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班主任,身上最多的是責任,我們要對每一個孩子負責,他們的學習、生活、甚至未來都可能因我們無意中的一個手勢,一個眼神或一句話而改變。作為一個年輕的班主任,我最大的財富不是經(jīng)驗而是熱情。所以,談班級管理,在老班主任的面前,我是班門弄斧了,我只想把我做班主任的體會與大家分享一下,讓我們一起努力,做優(yōu)秀班主任。
一、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未雨綢繆勝過臨陣磨槍
從我確定自己要做新初一的班主任開始,我的心里便開始盤算如何讓我的班級贏在起跑線上。首先,我心里想的是班訓、班規(guī)、班歌、組訓。雖然這些內容要與學生一起制定,但班主任提前在心里做出大體框架和規(guī)劃。對于初一的孩子,多一點意見和建議,在制定時就少了盲目和無措。
其次,我想的是座位。新生剛入校,我對他們的了解僅限于他們的姓名、性別、來自于哪所小學、他們的語、數(shù)、英等級,其余一無所知,所以剛開始大多數(shù)班主任僅以身高為依據(jù)讓同學暫且先坐下,而我想的更長遠,我想讓我的學生開學第一天就已經(jīng)有小組的概念,有小組的評價機制,知道團結互助。而這一切,必須要有合理的座位安排。所以我利用軍訓,挨個找學生聊天,通過聊天,我了解了他們的性格,家庭情況,各學科水平等等,這些不但為我合理安排小組提供了寶貴意見,而且讓我與學生很快熟悉起來。
于是,我們的軍訓在訓練之余,便是聽班歌,唱班歌。《左手,右手》讓我們很快便手拉手,擰成了一股繩。軍訓結束,學生們已熟悉了自己的小組和各個組員,第一天上課,我們的小組評價機制便開始正常運轉。
二、善于培養(yǎng)班干部解放自己,做更有意義的事勝過事必躬親
開學第一個月,是很關鍵的一個月。如果把班級比做一支軍隊。那么班主任呢便是這支軍隊的統(tǒng)帥,而統(tǒng)帥最重要的任務是培養(yǎng)良將。
班主任不能永遠的大包大攬,也不可能分分秒秒的呆在教室里。所以,我的初衷是,第一個月多指導,多身體力行,漸漸地,解放自己,多鉆研業(yè)務。
而解放自己的方法,便是培養(yǎng)班干部,培養(yǎng)小組長。初一的孩子畢竟剛入校,所以班主任要手把手的教。老師在班級管理方面的經(jīng)驗畢竟要比他們多得多。通過指導、交流、鼓勵、信任,慢慢的孩子們便上了路。我們班的班長,小學時沒有擔任過任何班級和學校的職務,但現(xiàn)在呢,我可以無后顧之憂的出去開會、培訓。記得有一次,學校要在綜合樓召開班主任培訓,而恰逢當天下午,團委要求各班召開“文明禮儀主題班會”,很多班主任只好讓學生上自習,而我的班長跟我借了手機,把班會的全過程錄下來給我看,當我看著孩子們編排的小品,孩子們放松的笑臉和和諧的班級氣氛時,我知道,我可以放手了。班長、班干部,他們與同學相處的時間比班主任要長,班主任好好使用班干部,既可以更好的了解班級情況,又能把自己從班級瑣事中解放出來,而對學科小先生,學習小組長的培養(yǎng),不但可以讓班主任更輕松的管理班級,提高學習成績,縮小班級兩極分化,還能解放任課老師。
三、注意思想教育,春風化雨好過暴風驟雨
做班主任要有一顆父母之心,但又不可像父母對待兒女一樣可以打可以罵,攻心為上,攻身為下。我曾讀過這樣一個故事,大體意思是:一個學生連續(xù)遲到三天,前兩次,每一次進教室都受到老師不問理由的為難和批評,第三次遲到他直接拿著一把刀沖向了老師。這個故事引我深思。初一的孩子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期,他們既無知又沖動。這個時期的孩子本身就沖動易怒,又已過了暢所欲言的年齡,開始變得沉默,有事更愿意放在心里了,如果遇到事情處理不好,任其積壓在心里,很容易小事變大事,最終等到火山大爆發(fā)的那一刻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我在心里時刻提醒自己,無論學生犯多大的錯,給他解釋的機會。
兌磊是我們班的學困生,他是一個瘦高個子的男生,因為我們班他長得最高,所以他坐在最后一排與班長做同桌,第二學期開學后,班長不只一次的跟我說,兌磊這學期變化挺大,以前很守紀律的他,現(xiàn)在課上開始說話了,并出現(xiàn)沖撞任課老師的現(xiàn)象。我知道學習對他是件很吃力的事,因為學習有困難,他比較敏感,學習是他心里很脆弱的一根弦,我找他進行了一次交心之談。首先,我們交流了他的學習,我沒有要求他必須怎么樣,應該怎么樣。我鼓勵了他“老師知道你做的很好,沒有放棄,一直在堅持,上課從來不睡覺,坐姿端正,學習上你只要盡力就好,別人學十分,哪怕我們學一分,我們也賺了”然后,我們交流了他的近況“最近怎么了?以前,你的紀律是老師最放心的一個?!苯?jīng)過前面的溝通他已經(jīng)全然放松下來,“我也不知道最近怎么了,動不動就想發(fā)火,我媽在家動不動就為學習罵我,朝我哭”。我心里清楚了他反常的原因,青春期再加上學習的壓力讓他心里那根弦快斷了。我安撫了他,并告訴他學習上可針對實際情況降低要求,但做人不可降低要求。又找他的父母進行了一次長談。
我們不能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考高中,上大學,身心的健康發(fā)展遠比學習重要得多。學困生是很可憐的一群學生,我們所給予他們的應該是寬容理解和鼓勵。歧視、粗暴的對待是壓垮他們心理防線的最后一根稻草。
四、建立溝通橋梁,雙管齊下勝過孤軍奮戰(zhàn)
我很注重與家長的聯(lián)系。每天下午第四節(jié)課,我都會通過短信平臺與家長交流他的孩子的在校情況,鼓勵的、表揚的、提醒的,或者告知家長需要督促孩子回家完成哪些背誦。家長很期待我的短信,聲稱收到短信他們就放心了,就知道該干什么了。而這一天表現(xiàn)好的孩子也很期待。他們回家就可以得到父母的夸獎,這個年紀的孩子,對表揚很看重。短信是警醒,是激勵,是彼此了解,是攜手前進。
當班主任很辛苦,但也很幸福,我以一己之愛收獲了全班49位同學的愛,我認為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而我們得到的回報遠大于我們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