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本的要求是自讀時能讀得通順,做到如朱熹先生說的: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其熟讀的目的就是“多誦遍數(shù),自然上口,久遠不忘”。能讀準字音,對文章的字詞也就能有所掌握。須在誦讀時,指導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chǔ)上分清句讀,才能疏通句意,理解文意。教學中,我們讓學生注意聽錄音,小聲跟讀,再模仿誦讀,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
[關(guān)鍵詞]熟讀 鑒別 韻味 語調(diào)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薄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多讀精背是千百年來我國人民學習語文的傳統(tǒng)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級教師于漪也說:“ 要反復誦讀,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讀出感情,讀出氣勢,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笨梢?,誦讀是古詩文教學的很好的方法。那么,怎樣對學生進行誦讀訓練呢?
一、正音聽讀,讀得文通字順
對于初中生來說,最基本的要求是自讀時能讀得通順,做到如朱熹先生說的: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其熟讀的目的就是“多誦遍數(shù),自然上口,久遠不忘”。能讀準字音,對文章的字詞也就能有所掌握。如一詞多義,同一個詞,在不同語言環(huán)境中,它的讀音、意義、用法都不相同。我們可以在熟讀熟記其讀音時記住它的不同用法。例如“間”,《 扁鵲見蔡桓公》 “立有間”讀,“ jian”, “一會兒”。而《 口技》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中讀,” jian”,有“夾雜”的意思。例“數(shù)”,《 狼》 “又數(shù)刀斃之,”讀“shu”,意為“幾”。又如通假字,“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中“說”通“悅”; “河曲智史亡以應”的“亡”通“無”?!?… 文言文中多有生僻字、多音多義字、又間有通假字,對于這幾種類型的字詞,誦讀時對學生進行認真的訓練,及時糾正,學生在讀準字音的同時很自然就掌握其含義,把文章讀得文通字順。
二、鑒別句讀,疏通詞句
誦讀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古文的句式有其獨特之處,一句話,在哪停頓,往往會影響句子的意思。如果讀錯句讀,就不能正確理解句意,甚至會曲解文意。如何讓學生準確把握句讀?我們一是把不同的句讀標示出來,讓學生對比判斷;’二是通過錄音范讀,掌握正確的句讀。如《 狼》 “其一犬坐于前”,先標出不同的停頓方式:“其一幻坐于前、其一/犬坐于前”。為什么讀后者?我讓學生讀課下注解,原來“犬”的意思是“像狗一樣”,是修飾“坐”的。又如《 捕蛇者說》 “而鄉(xiāng)鄰之生日蹙”一句,通過對比鑒別,定出了正確的句讀應是“而鄉(xiāng)鄰之生/日蹙”,而“而鄉(xiāng)鄰之生日/蹙”,因為“生”是“生活”, “日”是“一天天”的意思。這類情況還有不少,須在誦讀時,指導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chǔ)上分清句讀,才能疏通句意,理解文意。
三、模仿練讀,讀出韻味
讀準字音,讀清句讀,只是誦讀的第一步。我們誦讀的目的是讓學生能恰當?shù)乩斫庾髡呒脑⑽闹械南才分楹统劣纛D挫、奔騰激越的情感。這些情感孕于無聲的語言中,要通過朗讀將其外化,就需要先定出感情基調(diào),再據(jù)此指導正確的朗讀方法,讓學生在誦讀時達到眼觀文、口出聲、耳悅音、心會義、神會情的多重效果,在抑揚頓攤、輕重舒緩中領(lǐng)悟情感。教學中,我們讓學生注意聽錄音,小聲跟讀,再模仿誦讀,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
首先,注意重音。重音處理得好,才能準確地表情達意。高音顯得響亮,表示興奮,喜悅的感情,低音顯得幽沉,表示肅穆、悲哀的感情。如讀《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重音落在“千帆過’‘萬木春”上,為什么?因為這六字形象地展現(xiàn)出未來的美好,表現(xiàn)一種激昂、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其次,注意語調(diào)。語調(diào)指由于思想感情、語言環(huán)境的不同,或為某種表達效果,在聲音上表現(xiàn)出來的升降、高低的變化。誦讀時,根據(jù)內(nèi)容處理好語調(diào)的平淡、上升,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仿讀杜牧《 泊秦淮》 “商女不知亡國恨”, “商女”讀得平緩,“不知”開始上升,“亡國恨”達到頂點,“恨”更重。通過模仿,讀出正確的語調(diào),激起心中的憂憤,領(lǐng)會作者對國家命運的關(guān)切和憂慮的情感。讀出詩的韻味。
第三,注意節(jié)奏。誦讀中的節(jié)奏須著眼于全篇。感情歡快的,可用快節(jié)奏,感情憂郁的,可用慢節(jié)奏。如誦讀《 木蘭詩》 木蘭歸家一段,感情基調(diào)是熱烈、歡快的。第1 節(jié)節(jié)奏最快,極力渲染喜慶的氣氛;第2 節(jié)放慢,表現(xiàn)木蘭恢復女兒妝時輕松、喜悅的心情,末句輕讀,為高潮蓄勢;第3 節(jié)再加快節(jié)奏,著力表現(xiàn)伙伴的驚奇感。我們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模仿能力,在聲情并茂的朗讀訓練中,北方人民的豪邁氣概,木蘭的巾幗英雄形象重現(xiàn)眼前。
讀出韻味,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是了解虛詞所表達的感慨、哀嘆、疑惑等語氣,讀出結(jié)構(gòu)齊整,運用對比等修辭手法的句子所表達的感情。在誦讀訓練時,可要求學生揣摩虛詞的用法,注意模仿語氣、語調(diào),從而領(lǐng)會作者的立場、觀點和思想。
課堂處理時,我會先教學生朗讀的技巧,然后拋磚引玉,提出問題“怎么讀”“為什么這樣讀”,激起學生的誦讀興趣,再引導學生對比揣摩各種讀法,爭相發(fā)表意見,在爭論與研討中,理解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
古詩文是中國古代文明的載體,是千百年來人類智慈的源泉。在教學中,通過加強誦讀訓練,不但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而且背誦、理解的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那聲情并茂的誦讀,更可以直接把學生帶入文章的意境,產(chǎn)生生動的聯(lián)想和情感的共識,達到提高學生欣賞古詩文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