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美國人出版的一本書叫做《把人當作人》,這本書把人分作三類:第一類人是經濟人,對經濟人的管理要以利益來驅動;第二類人是社會人,社會人有“三感”—成就感、利益感、歸宿感。社會人的管理是同時滿足人的三感;第三種人是資源人,人是一個富礦,有待釋放潛在能量。因此,把人作為資源人的管理是相信人有潛在能量。要刻意創(chuàng)造一種管理氛圍,使人的潛能釋放,讓人的潛能燃燒,其結論是把人作為資源人的管理是最高的管理境界。讀后感想頗深,聯(lián)系自己從事小學教育工作二十多年,對學生的能力的評價與認識,存在許多的偏差。尤其是畢業(yè)以后走出校門,進入社會之中,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中的能力顯現(xiàn)與在社會上所從事的職業(yè)及其所發(fā)揮的作用,有許多不一致的表現(xiàn)。仔細分析發(fā)現(xiàn)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就是作為教師的我們,在看待與評價學生能力方面,其實存在著許多問題,進而使我們感覺到學生在學校與走向社會之間存在很大差別,究其根源,是我們在看待學生能力水平及其平評價中出現(xiàn)了問題。
現(xiàn)就談談本人學習了新課程與新課改的理論知識之后,再反思個人多年來對學生能力測試與評估中出現(xiàn)的問題 ,對學生綜合能力、素質評價的幾點認識:
一、一張考卷定成績的評價方法存在很大的片面性
過去我們一直運用的期中或是期末用一張考試卷進行測試學生的學生成績,也就是把一次性的考試成績作為學生學習的水平進行評價,現(xiàn)在看來確實存在片面性。實踐已經證明:考試中得高分的學生不一定整體素質就高,反之,考試成績差的學生不一定樣樣都差。在多年教學工作中,我發(fā)現(xiàn)曾經在學校學習好的學生,步入社會并沒有顯現(xiàn)出多大的能力,也有許多在學校“不顯山不露水”的學生,步入社會卻成了很有作為的人。這是不爭的事實,也是許多像我一樣的教師感到不解的問題,通過不斷的學習新課程新的教育理念,我認識到了,還是我們評價學生素質能力的方式存在問題。
二、對現(xiàn)在在校的不同類型學生能力水平的重新認識
目前,我仍然從事小學班主任工作。在工作中我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特長。如果只用一個考試成績的標準去評價學生是不公正的,必須采取多角度全方位的方法綜合評價學生能力和素質。比如說,在學習中成績比較突出的學生具有刻苦學習,善于思考等優(yōu)點,而考試成績居中的學生,有許多具有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綜合素質比較好;就是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他們中間也有許多品德優(yōu)秀的學生,一般表現(xiàn)在有禮貌,愛勞動,特別是具有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當教師的一般有過同感,就是在面對考試成績的時候,平時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一旦在一次考試中成績不理想,往往就表現(xiàn)出很悲傷,很茫然的樣子,面對挫折沒有承受能力,而成績總是很差的同學,往往表現(xiàn)的不是很明顯。
我們許多教師也常常談及這樣一個問題:有些學習成績比較突出的學生,一旦畢業(yè)離開了學校,不管老師過去對他如何寵愛,再見到老師時并不是很熱情的打招呼,有的甚至避開教師走路;而過去在學校學習成績較差,又總是愛淘氣且又挨老師批評的學生,畢業(yè)離校后再見到老師都總是顯得那么親切熱情。還有些現(xiàn)象是,在學校所謂的艱苦勞動中,一般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往往表現(xiàn)的并不積極,拈輕怕重,怕臟怕累,而學習成績一般甚至較差的學生,則表現(xiàn)出異常的積極主動,并且有時候還能出一些小主意,尋找到一下小竅門等等。我們暫且拋開學習成績不談,難道前者就是好學生嗎,后者的綜合素質就差嗎?作為教師,我們是不是應該有所反思,對如何評價學生是不是應該有一個重新的認識呢?
三、立足眼前,著眼長遠,教育要培養(yǎng)資源型的人
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還深有感觸的是:在小學階段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有的到了初中,高中,成績反而下降了,有些在小學階段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到了初中或者高中,學習成績直線上升,甚至有的在小學階段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到了初中高中后,就后起直追考入了重點大學。這些事例說明了什么?只是以學習成績?yōu)闃藴?,在某一階段去評價學生是不可取的,我們必須要把學生看作是資源型的生命體,在他成長的不同階段用科學的方法綜合評價他的素質與能力。
那么,如何能夠準確、恰當地用科學的方法評價一個學生在不同成長階段的能力水平呢?這是擺在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值得深究的重大課題,而自己的能力水平有限,很難在短期內有所成效,但是僅就目前現(xiàn)狀,首先有一個新的認識,就是進步,就是發(fā)展。
下面謹借史家小學校長、特級教師、全國著名校長卓立的觀點,談一下自己的認識:
在學校的辦學思路上,本著“一切為了孩子,一切為了明天”的指導思想,堅持“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面向全體學生,對學生全方位負責;愛事業(yè),愛學校,愛學生;為了學生服務、為家長服務、為社會服務”的辦學宗旨,堅持“為教育教學服務、適度超前、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則,確立現(xiàn)代教育思想的“人才觀、教育觀、教學觀、質量觀”。我們的責任是為每個孩子的成才鋪平道路。卓立校長在質量觀上的觀點是:1.綜合評價??荚囍贫鹊母母铮簡卧獪y試重考制;綜合考試分項制;學科能力競賽制;期末考試免考制;劃分層次免考制;2.因人而異,看發(fā)展。
在如何看待學生能力與素質方面,自己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那么,作為一名教師,我深感培養(yǎng)和教育學生的責任重大。最后,借用卓立校長的觀點,表達自己對教師工作的新認識:教師的教學觀念要有更新,教學行為要有改變,職業(yè)角度要有變化,自身心態(tài)要有轉變,文化知識要有擴充,探究能力要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