖先仿照了火的樣子描畫出了這樣一個符號,表示“火”字。為了書寫方便,漸漸演變成現(xiàn)在的“火”字,既好寫又好記。這樣不斷引導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漢字的規(guī)律和方法,學生對學習漢字就有了信心,從而也提高了學生的識字能力。
三、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意識,提高識字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低年級,教師也應該有這個意識。在認識生字的學習中,教師應從學生的需要出發(fā),利用他們的好奇心、榮譽感、成就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發(fā)揮良好的點撥、引導作用,盡量讓學生通過自己的主動探索,創(chuàng)造地識字。比如《對對歌》一課,共有8個生字。這些生字中有些是我們?nèi)粘I钪薪?jīng)常見到的,于是在教學這一課時,我就打破了以往一個字一個字教學的慣例,而是利用課件把這幾個生字全展示出來。然后問:小朋友,你們看看,這里面有你們認識的朋友嗎?說說你們是怎么認識它們的?你們能幫這些字找朋友嗎?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來學習這些生字吧。學生很快就自覺地投入到學習生字中去。又如:在教生字“棵”時,我先出示“棵”字的生字卡片,然后問學生:“誰能想出好辦法記住這個字?”有個學生說:“左邊是木,右邊是果?!庇钟幸粋€學生說:“木”和“果”合起來就是“棵”。后來,我又問:“誰認為自己的方法比剛才那兩位同學的方法還好,請說說?!庇袀€學生說:“一棵樹上結(jié)滿了果子?!绷硪粋€學生又說:“不對,果在木的右邊,不是在木的上面。”這時,我就說:“剛才那兩位同學的發(fā)言都很精彩。那么,這句話應該怎樣說才正確呢?”學生們都齊聲說:“樹的右邊結(jié)果子?!痹捯魟偮?,教室里就響起了一陣響聲。這樣設計教學,不僅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以充分體現(xiàn),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也發(fā)展了思維能力,激發(fā)了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而且也調(diào)動了學生主動識字的積極性,也提高了識字能力。
四、拓寬學生的識字渠道,提高識字能力
教師要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在生活中識字,運用漢字,語言源于生活,并運用于生活,所以將生活融入識字教學,加強識字和生活的聯(lián)系,是明智的舉措。著名教育家蘇霍林斯基說過:“只有當識字對兒童來說變成一種鮮明的激動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滿活生生的形象、聲音、旋律的時候,讀寫結(jié)合的過程才能變得輕松?!睘榇?,教師應注意培養(yǎng)兒童留心生活,搜取識字素材。如:校園里的墻報、師生的姓名、社會上的廣告牌、建筑物的名稱、商品的標簽、各種圖書、電視、電腦等,都能成為學生識字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教學中,我就經(jīng)常利用課前幾分鐘的時間來讓學生展示自己認識的新字。有的學生從爸爸的香煙品牌,啤酒瓶上認識的字,有的學生從社會上的各種廣告牌上認識的字,有的學生從電視上認識的字等等,這時我就讓學生把認識的新字收集到自己的采集本上,然后在同學之間互相交換學習識字。這樣久而久之,學生的識字量就大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更高了,而且學生的識字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漢字是個萬花筒,每個漢字都有豐富的內(nèi)涵。在識字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初步領悟漢字的文化內(nèi)涵,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培養(yǎng)學生喜歡學習漢字的情感和主動識字的愿望。同時,教給學生識字工具和識字方法,開拓識字渠道,讓識字教學生活化、情境化,充分調(diào)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讓他們在實踐中主動獲取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識字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