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學生音樂學習的根本動力和終身喜愛音樂的必要前提??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這句話很有道理。
以“興趣愛好為動力”。我在不斷的追問著自己:“學生真正喜歡上音樂課嗎?如果是,那他們喜歡音樂的理由是什么呢?”
一、老師的贊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一個贊許的微笑,會給孩子們帶來快樂;一聲真誠的贊美,會給孩子帶來快樂;一串串流動的音符,便是孩子們快樂的源泉!
在音樂教學中,學生不是拜藝人為師的徒弟,不需要那種能訓出高徒的“嚴師”,學生需要的是教師永遠伴隨著鼓勵和關懷的欣賞,需要教師激勵他們的參與,以及所表現出的獨創(chuàng)性。對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學生,真誠地贊揚他們取得的每一點成績,最能激起他的學習熱情。
二、創(chuàng)造寬松、融洽的課堂氛圍和環(huán)境以滲趣
教師要做一個引領學生音樂學習的引路人,要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我。從教室的布置,到衣著、語言、神態(tài)、動作等都要精心設計,從視覺上給學生一種新鮮刺激,使之產生一種學習期待,拉近師生距離,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建立融洽、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
如在進行用人聲、打擊樂器或自制樂器分組進行音樂劇《三個小和尚》的創(chuàng)作表演時,我充分挖掘學生身上的創(chuàng)作潛能,引導他們自己創(chuàng)作樂曲,老師也一同參與進去,讓他們在表演中“變成”該情境的某個角色,使學生情中有境,境中有情,情境交融,深化學生對音樂的體驗,讓孩子們體會創(chuàng)作帶來的快樂。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所表現的雖然有些幼稚可笑,但我都巧妙地給予指導,不輕蔑、挑剔與譏笑他們,讓學生感到老師總是在旁邊鼓勵著他,讓他們欣喜地發(fā)現,老師正和自己一起分享著音樂藝術帶給大家的愉悅。也只有在這樣的師生感情融洽、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才能真正的擁有和保持音樂所給予他們的愉悅,學生才能喜歡音樂教師,樂于接受她帶來的音樂。
三、有意思的音樂游戲,使學生寓學于樂,輕松愉快
兒童的世界是游戲的世界,音樂游戲是兒童游戲世界中的一個充滿歡笑、蕩漾歌聲、舒展舞姿、自我表現的快樂王國。常言道:游戲即快樂,音樂教育即快樂教育。游戲活動中,兒童的情緒受音樂藝術形象的感染、激勵,游戲動作需要符合音樂節(jié)拍、節(jié)奏,并要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音樂游戲是融音樂與游戲為一體的藝術教育,是音樂教育中最易被兒童接受、喜愛、理解的一種綜合藝術形式,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
在日常教學中,我科學有序的采納國外先進的柯達依音樂教學法、奧爾夫教學法,配合教材內容和新課標理念進行教學,通過音樂游戲的教學形式進行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對音樂原有的興趣,能夠通過游戲教學得到保持和發(fā)展。如在教授節(jié)奏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時值區(qū)別,我請學生上前來分別代表不同的音符,然后做音符的排序游戲,學生既感興趣也喜歡參與,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音樂知識。
四、直觀生動的教學形式,使音樂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心中
在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中,學生只是單一的聽老師演奏或演唱,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教師既要彈唱樂曲,還要判斷學生演唱中的不足,而且還要顧及到調皮的孩子是否精神集中在學習。這樣,老師精力過于分散,教學也達不到很好的效果。而充滿美感的音樂、文字、圖片、動畫、影像等多媒體綜合信息,則能自然的調動起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主動性,學生會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去感受音樂的力度、速度、情緒,學生正在欣賞優(yōu)美的畫面和音樂的同時,腦海里產生種種生動的想象,好像身臨其境一般,激發(fā)了強烈的音樂表現欲、創(chuàng)造欲。
例如,在教授認識民族打擊樂器堂鼓、小鈸、木魚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為了讓學生能更快地認識并熟悉民族打擊樂器,我通過電腦分別播放了每一種樂器演奏片段,然后利用電腦課件將每種樂器的圖片展示給學生看,學生對每種樂器從音色到形狀都有了一定的感受和認識。再通過點擊圖標使樂器同時演奏,更快速的使學生感受到了合奏的音效效果。學生在觀看課件演示的同時,掌握了正確的演奏方法,然后我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樂器演奏技法,創(chuàng)造出其他的奏法。讓學生明白不是只有傳統(tǒng)的方法才是正確的,不限制學生的別出心裁,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不但能快捷地分辨出不同樂器音色,還大大提高了學習效能和興趣。
實踐證明:由于多媒體教學的直觀、生動,使學生對于音樂、文字、圖片、動畫、動態(tài)視頻等多媒體綜合信息更感興趣,使學生快樂而充分地親身感受到了音樂的無窮魅力,從而激發(fā)起他們參與音樂活動的強烈愿望。
五、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感受親身參與的愉悅
教學過程中,教師誠心實意的把學生當做主人,讓他們切實感受到成為學習主人的真正樂趣和與老師、同學共同探究知識的幸福。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體味成功,享受快樂。
如在教授《音樂中的速度》一課時,教學的重點是學習和掌握音樂中的快速、中速、慢速,并能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表現出來,我采用視聽結合的方法解決重點。首先請學生欣賞三段快、中、慢不同的樂曲,并配以逼真的動畫、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把學生帶入神奇美妙的音樂世界。然后出示節(jié)拍器讓學生自己來調節(jié)速度,再分小組調節(jié)出不同的速度,并用肢體語言來表現出來讓其他組員猜。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互相協(xié)作,小組競爭,他們的學習興趣非常濃厚。通過探究式的參與活動,解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讓孩子們在愉快的音樂活動中積極的參與音樂、表現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為她們創(chuàng)設一個充分展現自我的舞臺。
要讓學生真正的熱愛音樂學習,除了教師以獨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響學生外,還要在教學中,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主動參與到音樂學習中,我認為,這才是學生真正喜歡音樂學習的理由。